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現代散文 > 幸福需要眾生感同身受

幸福需要眾生感同身受

手機:M版  分類:現代散文  編輯:pp958

幸福需要眾生感同身受 標籤:當幸福來敲門 教人幸福地生活

  幸福需要眾生感同身受

  ——耀智法師幸福觀詮釋

  核心提示:幸福源於責任。傳承和彰顯大乘菩薩道精神,從財施、法施到無畏施,幸福需要眾生感同身受。抱持“佛門四大”(佛大、廟大、願大、德大)的耀智法師,按自己的方式,為都市人提供一把衡量幸福的尺度。這離不開禪的智慧、禪的態度——審美態度。

  人間佛教之都市弘法模式,自近代以來一直伴隨着中國現代化的進程。耀智法師以為,上海是近百年來“都市弘法”發展的一個縮影:中華佛教總會、世界居士林、上海佛學書局、佛學電台、上海佛教青年會乃至“佛化婚禮”等現代傳播方式,無疑使人間佛教在城市化和人文化等方面深入人心。如今“人間佛教”的發展,必將伴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化和都市的日益繁華,如何在文化載體、慈善事業與創新弘法等多重建構中,真正成就都市弘法模式,關鍵是如何滿足都市人的幸福體驗(心理尺度)。

  鑒於此,筆者結合廣州大佛古寺現任住持耀智法師所抱持之“佛門四大”(佛大、廟大、願大、德大),及其軟、硬件建設方面的實踐,就現代形態的弘法模式與都市人幸福體驗的互攝關係展開探索性的詮釋。

  一、佛教優秀文化載體的長效建設,是佛教弘法利生的現代化路徑和都市人幸福感的指路明燈。

  雖說道不遠人,但眾生並非都有上上根或上上智,普雨法雨,仍為方便巧施。作為都市弘法現代化的路徑之一,建設佛教優秀文化的載體,承擔都市人幸福感從點到面的創新傳播,便是當務之急。

  載體一:2000年9月,廣東第一家面向社會開放的現代化佛教圖書館在大佛寺正式成立。2003年省立中山圖書館將此館列為“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佛教分館”,2005年廣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大佛寺“文明宗教活動場所”稱號。已故云峰法師曾為圖書館題詞“閱經書念法典常使本性安詳,觀佛圖想慈容深感身心自在。”大佛寺圖書館已經成為了廣州這個繁華都市裡的一方凈土,成為工作生活日趨緊張的現代人心靈休憩的信仰家園。圖書館位於寺院東側,佔地664平方米。圖書館自成立以來,讀者絡繹不絕,每逢周六、周日、初一、十五或菩薩誕辰等,館內更是座無虛席。據不完全統計,至今11年多的時間裡,來此讀書聽經的人數已超過100萬人次;其中辦了長期借書證的固定讀者就有一萬多人,他們中既有政府官員,也有文化名流,還有大學教授、在讀學生以及白領人士等,幾乎包括了社會的各個層面。耀智法師表示,所謂幸福感,關鍵還在於信仰家園的認同與建立。

  致力於都市弘揚佛法是大佛寺的最大特點。早在1921年,大佛寺就成立了“廣州佛教閱經社”,深得孫中山先生的讚許,並親筆贈書“闡揚三密”四字匾額以示鼓勵,至今匾額尚掛在廣州大佛寺大殿門前。“文革”期間,大佛寺終止宗教活動,至1986年才恢復開放。1996年,年輕僧人耀智法師繼任大佛寺住持,為承前啟後,續佛慧命,曾發三大願,成立“現代化佛教圖書館”、興建“祖師塔園”、收回歷史佔用地——惠福西小學,建設弘法文化大樓,欲將大佛寺建成廣州地區最大的佛教弘法中心。經多年的努力,耀智法師的大願逐步得以實現。目前圖書館藏書已達22000餘種,共有19萬冊。同時,還有大量的佛教音像供讀者視聽、借閱,是一所佛學專業的圖書館,同時還長期舉辦青年佛教修學班、佛法交流討論班、禪坐班、老人共修法會和中國傳統文化兒童誦讀班等活動。電子閱覽室有六台上網電腦,能令廣大讀者查詢網上信息、下載資料,暢遊網上多個佛教網站及各大圖書館,飽覽世出世間各種書刊。藏經室藏有乾隆大藏經、頻伽大藏經、大正藏大藏經、洪武大藏經等不同版本的大藏經數部。視聽室是一個多功能的修學場所,具備了視聽、念佛、坐禪三種功能,內有各種佛教CD、VCD、錄相帶、磁帶等,可供長期播放,方便廣大佛法愛好者聽聞、修習佛法。平時也可讓居士們在裡面念佛,坐禪,為居士們提供一個聞法修持的清凈修學場地。

