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抒情散文 > 君子不為盜

君子不為盜

手機:M版  分類:抒情散文  編輯:pp958

  君子不為盜,賢人不為竊。

  ——莊子

  去書店逛了半天,看到那些書,真的愛不釋手。在書店的明顯處標註着“打擊盜版,從我做起”八個大字。看到這八個大字,讓我看着書架上的書陷入了深思之中。

  盜版,即俗語“D版”。什麼是盜版?《現代漢語詞典(修訂本)》中解釋道:未經版權所有者同意而翻印或翻錄”或“未經版權所有者同意而偷印或偷錄的版本”均屬盜版;盜版,也指在未經版權所有人同意或授權的情況下,對其擁有著作權的作品、出版物等進行複製、再分發的行為。在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此行為被定義為侵犯知識產權的違法行為,甚至構成犯罪,會受到所在國家的處罰。盜版書不是今人的獨創,古已有之。自宋代開始,盜版書就日漸其多。到了網絡時代的今天,盜版風越刮越猛。因此,“打擊盜版,從我做起”的廣告語也就經常出現在我們的視線里了。

  對百姓而言,誰也不願意用盜版書,與我們不願意接受市場上任何假冒偽劣物品一樣。但是,百姓有什麼辦法呢?從我做起,許多時候,我不知道自己用的東西是假的,當媒體曝光后才知道,晚了。就像錦湖輪胎、餐巾紙、瘦肉精等等不合格產品一樣,沒曝光前我們不知道,而且還都是一些大品牌。還有就是人見人愛的人民幣,盜版也是層出不窮啊!我就收過假幣,收的時候再三細看,沒看出來,用驗鈔機也沒驗出來,上銀行存款的時候,被沒收了。所以,我在懷疑自己眼力的同時,也在懷疑我的驗鈔機的質量。盜版書也是一樣,有時候我們根本辨別不出來。老百姓都是肉體凡胎,沒有孫悟空的火眼金睛。

  前些日子,在姐姐家看到一本姐姐6歲小孫子的《媽媽教我背唐詩》,隨便翻開看了看。當我看到賀知章的《詠柳》時,怎麼看也不對勁兒。書上印的是“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線,不知細對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這首耳熟能詳的詩,怎麼變了?第二句中的“絛”變成了“線”。原詩應該是“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書中其他的詩還有沒有錯別字,我不知道。放下書,我心裡說:書大概是盜版的。盜版書在孩子手裡,坑人不淺。6歲的孩子剛剛踏上人生讀書識字的階段,還是一張空白佔據絕大比例的白紙,故一切東西對於他們來說,都是新鮮好奇,有吸引力的。求知慾旺盛而辨別能力不強,甚至毫無辨別能力的他們,看到喜歡看的書籍就會買來翻閱,哪裡會考慮是否盜版,小孩又知道什麼是盜版?錯誤百出的盜版書明擺着就是在誤人子弟。

  我的同學在新華書店工作,她說:“現在盜版書太多,所以新華書店的顧客不少,但真正買書的不多。而市面的書攤上買書人卻很多,價格便宜,盜版書居多數。那個不小的購買群體,是盜版書盛行的最根本原因。”她曾經告訴我:“盜版書有好多種,有第一印、第二印、第三印,第一印的就比較好,越往後就越差。”聽她說,我才知道盜版還有那麼多的說道。我也在街面地攤上買過書,那是余秋雨散文熱時,我買了本《余秋雨文集》,看封面還算精緻,錯別字有,不是很多,有的地方有掉字,可能是盜版第一印的吧。我在看這本書的時候,邊看邊將一些錯別字用筆改了過來,也把漏掉的字添上了。我的習慣是看書時必須拿着筆和小本,看到好詞好句的時候,會隨時記下來。看盜版書的時候,手中的筆又多了一個修改錯別字的用處。

