夏日那獨特的蟬唱(隨筆)
手機:M版 分類:經典散文 編輯:pp958
烈日當空,中午吃了飯就在工地上順手拿了塊保溫板,找了一個通風的空房間,席地而睡,忽聽得耳邊傳來一陣蟬鳴聲,不由得想起小時候在家鄉的夏季。
小時候的夏季,是我們幾個“搗蛋鬼”最快樂的時光。幾個小夥伴相約,到村外的小河中戲水,累了在楊樹底下一躺,聽着陣陣蟬鳴聲,展開無限的想象;餓了,到農家的苞米地里,扒幾個新鮮苞米用火一烤,吃的好香;晚上回家時提着從小河中摸的螺螄、河蚌,捉的小魚小蝦,明天又是一頓美餐... ...
特別是晚上捉蟬蛹,在手電筒的燈光下,剛剛爬出泥土洞口的蟬蛹,通身透明,一個晚上捉個十餘只,第二天讓大人炒菜前在油鍋里一炸,美味可口,當然還是要有膽量才敢吃的,一般人是不敢吃的。
現在好象不一樣了,據說營養價值很高,吃這蟬蛹的人越來越多,而且價格也越來越貴,許多地方的農村、山林晚上樹林里一道道光柱,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大家都是奔着捉蟬的幼蟲去的。野生的少了,有些地方甚至出現了養殖戶。
可這昆蟲天生的賤命,雖然現在吃的人多了,倒是從來沒有被吃乾淨。城市裡少聽到蟬鳴的聲響,主要還是鋼筋水泥的森林,佔了它們的棲息之地。
雖然今年突然聽到這蟬鳴有些意外,或許是過去沒有留意,對依舊聽到了蟬的歌唱,從後窗那新建的一片綠地的樹林里傳來,還是感到一些欣慰。
記得讀書時聽到窗外蟬唱是非常惱火的,它們無休無止震動鼓膜發聲,據說是為了求偶。因為以前故鄉小城裡的大樹沒有被覺得礙事而砍掉,蟬的繁殖是很驚人的。夏天裡聽到,這能算作是蟬鳴,令人焦躁。
蟬鳴了千年百年:唐--虞世南《蟬》“垂綏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唐--韓愈 《題張十八所居》詩:“蛙讙橋未掃,蟬嘒門長扃。” 宋--陸遊 《思故廬》詩:“柴門入幽夢,落日亂蟬嘒”。蟬在古代先民的心目中,是一種神秘而聖潔的靈物,所以有仙蟲的稱謂。
到了二十一世紀便只看作是食物,而且是“綠色”的。人類的慾望是無窮盡的,可以把一個種群吃光。所以,蟬鳴少了,啞了,竟然讓人覺得遺憾,美其名曰蟬唱。
這就是現實與記憶的反差,而蟬唱還是與很多人的童年記憶分不開的,是可以從中尋找到自己鄉愁的。
象我們這些整天生活工作在異鄉這裸露的鋼筋混凝土盒子里、思念那幾聲蟬唱,有多少人目光是麻木而呆遲的,又有多少人在這個夏天能回到故鄉去聽那蟬唱,圓一下離別的思念和遺憾?
隨着人類無止境的貪婪與佔有、隨着砍伐和無序的建設,城市不再顯得這般的光鮮與亮麗。不少人的鄉愁尋不見了,根不知道去了那裡。村子都荒了,老樹林子沒了,清澈的可以光屁股嬉戲的小河沒了,哪裡還可以圓那個鄉愁,再聽一次故鄉的蟬唱?
相關範文
- ·雨聲(隨筆)
- ·(隨筆)驢背上的詩人與詩
- ·讀余華《活着》(隨筆)
- ·哈站候車室(隨筆)
- ·憶起那些真情濃郁的歲月(隨筆)
- ·不再找,約定了的天堂(隨筆)
- ·繁華落盡幸福就是簡單(隨筆)
- ·父親的菜園子(隨筆)
- ·閱讀皺紋(隨筆)
- ·自己以前寫的小句子!(隨筆)
- ·年少何不輕狂(隨筆)
- ·桃花雨(隨筆)
- ·冬情(隨筆)
- ·杯酒訴衷腸(隨筆)
- ·午後陽光茶(隨筆)
- ·自然與人生3(隨筆)
- ·秋日話雨(隨筆)
- ·工地日記----春雨(隨筆)
- ·門風偶憶(隨筆)葑菲
- ·那年那月的記憶碎片(隨筆)
- ·精彩網絡(隨筆)
- ·葉子與秋(隨筆)
- ·西南聯大及其教學精神(隨筆)
- ·難忘夏日那場小雨
- ·我有一個獨特的姓名徵文
- ·獨特的自我介紹
- ·形容獨特的成語
- ·我有一個獨特的姓名徵文範文
- ·彼此安好那也是一種獨特的幸福
- ·殘缺的情愛也是一道獨特的風景
- ·最獨特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