  地處廣州市北京路核心商圈的大佛寺圖書館,猶如幸福指數的風向標,開創了釋、儒、道互攝互補可喜的新局面。

  載體二:廣州大佛寺《如是雨林》創刊於2008年,以“為眾生作不請之友,與有情作明鑒之本”,定位於做中華國學界最為大眾化的雜誌,做中國佛教界最有佛意的期刊。“以法為贈禮”的辦刊模式,通過全國範圍內的免費贈閱,求以讀者隨喜捐助的生存之道。弘揚因緣果報的佛教思想,幾年如一日,目前每期發行量為21萬冊,已成為中國佛教界發行量最大的雜誌,在國內5381家圖書館均有收藏,於2010年5月正式入藏中國國家圖書館。該刊主要欄目設置有“竹籬茅舍/正所應作/菩提星月/作如是觀/月印千江/空谷天籟/物猶如此/自身作證/空盡大千/坐看雲起/故事圖說/帝網交攝”等,為雙月刊。創刊人、社長為耀智法師。應廣大信眾的要求,現又增刊推出《如是雨林》聯誼版。該刊以講故事的形式,生動活潑,弘法效果甚佳。以每本刊物周轉5次計算,每本應在100萬人次以上。這既普施方便,更成為佛門名刊。

  耀智大和尚以為,建設優秀的佛教文化載體,儘管投入大、周期長,畢竟是弘法的使命感和現實需要使然。

  二、佛教慈善事業中菩薩道精神的傳承與彰顯,無疑是都市弘法成功的根本保證,也是都市人提起一顆菩提心的原動力。

  2012年2月,中央六部委印發通知鼓勵和規範公益慈善活動,佛教慈善事業正如雨後春筍,在全國各地普遍開展,成為人間佛教都市弘法重要模式之一。筆者想結合耀智大和尚踐行大乘菩薩道精神來略談一二。

  大乘佛法是以大慈大悲作為其根本精神的象徵。在佛經中,“慈”和“悲”是分別從兩個不同的方面來體現佛教對眾生的憫念,《大智度論》中說:“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佛典中慈悲助人、護生救苦的思想與事例,比比皆是。佛陀於過去生中捨身飼虎、割肉喂鷹,於現世為徹底解決眾生生老病死苦,出家證道,弘化十方;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度眾生;藥師佛為眾生除病消災;觀音菩薩救苦救難;地藏菩薩教化地獄等等。所以,佛菩薩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慈善家,他的慈悲,不僅止於人類,飛禽走獸等六道眾生皆是其救濟的對象。

  佛法強調布施,並且將布施分為財施、法施和無畏施三種。無畏施是消除眾生內心的黑暗和種種恐懼。法施可謂出世的救濟,財施可謂入世結緣的救濟。然而此二者亦不可強加分別,所謂財法二施,等無差別,只要內心存念眾生,那麼所行皆是無上菩提正因,因此許多經典都離不開人間救濟、社會福利的觀念。佛門要興隆佛教,凈化人心,福利社會,首先要有普濟眾生的願心,本着佛陀的慈悲胸懷,做慈悲濟世的事業:“貧窮者教以大施,病瘦者給予醫藥,無護者為作護者,無所歸者為受其歸,無救者為作救者”。當代許多大德或創辦佛教醫院,或救災恤貧,或施醫贈葯,或扶助孤老等等,這些對社會救濟事業的推動皆源於一顆菩提心的提起。進而從儒家的角度看,無畏施吻合“朝聞道,夕死可矣”的心理預期。

