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優美散文 > 家書抵萬金

家書抵萬金

手機:M版  分類:優美散文  編輯:小景

  一直對傅聰先生很有好感,不僅是欽佩其音樂才華,更是欣賞其個人素養。熟讀《傅雷家書》後方知知傅聰先生的人品和修養得益於傳統的家庭教育。

  生於七十年代以前的人都習慣使用一種人與人的交流方式:寫信,這也包括古代。但如今幾乎沒人願意嘗試這種聯繫方式了,各種生動、便捷、快速的聯繫方式讓人忘記了歷史上還有書信這一物種。特別是對於家人來說,不能常回家看看只打個電話也是奢侈的了,信,萬萬是不能再寫了。可家人的情感不是靠一兩句言語就表達清楚的,也不是無時空交流增加的。現代的人,微信、博客、日誌、短信、電話等等,都可以極快的讓父母知道自己的情況,我們的情感枝繁葉茂,弄得自己也淡泊了。家書不一樣,它厚重,有沉澱,經得起時間和空間的考驗,是我們最雅的交流聯繫方式。

  記得二十年前,我第一次寫信回家。由於從小不在父母身邊,難免有些隔閡少於親近。信寫的長,用了三頁紙,選的那種特別有個性的信箋紙。通篇都在介紹自己的學習和生活,詳盡而瑣碎,卻不知該怎樣向父母表達想念的情感。一同學建議我加一張照片,我採納了,並在照片背後寫下一句從未說過的話:爸爸媽媽,我想你們!後來不敢再表述自己的情感,一直保持這種微妙而複雜的寫法。有一次回家,與媽媽聊起寫信一事,媽說:“你的信就是比妹妹寫得好,你妹一封信只有半頁紙一個主題,那就是要錢。”媽媽對於寫信直白簡潔的妹妹有些鬱悶。看來,我那些詳盡而瑣碎的生活學習彙報已然打動了父母的心。事實證明,父母常因收到我的來信開心。信在父母家,屢次搬遷,我已不敢問津,怕他們因為遺失而自責。就當它們都還在吧,其實不管它們還在與不在,那些信編織的感情紐帶已牢牢拴住了我和我的父母。

  很欣慰小時能寫信回家,遺憾做父母后未能給兒女書信一封。看到傅雷先生這樣一個集翻譯家、批評家等等於一身的大家尚用書信方式教育子女,心中已是感慨,而書信內容涉及範圍之廣、情意之切、言辭之歷是我們當代做父母學習的典範。

  我們做父母的留給孩子除了物質的財富,還應該有什麼呢?這時突地想起了一句古話:家書抵萬金。

您正在瀏覽: 家書抵萬金
網友評論
家書抵萬金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