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優秀散文 > 壯哉陽明山(四)

壯哉陽明山(四)

手機:M版  分類:優秀散文  編輯:pp958

  壯哉陽明山

  四、百步階梯登高

  筆耕瀟湘

  回到葉子漯廣場,我們從車上拿了一些東西吃。補充能量和水分之後,繼續向涼亭背後的石階進發,開始登高攬勝。至於萬壽寺方向的景點,只能往後面推了,否則,一旦離開葉子漯,就再難體驗行走朝聖古道的樂趣。

  我們要攀登的山峰上秀下豐,處處樹木繁茂,枝葉遮蔽了視線,看不見頂峰,也摸不清山嶺的走勢。如果硬要形容山體的形態,那麼把遊客微縮成螞蟻,把大山比做盛裝的女人是再恰當不過的。螞蟻從山腳往上仰視,首先看到的是龐大的裙裾。順着裙裾的褶皺——大山塊面間的小徑——往上爬,一旦攀附到腰帶部分,以為登上山峰了,卻發現上面又有幾座鼓鼓漲漲的山巒。待你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征服第二梯隊,以為就要到達頂峰時,才發現更加險峻的一座高山聳立雲天......

  當然,這樣的觀感只有事後才能總結出來,當初根本無法預知的,因為只有感性認識才能促成理性認識的發展。我們循着陡峭的石階向山上攀登時,懷揣着探索未知的興奮,每一次邁步都那麼剛勁有力,而渾然不覺剛才已經在溪谷徒步十來公里。夾道生長的古樹不時呈現蒼勁的姿態,濃綠的柔媚中偏又充滿了力量,宛若選秀節目中一群飽滿健壯的美人,一抬腿一扭臀活力四射令人目不暇接。就這樣一邊欣賞着美景一邊拾級而上,循着斜長的山路漸入密林深處。驀然回首,出發時高大的涼亭匍伏在山腳,已經細小有如點綴。轉彎抹角,這小如點綴的涼亭也不見了,我們從此失去參照,一味地隨山徑蜿蜓,而不知道具體的方位和高度了。

  雖然淹蹇在同樣的綠色中,隨着海拔的提高,植物的分佈卻是不盡相同的。在一個時期,我們截然脫離了雜木亂拱的山裙地帶,行進在一片高大的杉樹林子里。這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人工種植的一片柏杉林,經過四十餘年的生長,樹桿差不多有水桶般粗壯。由於公平的生存空間的分配,林子里密密匝匝的樹棵皆一般粗細,修長挺拔,如千軍萬馬密排戟矛,煞是威武壯觀。小徑到了這裡,不見平坦,反而更顯陡峭,直接攀爬已不可能,只能以“之”字形盤曲而上。抬頭往上看,是一根比一根高的條子,非儘力仰視不足以觀其勢。曾經到過林區的老農向人描述五嶺山脈的陡勢“冒起腦殼跌帽子”,現在身臨其境,雖然沒戴帽子,卻覺此言不虛,且極其形象生動。

  我們就着“之”字形的曲徑穿行在這無聲的龐大隊伍的縫隙里,繞來繞去,爬了好高,依然置身杉林的蔭庇中。艱辛的攀登令人吁吁喘息,汗水也像烤酒一樣涔涔而下,但並不影響我們領略“杉林幽徑”靜美的心情。此時,茂密的杉樹林以其綠色的屏障把我們與山外世界遠遠隔離,恍惚間有一種返璞歸真的感覺。心靈彷彿過濾了一般,變得簡單,澄澈。紛雜的慾念連同它們的巢穴——都市——一同遠遁,被大山阻隔在遙遠的紅塵中。

