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網絡散文 > 老虎山情調

老虎山情調

手機:M版  分類:網絡散文  編輯:pp958

  虎山不能沒有集寧,說集寧不能沒有虎山,虎山的山光水色中激蕩說著集寧的風采,集寧的人文長河裡澎湃着虎山的精粹。集寧和虎山煞是休戚相關的孿生姊妹,千百年來一

  直偎依着,砥礪着,並榮耀着,自豪着,從遠古一直走到了今天。

  老虎山雄踞烏蘭察布首府、集寧市城區,彷彿是昴起的龍頭,挺起的虎背,雄姿颯爽地挺拔在古老的核心山城,年年歲歲守望着神奇的集寧,歲歲年年緊握着草原的深根,聯袂守護着“敕勒川,陰山下”那膾炙人口的古律和神魂。每念茲歌,每憶斯境,萬丈豪情,不催自生。殷殷故土情、汩汩山水愛,猶如陳釀,直沁心肺,讓人內心起伏出經久不去的甘美與沉醉。

  她平淡中卻見神奇,平凡中更存壯美。這裡遠古就有了人煙繁衍生息,秦漢就有了行政建制。契丹、女真、党項和匈奴等朔方少數民族,數百年在這裡群雄紛爭、龍騰虎突。名不經傳、貌不驚人的老虎山,儼然是歷代兵家的必爭之地。多少龍將虎帥在這裡功敗垂成,多少碧血男兒在這裡馬革裹屍,演繹了許多不為人知的歷史悲壯。儘管史書對此並無多少記載,但老虎山下,那橫亘於東西,貫穿於南北,隱隱約約的戰國古牆、秦漢長城、百度冠名的“成吉思汗邊牆”和老百姓口口相傳的“三道邊”,以及考古學家近年來新發現的“集寧路”,及其“集寧路”發崛出來的古戰場、古文物,無不都在訴說著這裡曾經有過的戰火、慘烈和悲壯。

  雖說虎山一帶有過曆數不清的兵戎的相見,胡漢的碰撞,更多的卻是南北文化的交融、互補、滲透和包容。

  趙武靈王的“胡服奇射”,漢元帝的昭君出塞,康熙爺的滿蒙和親,北魏開國皇帝拓跋圭的觀泉建亭,這一切無不牽動着老虎山一帶的沉隆升降,榮辱興衰。其中,中世紀在老虎山下勃然興起的集寧路,便是胡狄蠻戎與漢文化、交融、互補和滲透,民族融合的又一個經典範例。

  集寧路橫跨金元兩朝,歷史悠久,井市繁華,生意興隆。一頭銜接着中原腹地,另一頭伸向漠北盡頭,被史家稱為草原茶馬古道上的商貿古城。作為草原古道上的歷史重鎮,集寧路的邊貿輻射力和市井名氣度簡直堪與西域絲綢之路上的敦煌和龜茲古城媲美。這裡六百五十年前已是商路縱橫,樓宇林立,賓客往來,商賈雲集。中原人來這裡販茶、販煙、販絲綢、販瓷器;漠北的牧民從這裡趕牛、趕馬、趕羊、趕駱駝;西域人往這裡賣器樂、賣蔬菜、賣瓜果。人流物流錢流象潮水般地往這裡涌。優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條件,鑄就了集寧路這個富庶一方、聞名天下的邊貿古城。

  近年考古學家近些年從集寧路發掘出的陶瓷器皿囊括了中原七大窯系。金銀銅鐵器皿、骨質木質金質器件和歷朝歷代的古錢幣等,包羅萬象,數以千計,就連景德鎮和龍泉窯幾近絕版的青花瓷也在這裡罕見面世。許多如青白釉鳥食罐等文物,連考古名家都嘆為觀之。可想當時集寧路邊貿的規模和盛況。嗣後雖然歷經戰亂古城銷聲匿跡,飛灰煙滅,但是集寧路的大名和老虎山一樣,龍的嚮往,飛的意念,依舊在遼闊的察哈爾大草原上回蕩。

  當年,老虎山三山環抱,兩河相映,蒼天如穹如蓋,清泉如注如飛,碧草如茵如翠,牛馬駱駝如星如雲。山清水秀,虎嘯龍吟,龍借虎威,虎杖龍勢,把華夏的龍虎文化奇迹般地融會到草原游牧文化的山韻水色里。加之老虎山本身又佔位於大中華的腹地,理所當然就成為了歷代帝王將相的垂青之地。

