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網絡散文 > 學習要讓知識還魂重生

學習要讓知識還魂重生

手機:M版  分類:網絡散文  編輯:小景

學習要讓知識還魂重生 標籤:安全知識 兩會學習 黨章學習 外出學習

  天蒼蒼,地茫茫,“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莘莘物類,芸芸眾生,草榮樹茂,魚游鷹翔,花芳蝶繞,雲飾霞佩,風和氣通,交相輝映,在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上,物皆各得其所,事皆各循其道,都出於自然之理。人作為萬物之靈長,耳聞之成聲,目視之成色,心感之而成思。耳目之見聞,心靈之經驗,源於物而成於知,以一而知二,二以知三,三知百變,百變中而明一不變。知變而察無窮,知不變而制紛雜。在紛繁複雜的世界中我們只有認識了事物的變化規律,才能以不變應萬變,也才不會因迷於複雜多變的世界里而困頓失路。因此知變才能識物,知不變而後明理。而我們在生活實踐中獲得的知識其實是事物的兩個層面,需知曉而後才可以有所認識。“知”就是了解事物的發展變化規律,弄清其所出;“識”就是識別事物的形貌特徵,明白其所處。有“知”可以在百變中而得其宗,有“識”可以在紛擾中而識其形。能夠知道事物的本質,認識它們的概貌,能知能識就可以稱得上是“通”,“通”而且可以運用自如,就可以稱之為“精”。一個人精通了一門學科,掌握了一種技能,才可以成為這方面的行家裡手,專業人才,在事業上就可以大致有一番作為了。

  由此可見,“知識”是源於人們的日常生活的實踐,但又可以運用到實踐生活中去。因此,知識具體地來講就是“知事識物”。“知”就是要了解清楚事物的原因本末,來龍去脈;“識”就是要理解,認識事物的本質特徵以及它們的變化規律的表現。得其形,而會其神,能知其變,能識其行,這樣的一個人也就算得上有了真知灼見。

  這樣看來,知識實質上就是事物的本質反映,它來源於事物但又高於事物,是事物在人頭腦中理性的概括。而我們人類正是以知識作為中介來與天地萬物相通相融,進而達到改造自我,改造世界。天地萬物,多姿多彩,而又生動活潑;爭榮鬥豔,而又瞬息萬變。因此,知識本身也不應該是一層不變,僵而不化的,而應該是富有生趣與活力的。所以我們在對待知識的時候,自然應該視其為“活”的客體。知識與生活實際的關係正像魚與水一樣,魚得水則生,離丌水就會死亡。魚在水中我們看到的是活潑輕盈、生動多姿的,倏而遠去,忽兒休止,十分招人喜愛。水中的魚我們感受到的是它的動,它的鮮活與美麗;而離開水的魚,我們看到的則是僵死的、毫無生氣的將腐之物,自然就會對它失去好感和興趣。觀游魚而樂,也正是源於這種道理。知識與實際生活的這種聯繫難道不能給我們以啟示,在我們的學習中,如果理論常常能夠和實際聯繫在一起,那麼理論勢必就會像水中的魚一樣變得鮮活起來,而顯得別有生趣。由此看來,也只有把知識放回到生活的實際中去,我們也才能夠真切地體會到它們其中所蘊含的生氣和理趣,領略到它們自身的特性,認識到它們對於生活的意義和作用。

  現在就讓我們玩味一下我國的漢語所蘊涵的理趣吧。例如“男”、“女”二字,溯其源可知,在我國遠古的時候,人們過着男耕女織的生活,這也正是當時社會的主要生產方式。男子在田裡用力耕作,女子在家中席坐紡織。這樣看來,“男”、“女”二字不正是當時社會實際生活的一種生動形象的寫照嗎?觀其形而知其義。“觀”不是簡單的看,而是要藉助想象把知識同實際的生活聯繫起來,使知識活起來,看到它們的形,觸到它們的體,聽其聲,嗅其味,感其性,令其頓然生姿,使人洞然而覺。當我們見到“一枝淡貯書窗下”的詩句時,我們不是已經幾乎要嗅到其馨了嗎?見到“大珠小珠落玉盤”時,不是已經能感到清脆悅耳的奇音妙響餘音在耳了嗎?吟道“狀如明月泣雲河,體似輕風動流波”,不是宛然感到一種輕盈飄逸的身姿在側了嗎?讀到“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不是會感喟世事難常,物必更替,今必勝昔,后比勝今的自然大道了嗎?生動而有生氣,形象而有生趣。

