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優美散文 > 窮則思變——趕集賺點零花錢(回憶之九)

窮則思變——趕集賺點零花錢(回憶之九)

手機:M版  分類:優美散文  編輯:pp958

  窮則思變——趕集賺點零花錢(回憶之九)

  那個年代,集體管得很緊,一年四季把社員栓在地里,重複着“臉朝黃,土背朝天”,“土裡刨食”的日子。當時農村支撐個家庭,一年燈油火耗花費不少。特別是像我這樣的孤兒寡母支撐了十五年之多、家徒四壁的家庭。光靠在隊里掙點工分是難以翻身的。我想,母親這一輩子不容易,做兒子的如何讓她老人家過得好一點呢?

  車到山前找出路,窮則思變謀掙錢。

  1967年冬天,我開始想法掙錢。要掙錢就必須做買賣。當年,市場沒有開放,上集市賣農副產品得向隊長請假,大隊開自產證。自家從隊里分得的農副產品有限,除自用外,可變錢的東西微乎其微。沒辦法,只能倒買倒賣。這在當時叫投機倒把,是犯忌的。不過大家心知肚明,不言而喻。幹部們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不搞大批倒賣,都高抬貴手,開具趕集的自產證。

  打聽到我們村和鄰村一些人到井陘縣吳家窯賣煙葉、煙梗能賺錢,便決心一試。第一次,我背着自家分得煙葉和煙梗到那裡,很快就賣了,而且價錢比南佐集高。

  小試牛刀,堅定了走下去的決心。自家的買完了,就以自用名義(實際我不抽煙),從鄰村或南佐集上買煙秸,在碾子上壓碎加工成煙梗,再拿到吳家窯集賣,果然有利可賺。

  倒買倒賣就這樣開始了。

  那時吳家窯五天一集,為了多跑幾趟,巧妙利用集日時間差,我在兩集的中間,擠時間籌備好賣品。

  寒冬天短,步行幾十里路趕集,辛苦可想而知。

  一天的趕集,從頭一天晚飯後進入準備,先用開水攪拌煙梗,晾在房上。這樣加工的煙梗,既色澤金黃好看,又能增加重量。之後,到隊長家請假,去大隊會計處開自產證。集日那天,天不亮就起來,飯後,用布袋裝好煙梗綁住口,再用帶鉤的繩子將布袋攔腰系好,拿一根木棍插入繩子裡邊,口袋在後,木棍在前,形成夾角卡在肩上,既牢靠又省力。邀上本村一兩個人做伴。沿途經過北子溝、長河,翻過灰石階到梁家莊,登上金柱嶺再往西走幾里地才到吳家窯。全程翻山越嶺30多里地。

  出得家門,迎寒風向西北而行,身負重物,有時風頂的只打倒噎氣,有時甚至是背對前進方向倒走。雖是寒冷的冬天,但身背四五十斤貨物,不一會兒就滿身大汗。但為了趕路,常常是到梁家莊村北,上嶺坡時才稍歇一歇腳。

  到了山腳,把口袋放下,如釋重負,渾身有說不出的輕鬆。同伴兒常打趣說“哎呀,天太熱啦!”一般路上走四、五個小時,到達時間大體是上午十來點鐘,因集市小,開集晚,散集早,交易時間短,基本上到下午兩點多,集就開始散了。

  賣完貨物,我們到唯一家小飯館——供銷社飯館,掏一毛錢買一碗稀糊糊的粉條湯,就着吃了自帶的乾糧,緩解一下腹中饑寒。把空布袋披在肩后,繩子系在腰間,手持木棍,就開始返程,趕到家裡,也就夜幕降臨了。

  起早貪黑,往返幾十里,雖然很累,但是摸着兜里賺來的幾塊錢,心裡卻是甜滋滋的。有了第一年的經驗,第二年冬天接着干。這樣兩個冬天,跑騰了二十幾趟,賺了幾十塊錢。拮据的家庭初現曙光。

  這正是:天上不會掉餡餅,改變生活靠巧勤。

您正在瀏覽: 窮則思變——趕集賺點零花錢(回憶之九)
網友評論
窮則思變——趕集賺點零花錢(回憶之九)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