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優美散文 > 清明的雨

清明的雨

手機:M版  分類:優美散文  編輯:小景

  4月4日是正清明,早上醒來,便聽到窗外淅淅瀝瀝的雨聲敲打着遮陽蓬髮出的響聲,天氣不似昨日那般艷陽高照、春意盎然的景象。這清明的雨下得迷迷濛濛、似霧如煙,時不時一陣陣輕微的風迎面吹過來,即便沒有刻骨的寒意,但讓那些行走在風雨中未撐雨傘的人,多少覺得有一股冷颼颼的感覺,畢竟退去了厚重的冬裝而換上輕爽的春裝已經有些時日了。突遇這樣陰冷的雨天,着實讓人有些春意頓消,畏寒畏疾的樣子。收拾好行裝離開賓館,我與孩子一起去趕早上的火車。

  走在落英繽紛的人行道上,任風雨輕吻我全身,吸一口迷漫着雨霧的晨風,自心底感覺一股清冷傳遍我周身。這種清冷的感覺並不象冬天的嚴寒,會讓人覺得渾身冷顫,只是淺淺地感受清涼的撫摸,讓頭腦倍感清新,提醒自己在明媚的春天裡,偶爾也會有涼風細雨的降臨,勾起對寒冷的絲絲記憶。早上的雨並不是很小,決不是詩人眼中的杏花雨、楊柳風,長時間走在雨中,衣服和鞋子幾乎被淋得透濕,手也有些冰涼,頭髮無精打采地搭拉在頭上。和孩子互看對方的樣子,狼狽狀讓人覺得好笑,有點落魄的模樣。再看看從身邊低頭匆匆走過的行人,比我們窘迫的情形也好不了多少。

  見此情景,我心裡不覺暗自感嘆,前一日游春觀花的興緻是那麼熱情高漲,而此時的細雨春風卻讓那興緻再不見一絲蹤影。美景是自然的造化,自然也是人類的生養之源,人類再獨特,或者再怎麼強大,生養它的根是扎在自然之中的,永遠也不會真正掙脫自然的懷抱,哪怕是人喜怒哀樂的情感!回想昨天大街上涌動的觀光人潮,公園山崗人頭攢動,在清明踏青的最好時節,人們盡情地享受着溫暖的春天帶來的快樂。老天似乎格外青睞這時節,送給人們一個陽光普照,鶯歌燕舞的好日子。尤其是二十歲以下的年輕人和小孩兒,遊玩的快樂不容易讓他們去想清明節真正的意義吧。其實我也不想把一個節日過得那麼複雜,那麼心事重重,平常讓我們費心勞力的事兒還少嗎?節日該快快樂樂的就讓自己過得開開心心些吧。但沒想到早上的一場春雨,還是讓我的心情變得有點沉鬱。

  我感覺這雨下得似乎纏綿悱惻,象是有意讓人的心境重回傳說中的清明。清明節也叫寒食節,聽老人說這一天最好還要禁煙火,可想而知,要吃食物卻不能用火,就只能吃冷的了。這個節日一直都是個祭奠的日子,流傳到現在民間用來祭奠自家的先人。從這個角度來看,這個節日其實並不需要有特別快樂的心情對吧?對節日的這種理解,現在的年輕人是不太容易接受的,但對於像我這樣年齡的人來說,多少還保留着傳統的思想。清明的到來,往往會懷想自已已故的父母和其他親人,很想去他們的墳前看看,哪怕只是在那裡待一會,別的什麼也不做。但有時連這樣的心愿也不容易實現,並不是自己懶,而是一些瑣碎的事情總會讓自己分不開身。所以大多數時候,清明就成了我思念先人和自責的日子,有時只好給老家的姐妹們打個電話,簡單問一下清明的情況,讓自己負疚的心稍許平靜一點。其實我也很感激這場雨,它最終讓我回復到應有的心境,讓我從前一日遊玩的興奮中重新審視自己對先人們的懷念之情。我並不是說非得讓自己不快樂而故作悲情,我只是想說,即使快樂但決不能忘了自己的先人和先輩,如果沒有他們的付出和辛勞,哪有我們今天的快樂和幸福?

  古代描寫清明最有名的一首詩中說:“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如果現在的清明節,在我們這樣的一個時代,還仍然像這首詩中描寫的情景,恐怕也不太正常吧。其實這首詩的後半段倒是耐人尋味的:“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呵呵,看了這兩句大致可以明白了吧?清明時節還是可以飲酒快樂一下的,哪怕是剛剛祭奠了先人要回家的人。何以見得飲酒是快樂而不是借酒澆愁呢?詩中自有答案。如果是澆愁,你會選一個鮮花盛開的地方去喝酒嗎?但話說回來,古人做事還是很有分寸的,尤其是關乎對前人的情感,所以他們在從事祭掃活動時,該肅穆的時候肅穆,該快樂的時候還是要快樂,張馳有度吧。由此我也想到,讓現在的年輕人深刻領會清明的真正含意,可能太過牽強,讓他們完全放棄節日的快樂,而一味沉浸在緬懷先人的憂鬱中也是不現實的。

  行走在清明的細雨中,我一邊和孩子聊些有關清明的話題,一邊在偷偷觀察他聽我講話的表情。看得出,雨中清明的情景,給他帶來了另外一種感受和領悟。這場和風細雨,悄然潛入,潤物無聲,不僅讓天空變得明凈,除去了陽春三月過度的燥熱,給人溫潤和寧靜之感,也讓我們的內心變得更加厚重和充滿關愛,感受一些清明特有的情懷。

  今天,中午的陽光從頭頂雲層的空隙中露出,白光散落大地,枝頭嫩葉新芽,鳥兒鳴飛林間,和煦的春風輕拂蕩漾。雨早已遠去,萬物再次呈現出春天的盎然生機,人們快樂匆忙的腳步印落在大街小巷。此情此景,草長鶯飛、馥郁芳香,你能說這不是昨天那場春雨給我們帶來的另外一個清新世界和感受嗎?

  2012年4月5日寫於華科大賓館()

您正在瀏覽: 清明的雨
網友評論
清明的雨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