  文學的創作也是需要把生活真實的一面清晰、逼真的表現出來,這樣才能使得人們從文學中感受到自然和生活的氣息,反映出文學的魅力。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易安詞中的一句“應是綠肥紅瘦”千百年來曾讓多少文人學士醉心吟誦,嘆服不已。本是平常一種殘花敗枝,卻在詞人的筆下顯得紅綠有形,花葉有神,耐人尋味。杜子美筆下的“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無疑是用詩的筆墨勾畫出一幅幅生動、親切的自然畫卷,讓我們無論身在何時何處都能體會到自然的溫馨、美麗與和諧。王右丞筆下的“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田夫荷鋤立,相見語依依。”卻是以一種清新的筆調描繪出了淳樸自然的鄉野風情,使人體會到的是一種無爭的相睦,勞作的逸樂。李太白筆下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黃河如絲天際來,洪波噴流射東海。”又是以怎樣驚天地泣鬼神的氣勢來展現祖國山河的高危壯麗,雄宏神奇,讀來驚心動魄,而讓我們感受到的是詩家天子天縱奇才,聲勢奪人的胸中萬千氣象。

  文學無論是清新還是雄宏,而它的美無一例不是以其活潑生動,形象鮮明來表現的,讀者從中體會和感受到的是富有生氣和精神的客體的存在,而不是了無生氣的指教,毫無生趣的訓示。

  對於理論科學而言同樣離不開生動。在人類與大自然的交流中,勞動與生活的實踐中,發現和總結了許多規律,歸結到書本是就是我們需要學習理解的一些公式、定理、原理、公理之類的知識,而這些被人們認為最有用的知識,也不過都是無時不在運動變化着的大自然和人來自身的一種本質反映。要認識、把握和運用它就必須把它和客觀實際聯繫起來,看到它生動鮮明的一面,在學習中使我們能夠直觀地看到或真切地體會到它的表現和作用。阿基米德定律是我們很熟悉的一個關於浮力的自然法則,我們既可以通過實驗來驗證它理旨,同時也可以用創造來進一步證明它的理趣。是它啟發了我們,讓人類上天入海,自由遨遊飛翔。源於這種認識,只要我們在科學的基礎上大膽想象,就會有更多的創造發明。現在我們可以想象,如果一個人穿一身可以自由調節氫氣體積的氫氣服,是不是人會像潛水艇一樣在空中自由浮沉,象鳥一樣自由飛翔。總之科學也要藉助想象為它插上翅膀,它也必將給我們開闢出更加廣闊的生存空間,帶來更多的福音。

  在我們的學習中常常需要記住許多煩瑣的語法規則,結果是花費了很多時間和精力,而往往又會隨着時間的流逝而不斷流失,日漸模糊。靠記憶的來的東西,本來就不可靠。然而我們大家都知道語法是來自於語言的實踐,而語言又來源於生活實踐。所以語法是人們在生活實踐中總結出來的規律,它是事實本質的反映,如果忘記的話,請把語言重新放回到實際生活中去,不就可以又找回語法來了嗎?例如有這樣一條語言法則:多項詞語做定語時,他們的排列次序是:①表示領屬性的或時間處所的詞;②指稱或數量的詞;③動詞或動詞短語;④形容詞或形容詞性短語;⑤名詞或名詞性短語,另外帶的定語放在不帶的定語之前。這條語法規則只停留在知識的表面上,必須死記硬背。而如果把語言放回到實際生活就不必再咀嚼枯燥無味的教條了。下面是一個句子請調整一下它的語序。

  “一位優秀的有20多年教學經驗的國家隊的女籃球教練。這個句子不合事實邏輯。而事實會是怎樣的昵?請把她放回到她的實際生活中來看一下。首先,她應是一個女教練,天性所然,不容質疑,而後她才從事了籃球運動,然後又有了二十多年的豐富教學經驗,成為了一位優秀的籃球女教練,最後知道她是我們的國家隊的一位有20多年教學經驗的優秀的籃球女教練。法皆依理,理從事來;事明而理得,理得而語順。這樣語序就會不調自順。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這是南宋時代的理學大師朱熹先生的一首《觀書有感》的哲理詩。在大師眼中書本知識不再是一潭無波的死水,而是“天光雲影共徘徊,”,萬千趣味萃一池,無數風光薈碧塘的一潭清如許的池塘。當我們臨對“清池碧塘”的時候,我們欣賞到的是風雲聚會,世事紛馳。有叱吒風雲的英雄豪傑,有含笑的佳麗美人;有少年英俊的慷慨高歌,有老當益壯的烈士飲恨吞聲;有壯志未酬的挑燈看劍,有逢時得志的悠遊從容;有江湖嘯傲的俠劍,有山林隱逸的高士。風花雪月,血雨腥風,多情壯志,無一不栩栩如生,感心動魄,泣淚引歌。天地之大濃於一筆,古今之遙縮於寸間,描神繪奇,淋漓盡致。我們撫書而觀,看到的是如此充滿魅力的大天世界,感受到的是如此令人蕩氣迴腸的情感世界。我們的想象就似一條矯健的魚兒一樣在清碧如許的海天世界里盡情盡興地暢遊,欣賞着美麗,感受着神奇。一本書是風雲的聚會,一頁紙是刀光劍影的舞台,多少神思妙想,多少機關算盡,亦歌亦哭。這哪裡是什麼書本,分明是歷史在倒轉,未來在迎接,世事已重現,理想在招搖。讀書何以有如此這般的感受,“問渠那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又使知識常新,文明不朽,就須不斷地為其注入“活水”。只有溫故知新,有新發現,新見解,與時俱進,推陳出新,才會使“陳水”不腐,舊知日新。而這一切靠得就是“活的學習和研究”的方法,不會只停留在知識的表面,能夠不斷深入到知識的底蘊,而這底蘊就是日益發展進步的生活。沒有無本之木,也沒有無源之水,因此,知識也不會是無源無本之所得。所以我們學習就要窮本追源,才能得到真知灼見,品其味,感其性,領其神,讓鮮活的知識與我交融,在知識的洗禮下更增純慧。

