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現代散文 > 花明樓的思念

花明樓的思念

手機:M版  分類:現代散文  編輯:pp958

  花明樓的思念

  石鑒明

  冬季去花明樓,天空霧朦朦的,寒氣籠罩湘潭大地。

  然而,主人---湘潭市政協的領導和司機那種熱情足可衝破任何寒意,令我們倍覺溫暖。那年,我們一行來到花明樓炭子沖,參觀劉少奇同志紀念館和劉少奇故居。

  劉少奇同志紀念館和劉少奇故居僅隔着一低低的山埡口。紀念館廣場上安放着一尊漢白玉的少奇同志塑像,顯得莊重、文雅,神態逼真,像似在思索期盼什麼。紀念館內設六個展室,從少奇同志出生一直介紹到他病逝於河南開封,以及後來黨中央為他平反昭雪。少奇同志不愧為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他獻身於黨和國家及人民的偉大事業,建立了不朽的功勛。他繼毛澤東之後連任兩屆國家主席。“十年動亂”中,林彪和“四人幫”兩個反革命集團妄圖篡黨奪權,誣衊少奇同志為叛徒、內奸、工賊,使少奇同志蒙受不白之冤,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慘遭迫害。臨終前,他手握《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含冤而去。火化單上只能填上“劉衛黃”的假名。堂堂正正的國家主席,遭此厄運,看了使人傷心、掉淚,更加期盼我國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進一步健全與完善。健全社會主義民主,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看來制度更帶根本性,法律應起保障作用。制度不能因人而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應是空話,而應逐步實現。否則國家主席都會在“動亂”中受不白之冤,遭迫害致死,誰能保障普通老百姓不遭整,不受冤枉?!因而,改革和完善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加強社會主義法治,需要穩妥、積極、慎重地向前推進。

  可喜可賀的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特別是鄧小平同志恢復工作之後,黨中央為一大批遭受不白之冤的同志平反昭雪,落實了政策。自然,劉少奇同志的不白之冤亦得以昭雪。根據他的遺願,劉少奇同志的骨灰撒進了大海----像恩格斯那樣。後來得知,由著名雕塑家劉開渠和他的弟子們共同創作的劉少奇全身銅像,已矗立在劉少奇紀念館的廣場上,這表達了全國人民(當然包括花明樓炭子沖劉少奇的鄉親們)對劉少奇同志的無限思念!

  從紀念館到少奇同志故居,只有短短一段路程,我的思路卻經歷了上下數百年甚至數千年、數萬年……

  少奇同志的故居建於清代同治十年,屬土木結構的農房,一半是茅屋,一半是瓦房。其門前也有一個水塘。我們在幾個屋子看了看,那些桌凳、木床、木櫃等極為普通。那些農具足可證明,這是典型的農家。五四運動那年,少奇同志就是從這個農舍走出去的。他不顧母親的苦苦挽留,毅然出走,投身革命,直到當上了國家主席他才和夫人王光美一道於1961年4月回到故鄉。然而,他的母親卻不在人世了。他只好面向青天長嘆,面對大地默哀,回報慈母苦苦思念之深情 !那時,我國正處於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國家面臨諸多困難,少奇同志為了搞調查研究才回故鄉的。他輕車簡從,穿着普通,深入群眾,走訪鄉親。當他得知有的鄉親為支援大鍊鋼鐵而拆了房屋沒有住房時,就叫鄉幹部讓那些無房者搬到他家故居去住,只留了二三間。後來,這些農戶有了自已的住房,該故居得以原樣恢復,闢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那次,我們有幸在少奇同志故居處買到了珍貴的劉少奇紀念章,上有少奇同志頭像。至今,這枚紀念章我還珍藏着。

  離別花明樓時,天公下起了綿綿細雨,寄託了我們的哀思;然後很快放晴,霧散了,太陽從雲縫中露出了笑臉,我們終究看到了光明而美好的前景。

您正在瀏覽: 花明樓的思念
網友評論
花明樓的思念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