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

手機:M版  分類:抒情散文  編輯:pp958

  我是喝着山泉水而長大的山的兒子,我的家鄉是一個被群山圍繞的小山村,小得只有一條單調的小路,長長的小路一直通到山腳。在我的老家,很少有人離開村子,因為無論是到杭州,還是到安徽,都要翻越重重的山嶺,而山中種種的未知便讓人們望而生怯。

  這樣山村中的人們,往往是愚昧且無知的,但是這個小山村卻出乎意料地有生機。村民們聰慧但不失淳樸,村中的小學校總是在清晨準時開門,年齡不同的學生們在一個慈祥老人的帶領下開始了一天的學習。人們雖然生活在山裡,但對國際政治的敏感甚至超過了一些大城市。曾經的小山村也是遲鈍和麻木的,帶來這些該變的,是一個年輕的教師。

  那是幾十年前的事了,那時的人們還在為自己的生活忙碌着,一個衣衫襤褸的年輕人翻過群山來到了小山村。他是一個中學教師,因為在文革中保一個“右派分子”而受迫害,失去了工作。又因為怕別人報復,就翻山越嶺準備到安徽去,誰知陰差陽錯來到了這個山村。淳樸的村民們哪知文革為何物,看他可憐,就收留了這個疲憊虛弱的年輕人,並為他搭建了一間簡陋的木屋。他雖然很感激村民們的收留,但感到處處不適應。因為村民們說的都是方言,只有少數上過學的才能和他交流,作為一個原本為學生們提供知識的教師,他怎麼忍受得了這寂寞?於是,他向村子里的老者提出了一個建議,而這個建議改變了山村的未來,那就是建一個學校,由他擔任教師,為孩子們的將來打好基礎。

  對於這個建議,村中反響不一。有人認為這個建議有助於小村莊的未來,理應支持,也有的人認為這個舉動不但對村莊無益,而且會影響人們的生活。讓孩子們去讀書,那家中的農活怎麼辦?這是反對的人們的擔心。而且孩子們長大後會離開小山村嗎?如果不離開,那麼他們學的知識都沒有用;如果離開了,那對小山村也是無益的。年輕人聽着村民們反對的聲音,既失落,又無奈,只好悻悻離去。善良的村民們看到年輕人失落的背影,覺得於心不忍,又因為一個長者力排眾議,最終還是同意了年輕人的提議。

  小學校終於建成了,卻只不過是一幾間小木屋和一大塊空地,設施比他原來所教的中學差了不少,但他也很滿意了。在自己流亡的歲月里有這些純樸的鄉民們的招待,又找回了原來工作的感覺,即使環境差一點、,又有什麼可以挑剔的呢?小山村也漸漸地回復到了原來的樣子,不同的是在村中多了一些捧着書本,講着普通話的學生,少了在泥地里打滾的少年。人們也漸漸地接受了年輕的教師。

  時間就這樣平靜地過去了,十幾年後,動亂結束了,他的學生也長大了,幾乎都離開了這山鑄成的牢籠,去了大城市開始了自己的闖蕩。他原來學校的同事們都在找他。他自然十分開心,告別了村民們,回到了原來的學校,開始了教學。但他離開山村之後,反而處處的不適。他知道,山中的學子們,天天都等着他的朗誦聲。現在,他在在學校的宿舍里,夜夜失眠,在黑暗中睜着眼,迷迷亂亂地回想着一個個孩子,一座座青山,一個個面影。

  最後,他響應了心靈的召喚,他又回到了小山村,又回到了孩子們身邊。那一天,在他歸來的路上充滿了歡笑,這是他和孩子們的笑聲,是他心情的流露。他從此就在小山村住了下來,為小山村培養了一代代的冒險者。小山村的風氣也漸漸地被他改變了,他也成了最受尊敬的長者。

  不知過了多久,年輕人終於老了,他不再有能力培養學生了。他把工作交給了年輕的一輩,用自己大半生的積蓄託人到城市中購買了一批書籍,放在家中給村民們閱讀。我的童年就是在他和他的書籍的陪伴下度過的。而他的經歷,他的過去,也在村裡傳頌。

  無論過了多久,我對他的敬意都不會改變。這並不僅僅是對他給予我的幫助的感謝,更是對他偉大人格發自內心的尊重和敬仰。

您正在瀏覽: 教師
網友評論
教師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