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讀《陽明學述要》有感

讀《陽明學述要》有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pp958

  讀《陽明學述要》有感

  徐瓊

  2016年1月4日。哇,這個日期很有感覺呀!記得去年的時候,有幾個月的時間都不願意承認,總想留在2014年,於是日期總是寫錯。今天寫這2016倒是挺順利,沒有什麼心靈上的掙扎。平靜接受也好,無奈認命也罷,想抓青春的尾巴,看來是力不從心了。嘿嘿,不過,搭個中年早班車還是可以的嘛。祝自己中年快樂。

  今日還沒有稿子,繼續讀《陽明學述要》。唉,看書太慢。想一想,看得還算仔細,也就容忍了這份拖沓吧。

  上次讀到變化氣質需要保有敬天理的心態,這裡有兩個概念,一個是敬,一個是天理。不識天理,如何談敬?所以接下的問題就是如何識天理。

  "問:‘不知如何持守。’曰:‘且未說到持守,持守甚事?須先在致知。’""致知",意為達到 完善的理解。一般有"格物致知"一詞,指探究事物的原理,達到對事物的認識。源自於《禮記·大學》的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由此看來,理學家主張明在敬前,先要明天理,然後才能敬天理。"敬只是持己之道,義便知有是非。順理而行,是為義也。若只守一個敬,不知集義,卻是都無事也。且如欲為孝,不能只守一個孝字,須是知所以為孝之道。"結合這個為孝之道的例子,我們便可清楚地知道理家的主張是知在行前,首先要知道,才能有所行動。用哲學中的二元論來講,這個是屬於唯心主義範疇的,主張心為物先。"須是識在所行之先,譬如行路,須是光照。未致知怎生行得?勉強行者安能持久?除非燭理明,自然樂循理。"程門口訣:"涵養須用敬,進學則在致知。"由此可見,知是變化氣質的最重要的工夫。伊川先生曾舉過一例,有一個人見過虎傷人,於是變虎色變,其他人雖然也知道虎的可怕,但不像這個人一般畏懼,是因為這個人才是對虎有"知"的人。還舉了一個例子,富貴的人和貧窮的人都知道烤肉好吃,但富貴的人一聞見,就露出想吃的樣子,而窮人卻不是。這是因為富貴的人吃過,知道烤肉的美味。這兩個例子都是因為知道才有深刻的體驗。伊川曾讓一個有見東西都像獅子的妄想症患者痊癒,他用的方法就是讓這個人看到前面有獅子幻覺的時候,用手去抓獅子,他抓不到,自然就知道自己是妄想了,也就好了。這有點像今天的心理治療中的精神分析,人因為不知道所以恐懼,因為知道而理解釋然。有一次聽公開課,申荷永老師特別推崇王陽明的學問,想來是從中體會到了知的意境吧。

  同樣的道理,明道也曾講過,只是他的方法更類似於系統脫敏。如果一個人害怕尖尖的東西,那就不要放過,而要放下。放過,就是避而不談,而問題還在。放下,就是直面所害怕的事物,搞清他個一二三。如何放下呢?就在家裡放置一些尖尖的東西,當這個人知道了,尖的東西不一定會刺人,心裡的疑慮自然就消除了。或者,一個害怕黑夜獨居的人如果牢坐燈下,告訴自己不害怕,只想莊敬持守,反而會更怕。不如提着燈,走到黑暗裡,看看是不是真的有鬼,他的心便坦然了。

  好了,到這裡,第一部分已經看完了。這一部分講了宋學里留下的幾個問題,主要是為了後面更深刻地理解陽明學的貢獻和意義。

您正在瀏覽: 讀《陽明學述要》有感
網友評論
讀《陽明學述要》有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