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情感故事 > 東北風情:【二】養活孩子吊起來

東北風情:【二】養活孩子吊起來

手機:M版  分類:情感故事  編輯:pp958

東北風情:【二】養活孩子吊起來 標籤:做懂孩子的父母 培養孩子 我要做好孩子

  咱們東北這嘎嗒有這樣的順口溜:“窗戶紙糊在外,反穿皮襖毛露外,養活孩子吊起來,大姑娘叼個大煙袋……”聽我慢慢道來!——題記

  “養活孩子吊起來!”是東北“四大怪”的其中一怪。大家不要擔心把孩子“吊”起來,此怪其實也不怪,養活孩子吊起來,就是把孩子放在“悠車子”里,讓孩子好好地睡覺。

  悠車子悠小孩兒,是滿族人的風俗習慣。這個風俗習慣源於狩獵時代,大人們在山上打獵的時候,怕把孩子放在地上讓野獸叼跑了,就把孩子用樺樹皮或獸皮包裹起來,弔掛在野獸夠不着的安全地方。這樣,逐漸就演化成後來的悠車子。東北地區滿洲人多,影響面廣,後來就發展成整個東北人都用這種方法哄小孩子。

  悠車子也叫郵車子、腰車子,炕車子、晃車子,土名很多,不管叫什麼名字,萬變不離其宗。其實,就是孩子睡覺的“搖籃”。

  在那個年代,農村裡凡有幼兒的家庭,在炕梢的位置都懸挂着一個悠車子。悠車子一般長100cm,寬50cm,高30cm左右,車底下面有橫樑和底板。其形狀如一條小船,兩頭微上翹起,悠車幫為橢圓形,是用薄木板經水汽熏蒸后彎成的,車幫的外側一般都用紅或黃油漆塗刷,畫有“長命富貴”、“九子十成”之類的吉祥文字或畫有“四郎探母”、“王小捕魚”、“松竹鳳鶴”之類的裝飾圖案。高檔一點的悠車子是幫上下邊緣還畫有“雲彩卷”,表示孩子長大了能陞官,“飛黃騰達”。悠車子上面的四角釘着銅環,使用時在銅環上系四根繩子,將悠車子拴吊在房屋的檁子上,用手輕推,悠車子就象鞦韆一樣的盪悠起來,這樣,小孩子就會在有節奏的悠動中酣然入睡。

  悠車子悠的都是一歲以下的幼兒,孩子年齡不能太大,會爬的孩子就不行了,大人有的時候看不住,容易從車裡爬出來,發生危險。小孩子平躺在裡面,在悠車子的上方綁一條花花綠綠手絹或其他什麼玩具,吸引孩子的視線,小孩子就不哭鬧了。大人輕輕地推動悠車子,孩子在晃動中很快就睡著了,大人也可以騰出手來,干一些其他的事情。

  悠車子在當時東北家庭必備的育兒專用工具,成為了家庭中的裝飾品。姑娘出嫁以後,在快要生孩子之前,姥姥都要給外孫輩的孩子送去悠車子。有的送新的,有的送舊的,舊悠車子年頭越多越好,意在悠孩子“好養活”長命百歲。

  悠車子悠孩子好處多多,悠車子懸挂在高處,家庭里養的狗貓等不易上去抓傷孩子。悠車子來回晃動,產生一股清涼的微風,可以趕走蒼蠅、蚊蟲之類的東西,不至於叮咬孩子,也可以消除孩子身上的熱汗,使孩子睡的舒坦。孩子睡悠車子,一般都不鋪棉褥子,用裝穀草的“草口袋”墊在身下,既利水又去火,嬰兒睡着舒服又少生病。最大的好處,睡悠車子的孩子都包褯子,包褯子的孩子不能隨意翻轉,頭睡的比較平,很少出現溜肩,前雞胸、后羅鍋、羅圈腿等一類的毛病,長大后胳膊腿都直溜溜的,體型好。

  聽母親說,我小時候就是睡悠車子長大的,並且還有很多小故事。我也幫大嫂悠過侄男侄女,也曾拽着悠車繩子打過“底樓兒”。這麼多年過去了,想起悠車子,自然而然就響起了那不同調門的“搖籃曲”。

  過去的年代,農村婦女生的孩子多,除了家務活,給大人。孩子做的針線活兒也多。悠車子成為分擔婦女們的“勞力”了。她們把孩子放在悠車子里,一邊悠着,一邊做針線活兒。嘴裡哼着自邊的搖籃曲,情不自禁地,各種情感意發之於心田。

  “月兒明,風兒靜,樹葉遮窗欞啊。蛐蛐兒,叫錚錚,好比那琴弦聲啊,琴兒聲輕,調兒動聽,搖籃輕擺動啊,娘的寶寶,閉上眼睛,睡那個睡在夢中啊”。這是那些有一定文化的婦女唱的。

  “王二姐,坐綉樓,想起來,我的哥哥張廷秀……”這是《二人轉》改編成的搖籃曲。

  孩子在悠車子里睡覺,媽媽望着熟睡孩子,哼着輕柔溫婉小曲,情不自禁地一種美意發自心田,做母親的神聖與自豪溢於言表。

  鄉村的搖籃曲,哼來了燕飛蟈蟈叫,天上白雲飄。農屋裡小景,勾勒出殷實人家幸福、和諧的素描。

  悠車子,已經久遠時代的產物,它悠出了母親的愛,悠出嬰兒稚氣的童真,悠出了一種美好的生活願望。現在,大都是獨生子女,傳統哄孩子的方式發生徹底的變化,養活孩子沒有吊起來的了,雇保姆,上幼兒園,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方式,這就是歷史的進步。

  悠車子,感謝你!悠香了我們祖輩人的童夢。

  悠車子,記着你!讓我們後代人,不忘過去,永遠珍惜今天……..

  :

您正在瀏覽: 東北風情:【二】養活孩子吊起來
網友評論
東北風情:【二】養活孩子吊起來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