  例一,大佛寺自打2002年起20年來風雨無阻、一路用佛心(菩薩道精神)去關愛廣州老人院的孤寡老人,讓老人們度過一個又一個吉祥年,領悟到最美夕陽紅。龍年春節前,正是寒冬臘月之時,大佛寺住持耀智大和尚又一次精心組織了念佛堂蓮友及義工二十多人前往廣州老人院慰問老人,用感恩的心為老人們送溫暖,美人倫。慰問儀式上,大佛寺當家悟真法師向老人們轉達了耀智大和尚的問候,並代表大和尚為現場一百六十多位老人送上毛毯、麥片、佛珠等禮物,祈願吉祥平安、延年益壽,祝長者們在新的一年幸福吉祥。當家法師還帶領蓮友、義工們念誦大悲咒,為老人們祈求菩薩加持,祝福新年健康。廣州老人院院長洪佩賢代表老人院全體老人感謝大佛寺多年來對該院的關懷,感謝大佛寺的高僧大德。據洪院長介紹,廣州老人院從原來的一間大樓發展成今天五幢大樓及10幢別墅的規模,人數也增加到1200多人,目前平均年齡88歲。該老人院的發展,離不開大佛寺二十年如一日的關懷和布施。每年每一次活動,不僅使遠離家人頗感孤獨的老人們備感溫暖,同時使參與活動的蓮友和義工更加深了對慈悲心的深刻認識和體會,也吻合儒家“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的幸福倫理。

  例二,由廣東恤孤助學會與嬌蘭佳人聯合共同舉辦“2011千名孤兒省會行”大型慈善公益活動,1000名孤兒分批來到廣州參觀旅遊,期間還參觀了廣州市大佛寺。大佛寺知客如心法師、宏斌法師陪同同學及志願者一行一起參觀了大佛寺的大雄寶殿及圖書館,並向他們介紹了大佛寺的歷史與佛教的一些常識。在大佛寺參觀結束后,大佛寺義工陪同同學們到北京路步行街漫步,共同領略廣州的歷史文化,最後一同到大佛寺素食閣用齋。來者不拒,有求必應,而慈心俱足,智慧乃生。菩薩道精神滋潤了都市每一個人的心靈,從而也把眾生一顆菩提心提起。

  耀智大和尚以為,幸福源於責任。從財施到法施,再到無畏施,幸福需要眾生感同身受。用這樣的尺度,去衡量菩薩道精神及其弘揚效應,是建設幸福廣州的原動力。據不完全統計,自1996年至今,在耀智大和尚的指導下,大佛寺累計已向社會捐助千萬元以上。由此可見,財施、法施、無畏施,缺一不可。

  三、大佛寺規劃在建的佛教文化中心大樓,將成為現代化、多功能弘法與都市人體驗幸福的最佳平台。

  大佛寺始建於南漢時期(公元917—971年),初名為新藏寺,元朝(公元1271—1368年)易名為福田庵,明代(公元1368—1644年)擴建為龍藏寺,當時寺院範圍,東起今北京路,西至龍藏街(龍藏街由此得名),南接惠福路,北達西湖路。明末,寺址被改為巡按御使公署。清兵入粵,公署毀於戰火,寺址淪為廢墟。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平南王尚可喜鑒於攻克廣州死難者眾,為安撫民心,乃自捐王俸,在龍藏寺舊址重建佛寺,建成后大雄寶殿高18米,建築面積達1277平方米,大雄寶殿正中供奉三尊以黃銅精鑄高各6米、重各10噸的大佛像,時人稱“人過大佛寺,寺佛大過人”,當時佛寺之大,大佛之大,堪稱“嶺南之冠”,大佛寺之名也由此而得。而今耀智大和尚提倡佛門四大——佛大、廟大、願大、德大,只有做到四大,尤其是願大、德大,才能光大佛門,重燃心燈。