  盜版書,暢銷書永遠是盜版商追蹤的熱點。我看過余秋雨先生的《千年一嘆》,作家出版社出版《千年一嘆》不到一個月,盜版幾乎並肩上市。盜版速度之快,讓人吃驚。什麼暢銷就盜什麼。考試書、哲學書、語文報等都被盜版,令出版社防不勝防。盜版書不僅侵佔暢銷書市場,舊書市場也可以覓其“芳蹤”。盜版書越來越猖獗,從以往的“盜”年畫、春聯、掛歷和優秀社科類、文學類暢銷書,發展到“盜”教輔讀物、中小學課本等,可以說無處不在。記不清什麼時候了,看過一期央視的《共同欄目》,說的就是記者手上的兩本書,這兩本書中其中一本是盜版書,恰恰是這種盜版書卻在校園中在使用着。

  我上學時,語文課本中的《魯提轄拳打鎮關西》,現在被疑有“暴力血腥”,《背影》中的父親“違反交通規則”,引發了“輿論震動”。那麼現在太多的盜版書進入校園,是否應該引起更大的震動呢?你看:盜版本《根》被節選入高中一年級語文教材;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上出現了“林陰道”一詞,個人認為應該是“林蔭道”;小學課本中的唐詩“我寄存愁心與明月”也變成了“我寄悉心與明月”……現在看到諸多的盜版書,讓我想起了孔乙已的一句話:“讀書人的事,能算偷么?”什麼是偷?盜,就是偷啊!一個“盜”字,讓人聽起來多麼不舒服。盜,偷竊,用不正當的手段營私或謀取。《莊子·山水》中寫道:君子不為盜,賢人不為竊。從這句話看來,現在真的是沒有君子和賢人了。

  盜版,古已有之,流傳到了今天。以前書籍是以抄本形式出現的,作者唯恐其作品少見而不能流傳,當然是歡迎廣泛傳抄的。等活字印刷術后,書籍私自翻印變得輕而易舉,印刷和傳播都不再成問題。中國人既有發明活字印刷的才智,亦有由此來實現盜版規模生產的能力。古時雖沒知識產權這個概念,但朝廷對私自“翻版”已開始實行禁令,宋人羅璧在《羅氏識遺》中說道:“宋興,治平以前,猶禁擅鐫,必須申請國子監……”但這沒有難倒逐利的盜版黑手。無奈之下,有些書坊就在書末印上一段版權聲明,比如“敢有翻刻,必究”之類,類似現在的“版權所有,翻印必究。”“版權所有,翻印必究”,與“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一樣,講了幾十年了,但同樣沒有威懾作用,各類違法犯罪仍然層出不窮。為什麼會這樣呢?也許馬克思說的話是對的:“一旦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家就會大膽起來。”

  我知道京劇中有《楊香武三盜九龍杯》、《盜仙草》、《盜令》、《盜庫銀》、《蔣干盜書》、《盜魂鈴》、《盜御馬》、《時遷盜甲》……這些戲中聽“盜”,是為正義而盜,因而流傳了幾百多年,還在繼續流傳着。這些戲中的“盜”,讓我心甘情願地花了不少錢去看“盜”戲。這樣的“盜”戲,給我的感覺是“盜亦有道”。而現在與時俱進的盜版是什麼呢?應該說是“利欲熏心”,“價值觀淪喪”。難道這盜版書也要和這些傳統的戲曲藝術一樣,要流傳千古么!等幾百年後也成為一道風景出現在以後的舞台上?社會在與時俱進,這些戲在不斷的改版中繼續上演着,那麼,盜版書也要跟這些有正義感的戲打擂嗎?花錢買盜版書,我有點不認可,所以現在買書較少。我的現實態度:工具書買正版,教材買正版,給孩子的書買正版,贈人的書買正版,除此之外,盡量不買書。

  書籍是文化的載體,然而盜版書的橫行,卻讓人無奈。盜版,敗壞了社會風氣,使人們的價值觀淪喪,也反映出我國的版權機構相關法律很不完善。現在許多東西要清除語文課本,我想說:別讓盜版進入語文課本,別讓盜版進入書籍。說這兩句話的時候,我感覺是那麼的無力!盜版,幾歲的小孩子都生活在盜版里,在感嘆孩子真是太可憐了的同時,我更擔心盜版如此橫行,將來怎麼得了啊!

您正在瀏覽: 君子不為盜
網友評論
君子不為盜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