  在學習中,熱愛是最好的老師,而興趣是熱愛的動力。“那裡有興趣,那裡才會有記憶”,要培養學習的興趣,養成熱愛學習的習慣,首先就應該讓知識活起來。因為只有活的知識才充滿生趣,富有活力,使人能夠感受到它的全貌,體會到其中內含的美,品嘗到其中滲透的韻味,從而可以享受到學習知識的快樂。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所以“讀書須讀到樂處,觀物須觀入化境”。從聖賢者之言中我們都可以體會到讀書的至理。學習需要有興趣,需要有熱愛的精神,但更重要的是應有享受快樂的結果。知識不是來為難人的,而是給予我們以智慧和快樂的,那麼要讓知識給人以愉悅,使人變苦學為樂學,這就意味着:要讀書就不能淺嘗輒止,而又深入到知識的源淵,正如觀物一樣,要知其貌,測其性,會其韻,從粗糙中看出精細來,從簡陋中看出富有來,從平淡中看出神奇,從淺薄中看出深刻。“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么。而大自然一有機會就會騙人,事物層次不同,優劣有別,不經過一番參勘之功,必將會與真理擦肩而過,失之交臂。讀書觀物,以理貫之。觀物要觀入化境,就要看到事物的變化,看到活的發展的事物;讀書又讀到樂處,就要體會到書中所蘊含著的動人之處,陶冶我們精神世界的地方,在這裡有饗我們精神的食糧。

  學習要得到快樂,就要去探索知識的淵源,與知識背後的實際聯繫起來,當我們讀到“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的詩句時,會覺得其旨耐人尋味,給予我們的感覺是一種勃動而鮮明的美。異鄉人,異鄉月獨對孤照而兩廂落寞,是一種流浪在外的凄涼,更加以春風吹動,眼前好像已是綠草如茵,碧波蕩漾,這種朗然猶在的美景更催動了異鄉人對家鄉的眷戀,禁不住要悲從中來。是詩化的物感動着我們的情感,物化的詩感染着我們的情懷。當我們讀到王右丞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詩句時,我們就會產生一種忘我於物外,見我於物中的感覺。佇立在廣袤無垠的大漠,面對蒼穹,一柱孤煙如影而立,平沙萬頃,風平浪靜,一去不返的長河伴着依依惜別的落日,曾經有多少個朝朝夕夕,現在都已躍然於紙上、眼前。此情此景,使孤者愈獨,豪者愈爽,悲者愈憤,而又會令游者神往。而這便是鮮活的知識所給我們帶來的美的享受,美的澆漓。

  在知識的背後隱藏着多少令人心醉神迷的風光,有多少科學家陶醉在對大自然規律美的探求中而忘我地工作,拋棄名利,廢寢忘食。在他們的眼中一切都是不平凡的,到處都充滿了神秘。他們無一不是真誠地面對自然界的一切,與大自然對話,進行思想交流。讀書就是要求我們走進自然,走進生活,走進歷史,走向未來。

  活讀書,讀活書,決定着一個人的發展。魯迅先生指出:“死讀書是害己,而一開口就要害人。”一語道破了讀書的真諦。知識是活的,而頭腦也要活起來,用活的知識去營養我們的頭腦,增加我們學習的“食慾”,學習也就不會有“食而不化,食而不知其味”之弊了。活讀書,讀活書,只有這樣才能讓一切知識還魂重生,有了生命,有了精神,只有這樣你也才會享受到知識的賜予,成功的饋贈。

您正在瀏覽: 學習要讓知識還魂重生
網友評論
學習要讓知識還魂重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