  要按自己的方式弘法,就要完善自身建設。規劃建設中的大佛寺佛教文化中心大樓,外觀是內部9層(含地下2層)的樓閣式仿古建築,總建築面積為18836平方米。各殿堂項目分別為:第一、二層為毗盧殿,毗盧殿南面連接該寺北院落廣場,兩棵古榕樹為其守護,突顯古寺韻味;毗盧殿北面通往北廣場,即北京路商業步行街中心區,“時尚”、“流行”、“現代”是此廣場的主題曲。毗盧殿的核心位置,將以清凈莊嚴的形象迎接十方來客的頂禮膜拜,令眾生同沐佛恩,共沾法樂。大樓第三層為大禮堂、講壇。大禮堂可為佛教大型講經、佛教文藝表演、大型會議提供良好平台,接引更多眾生沐浴佛陀的大慈大悲。大樓第四層為念佛堂,為大家提供一個良好的共修場所,成就大眾通往極樂凈土。誠如阿彌陀佛願文所說:“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以如此的教導讓眾生能深信因果,信願念佛成就往生佛國凈業。大樓第五層為圖書館。為繼承大佛寺“廣州佛教閱經社”的優良傳統,於2000年創辦大佛寺圖書館,一直免費對社會公眾開放。這裡是人們遨遊三藏十二部經典的大法船、是人們研學佛法的七寶地。大樓第六、七層為禪堂。禪堂是大眾坐禪修行,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了生脫死的“無上大功德叢林”。大樓第七層為萬佛閣。閣內供奉萬尊佛像,眾生無量,諸佛無量,萬佛護念無量眾生。綜合大樓B區為法物流通處、素食館、書畫院、展覽室(包括林則徐禁煙指揮中心、周恩來舉辦高級政訓班等紅色元素,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方丈室等建設項目。

  屆時,現代化、多功能弘法與都市人幸福體驗的常態化,將輔以素食文化,從而呈現人間佛教之都市弘法模式應有盡有的日常特色。具備“佛門四大”(佛大、廟大、願大、德大)的耀智大和尚一直主張:出家人本為素心人,在家眾也是素心人。在物質主義流行的今天,倡導心理環保、健康生活,這就需要崇尚自然、慈悲喜舍的釋、道精神。把素食提升到素食文化的層面,大佛古寺素食閣孜孜以求,用素心體驗素食,不僅與食客結下了素緣(在家修持),更與員工結下了佛緣(披剃出家)。素食閣自2008年正式對外開放以來,經營面積雖只有400多平方,但好評如潮,且不斷有員工因聞法而開竅出家。大佛古寺以其素食新主張,素心與素食相得益彰,素緣與佛緣各自成全,演繹了幸福廣州可能的生活方式和信仰方式。

  綜上所述,在現代日益喧囂的都市化進程中,傳統的叢林格局已無法與時代相適應,佛門也要與時俱進,包括創新佛教弘法與社區服務的路徑或功能。耀智法師一再表示,弘揚佛法就應該在城市裡,在商業街區里,既有給人提供物質食糧,也有提供精神食糧。這兩者不僅沒有任何衝突,更可以和諧共生。而儒、釋、道自古積澱在民族文化心理中,並在倫常日用中互攝互補,恰恰體現為當下禪修文化的勃興。禪是中國佛教的特質和象徵,禪修是中國人特有的生活方式。而感同身受,無疑要在凡聖之間取得心理平衡。這離不開禪的智慧、禪的態度——審美態度。從人間佛教的都市傳播看,若能透過自身建設(佛大、廟大、願大、德大),使軟件更軟、硬件更硬,進而“軟硬”兼施,悲智雙運,既給別人以幸福,也給自己以幸福,這對當下的僧俗兩眾來說,足以鑄成衡量幸福的尺度。這是耀智法師幸福觀給我們的深刻啟示。

  耀智法師簡介:

  耀智法師,1965年生,俗姓庄名諾,廣東陸豐人。1983—1987年考入上海佛學院並受具足戒,1988—1992年考入北京的中國佛學院學習。隨後到美國、印度等國家傳經參學。1996年出任廣州大佛寺住持至今。現任廣東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廣州市佛教協會會長。

您正在瀏覽: 幸福需要眾生感同身受
網友評論
幸福需要眾生感同身受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