  傳說秦始皇有一次到此巡遊,登上長城向北眺望,一眼觀得老虎山的王者之氣,後悔沒把這片藏龍卧虎之地納入萬里長城的版圖之內,便向大將沈括降詣,又延修虎山腳下的這段長城,寧是把老虎山攬入大中國的羽翼之下。這條長城就是今天虎山腳下的秦漢長城,當地老百姓稱謂的“三道邊”。

  千百年來,我們的祖宗一直與虎山守望,並在它的腳下繁衍生息。這是為了山上的依依楊柳,萋萋芳草,淙淙流水,還是為了山下的蒙古駿馬,草原綿羊,無垠草場,悠揚牧歌?是因為老虎山熊腰虎背能遮風擋雨,還是可望老虎山的名份添瑞增祥?這一切眾說風雲,莫衷一是。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虎山與集寧親情早定,淵源很深,集寧城跳着祖宗的脈,老虎山有我們子孫的根。

  漫漫長路,浩浩悲風。滄桑悲涼的日月,曾幾度把虎山腳下的集寧推向絕境。侵略者的鐵蹄踏碎過這裡的土地,反動派的魔爪撕破過這裡的好夢,罪惡和陰謀在這裡曾舉起過屠刀,貧窮、無知和愚昧在這裡吞噬過善良、純潔和天真。但不屈的虎山昂起了英雄的頭顱,執著的集寧奮起了死命的抗爭,他們大纛高擎,慷慨出征,艱難困苦,於汝玉成。

  這是一部悲壯的歷史,凝聚着一方英雄兒女的碧血丹心,現在已巍然屹立在老虎山的主峰,主峰上那座雄偉壯觀的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塔頂。她是老虎山的脊樑,集寧人的忠魂。仰望茲碑,手撫斯文,奉獻的應當無悔,偷生的應察有愧,伸手的能覺羞辱,高貴者可感卑微。

  虎山的兒女深喑往昔崢嶸,更知肩負的責任和使命。幾十年如一日,心繫虎山,汗灑集寧,艱苦創業,辛勤勞動。以錚錚鐵骨,浩然之氣,智慧聰明,勤勞勇敢,使滿目瘡痍的老虎山,一窮二白的老集寧,由窮變富,由丑就美,由舊變新。天天都可見新亮點,年年都有大變化。如今的老虎山,亂象不再,窮顏大改。大開發取代了大滯后,大花園替代了大網圍,大環保趕走了大污染,大綠色添補了大荒山,大生態催生了大景觀。

  江南的秀麗落戶在虎山,蘇州的園林進駐到山巒。山上瓊樓玉宇,雕樑畫棟;山腰小橋流水,玉階環旋;山下榆楊扶疏,花草阿娜;高的挺拔參天,細的雋秀飄逸;紅的如爐中燒碳,綠的似碧玉生煙。身臨其景,一如江南,神工鬼斧,天上人間。

  白泉山公園流碧成翠,銀珠飛濺,清潭照日月,綠水映藍天,碩花醮水開,楊柳倒影水。水襯托得山更秀,草更綠,天更藍。卧龍山喬灌盛裝,草樹連天。片如湖,帶似汪,流青光,涌綠波,垂天大地毯,披山綠衣裳。

  如今的草原茶馬古道上,不再是古道瘦馬、駱駝挑夫、轆轆車、小毛驢,就連大軲轆花車、大膠輪馬車也會同它的雙轍渠官道一齊走進了往昔的歷史。如今的虎山腳下已是大道路縱橫,小道遍地,八面飛流,四方通衢。南來北往、四通八達的國道、省道和國際大通道,在虎山腳下爭相交錯,從首都北京到雪雨高原,從浦江兩岸到天山南北,從環渤海帶到地中海沿岸,一條條名聲顯赫的黃金大通道無不在這裡穿越伸展。火車如巨,汽車如瀾,鐵流滾流,萬馬奔騰,其勢如虹。大半個中國的物流、人流、錢流從這裡呼嘯而來,蒙俄歐亞的信息、外匯、商貿向這裡奔涌而去。集寧插上了起飛的翅膀,虎山安裝了前進的引擎,如並轡的駿馬,齊飛的金雕,正朝着京津唐經濟帶展翅,向著呼包鄂發展圈奮蹄。

  虎山的明天如日映東海,金光閃閃,集寧的未來象金雕奮翅,前程錦繡。生活在虎山腳下的集寧人,快快揚起你人生的風帆,伴隨着虎山攜手集寧的並肩腳步,昂首挺胸,闊步前進。無愧於時代,無愧於祖宗,無愧於後人。

您正在瀏覽: 老虎山情調
網友評論
老虎山情調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