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經典散文 > ???早讀的聲音去哪兒了?

???早讀的聲音去哪兒了?

手機:M版  分類:經典散文  編輯:pp958

???早讀的聲音去哪兒了? 標籤:爸爸去哪兒

  根據學校安排,本周我值周,值周最常規的動作就是四處走走,以便監測處理相關事宜。可沒曾想,在走程中窺見一教育怪胎:早讀無聲到比晚自習還安靜!大惑不解。順着馬航失事間網友的虐心熱帖(“今年流行什麼不好,偏偏要流行什麼爸爸去哪兒?時間去哪兒?現在到好了:飛機去哪兒都不知道了?這世界啊!真……”)嘆而得言:早讀的聲音去哪兒了?!

  不知是這個時代進步了,還是我們那個時代的讀書方法不對?記得上初中的時候,早讀鈴聲一響,若是遲到奔跑進校園,教室便會傳來朗朗的讀書聲。開春時節的清晨,學校後山上的油菜花邊、岩石上、草坪里隨處可見踱步或是蹲着或是依着樹木放聲晨讀的莘莘學子。生平僅記得的大多詞句也都源於那時的早讀或晨讀。

  學校為何要安排早讀?早讀有何用處?我似懂非懂,只好藉助“萬能”的網絡釋疑。

  從教育心理學上講,一個人通過一個晚上的休息,大腦完全沒有了疲憊的感覺。早上讀書,會激發大腦皮層的興奮,記憶力較其他時間都好,自會事半功倍。

  早讀的好處很多,能夠培養學生語感、口語表達能力以及好的讀書習慣……古往今來,學校都重視早讀課,連家庭教育也重視。“一日之計在於晨”,早讀是學生學習生活中的黃金時間,“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能吟”。 “講解是死的,如同進行解剖,朗讀是活的,如同給作品以生命”(朱作仁語)。古人云:“松聲、澗聲、琴聲、鶴聲……皆聲之至清者,而讀書聲為最。因此,開設早讀課是新課標提出的重視朗讀教學,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環節。

  由是可見早讀的作用舉足輕重,然我為何會窺見早讀無聲到比晚自習還安靜的“怪胎”?我見之“怪胎”不知是偶見還是常態,不知是矛盾的特殊性還是普遍性。因未深入調查調研,故無定論。但“怪胎”之害處從我們的課堂效果已可見一斑。語文課上:提起那些名言名篇學生不知道還罷,畢竟自己也比他們好不到哪裡去。然朗讀該是學生的基本功吧,可課堂上有多少學生能把一篇或是一段文章通順的讀下來。有的同學考試成績也還算不錯,可你要他把心中之想溢於言表卻猶如登天。如是等等。我想這些都與不重視早讀不無關係。如此長期以往我們的啞巴語文、啞巴英語的現象就自有原因可尋了。

  早讀無聲到比晚自習還安靜的“怪胎”不容忽視,其事關教育的質量,事關孩子們的未來,鏈接着祖國的興衰。私以為,要治癒這一“疾病”,讓早讀的聲音回歸。首先要從思想上找根源,只有提高了認識,改變了僵局,事態才會發生質的變化,然這其中的主角恐怕要非學校領導莫屬了,當然層層往上的責任也自是少不了的。其次要從思想宣傳上找突破,只有通過大力的思想宣傳,讓學生認識到早讀的用處,早讀折射出來的問題對自己人生的影響,才能營造出“我要讀”的氛圍,而不是“要我讀”的僵局。再次,要從教育觀和學習觀上找歸宿,國家素質教育實施已好些年了,但有不少的老師和學生對素質教育有曲解,西部落後山區尤顯突出。素質教育並不是一味的減負教育,素質教育並不是連教育規律和學習規律都不遵循的教育。試想,我們落後山區的教育都減到只剩下孤零零的課堂了還何以減?我們的學生都學到不會早讀,不會說話,不會表達了還何以談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如是,我們的教育還何談素質教育?端正教學觀和學習觀勢在必行。

  春天的綠意正勢不可擋的走來,社會的車輪正不停的向前輾轉,我們的生活正翻天覆地的發生着變化,然我們早讀的聲音去哪兒了?國家發展,教育先行。早讀無聲到比晚自習還安靜的“怪胎”值得每一個教育人(包括相關人)深思。希學校後山的太陽越顯和諧的升起,照亮孩子們前行的路!

  2014年4月16日於平原中學

您正在瀏覽: ???早讀的聲音去哪兒了?
網友評論
???早讀的聲音去哪兒了?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