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記事散文 > 第一堂課

第一堂課

手機:M版  分類:記事散文  編輯:pp958

  有這樣一個故事:在以前,有個小夥子,姓諸,十七八歲,是個紅衛兵。在那時候,紅衛兵的地位是很高的,做火車免費,有時候,連省長見了,都會請去喝茶。可是,人生不總是那樣如人所願的。後來,國家號召知識青年下鄉,這些紅衛兵就被分到了鄉下改造,小諸也不例外,他被分到了個很偏遠,幾乎接近於邊界的地方,那裡很貧窮,沒有電,那裡的人也大多沒受過什麼教育,生活方式也很原始。紅衛兵的待遇也自然不同了,彷彿從天上一下子落在了地下。就是在這樣的地方,小諸和那些其他的知青們住了下來。

  在開始的日子裡,這些知青們覺得很沒意思:“在這樣的地方能做什麼,有什麼前途?”他們心裡都有些怨氣,所以會到處去發泄,甚至相互之間也會發生衝突。

  不過,後來他們漸漸的冷靜下來,開始想:“我該怎麼辦?既然來到這裡我該做些什麼?”

  這時候發現當地人沒有用過電,所以他們決定幫助當地人發電,小諸就是其中的一個。用木板做水的通道,用很原始的方法,他們組裝了一台發電機。組裝好后,小諸高興的通知大家:“今天晚上電燈可以亮了。”大家都很興奮,早早的在那裡等着,可是發電機出了點問題,一個晚上燈也沒亮。第二天,小諸他們又忙了一天,又通知大家:“今天晚上電燈可以亮了。”大家用疲憊的眼神望着:“燈真的能亮嗎?”

  這次燈真的亮了。發電機做的雖然不是很好,燈光忽明忽暗的,可是人們都很興奮,他們不用再去用油燈了。他們圍着電燈唱歌,跳舞,整整的慶祝了一個晚上。

  經過這次事後,小諸很高興,他發現:原來自己在這樣的地方也可以做出一些事情的。

  後來,小諸在那裡修了一所小學。小學很簡單:一個草棚,一個黑板,幾塊木頭打在石頭上而已。很多當地人都把孩子送來上學,有個家長的孩子很小,家又遠,就把孩子留在學校里,他說:“我們這裡沒有學校,你這裡是唯一一個能上學的地方。”小諸很感動。這裡的孩子們也很聽話。

  就這樣小學辦了起來,還不錯。可是,幾年後,知青們都返鄉了,小諸想來想去,打算也回去。他和另一個在當地做管理工作的知青商量了一夜,最後決定過幾天回去。那個知青說:“好吧,我也不留你了,我送你一輛牛車吧。”

  回去的前一天,不知道是誰通知了那些學生們,晚上這些學生全都跑到屋門口,眼睛直直的盯着小諸,12點他們也不肯離去。第二天,他們又早早的站在門口,不讓小諸出去。小諸耐心的解釋着:“你們回去吧,你們看我的行李還沒收拾呢,怎麼走呢?”

  “你真的不走嗎,老師?”

  “真的,回去吧,孩子們。”

  孩子們這才慢慢的離開了。

  孩子們走後,小諸還是走了,匆匆離開了那個村子。

  孩子們知道后,一路追了過去,在離城市還有3公里的地方,停了下來。望着前面當地城市,彷彿隔着銅牆鐵壁,他們知道老師再也不會回來了。

  “老師不要我們了·······老師不要我們了········”他們哭了起來,坐在那裡哭了整整一天。

  後來,小諸回到城裡不久受到一封信,裡面有3斤糧票,3毛錢,一根孔雀毛。信紙上歪歪斜斜的寫着幾行字,有些地方不會寫的就用圖畫代替,句子不是很通順,但是小諸一下子就明白。他有點難過,有種說不出的滋味。把信悄悄的收藏了起來。

  多年後,當年的小諸已經變成了一位大學教師。某天,突然有人通知他,說有個旅遊團的代表專門要見他。他有些納悶:“是誰呢?”

  到了那兒,他驚訝了,不是一個人,是一群人。

  “老師,還記得我嗎?我們來看您,您走時,我們只送了您3斤糧票,3毛錢。對不住了,今天我們帶了一壇酒,自己做的。”一個人握着他的手說。

  “那個小學還在嗎?”

  “在,後來經過改造已經是一所不錯的學校了。現在我們也都成家立業了。您走時我們沒能送您,現在讓我們為您跳一支舞吧,就當補過了。”

  就在那裡,幾十個人一起跳起了舞,一支終生難忘的舞。

  這個故事就是我們讀研以來上的第一堂課,給我們講課的老師就是故事裡那個小諸。下課鈴響起時我們說老師繼續講吧。老師笑了:“還是下課吧,這是我的第一堂課,介紹下我自己,也跟你們說個簡單的道理,學習,做人,體會你們的人生價值吧。”是的,就像這位老師吧,我們也會遇到困難,人畢竟不會一帆風順的,我們在任何時候都應該有一顆堅韌的信念,都別淡化了真情,即使在困境中也會有自己的價值的。所以,無論現在的你是事業有成還是在迷茫中探索着,都別失去了面對生活的那份熱情,讓希望點綴起你的天空吧。想起另一位老師說的:成功時別忘了過去,失落時別忘了還有未來。

  在此志願朋友:生活幸福,事業有成。

您正在瀏覽: 第一堂課
網友評論
第一堂課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