  轉了幾十道彎,在一個了不起的高度,我們終於走出了杉樹林。彷彿在單調的景象中呆得久了,人就會憋得難受發膩,乍離杉林,大家都鬆了一口氣,心裡憧憬着前路不遠處秀峰在望,只要再加一把勁,就能領略千山萬壑的景象。我們默默前行,雜沓的腳步聲在寂靜的山路上顯得格外響亮。路旁又恢復了雜木叢生的狀態,而且在這樣的高度,依然像溪谷里那樣,隔不多遠就會冒出一棵老態龍鐘的大樹來,直令人驚嘆山地的膏腴潤澤,造化的鐘靈神秀。然而我們已經走得汗流浹背,腳步沉重起來。身體的睏乏足以抵消美感帶來的快樂,所幸道路少了曲折,而是以相對溫和的姿態向右斜伸。在這條路上走了許久,前面出現一線亮色,我以為就要到頂了,鼓勵東倒西歪的同伴繼續前進。在我準備登高一吼的時候,斜伸的山路再次拉直,並且以陡峭的階梯出現在眼前。那漫長的石級,彷彿登天的梯子,要把人帶到神秘的瓊樓玉宇。我吃驚山高路遠的同時產生了繼續征服的慾望,疲憊像披在身上的一件外套被我隨意抖落,腳下再次生風,率先攀登起來。然而滿臉疲倦的女伴反對我繼續進行的主張,腰肢一軟歪倒在石階上,哼哼唧唧,如怨似訴,卻連埋怨的力氣都沒有了。

  然而當初嚷嚷着鬧得最凶的要登山的偏偏是她,此時的脆弱使她成了大家嘲笑的對象。百步階梯由一百步石階組成,順山勢直上,長近百米,為古時香客朝聖之路的重要關隘。據說香客到了這裡,為表其虔誠,要一步一拜。我懷疑他們當中某些人是否也是因為疲軟而匍伏前行呢?如果是這樣,則愈見其虔誠,令人肅然起敬了;而我們可以不受禮信的約束,伸展腰身直接走上去,相對要輕鬆得多。有了這種解放思想的優勢,我們沒有理由不去攀爬。大家席地而坐,休息了一會兒,鼓起餘勇繼續攀登。階梯兩邊,雜樹蔭蔽,既幽且陡,登上階梯,則豁然開朗,如登上金鑾寶殿一般。回頭俯瞰,有君臨天下的氣概。大家陸續爬了上來,透支的體力擊垮了“我想再活五百年”的豪邁情懷,誰也沒有去秀一把指點江山的造型,連女孩子鍾愛的伸着兩根指頭裝酷的照片也懶得拍攝,各自歪倒在石階上,盡情享受山風輕拂的涼快。

  前瞻山路,地勢漸趨平緩,不再像前面的路途那般陡峭難行。看看休息夠了,我提議繼續趕路,卻遭到一致反對。路旁有一個導遊銘牌,從銘牌提示上得知, 我們從葉子漯廣場經杉林幽徑到百步階梯,已經走了整整三公里陡路,然而並沒有到達預想的頂峰。前路雖已平緩,依然執拗地向上延伸。在看不到的前方,尚有牛滾潭、大風坳,以及兇猛的原始次森林在等着我們。這些風景是怎麼上來就怎麼下去的深壑幽谷的映照,況且穿過古老的林子,又要攀爬陡峭的山徑,最後才能到達海市蜃樓一般的萬壽禪寺。我不得不承認,以我們現在的體力和精神狀況,幾乎不可能再走下去。看看不遠處黛青的山峰,仍然是林莽叢生,連上去的路也沒有,更何況樹高枝密,根本無法瞭望,登臨絕頂的願望只好作罷。於是我以沉默代表了妥協,不無遺憾地決定從這裡打轉。

  至此我才明白,如果能夠走完全程到達萬壽寺,對香客來說,無異於完成一次心靈的洗禮,點燃一個新生的希望。若干世紀漫長的歲月里,懷揣虔敬之心的香客走上這條通往萬壽寺的捷徑。他們或者被厄運擊倒,想從此脫離苦海,或者久居平庸,想從此飛黃騰達,心裡堅信萬能的菩薩若農夫撒谷飼雞一般能將幸福賜予信徒。因此,再高的大山也阻擋不了他們的攀登,再崎嶇的道路也阻撓不了他們的腳步。正是那種源自內心的信仰的力量,足以克服一切困難促使他們向著既定的目標進發。

  現在,只因交通條件的改善,人們寧願繞着馬路多走幾十里路,也不願意吃苦頭徒步爬山了。我們踩着古人的腳印走在同一條山路上,卻沒有如古人一般懷揣虔敬的佛心,純粹為了登山而登山罷了。對遊客來說,因為失去了精神目標,一旦旅行的艱辛蓋過審美的愉悅,再走下去就成了無謂之舉;同樣的艱辛令我遙想起紅軍長征的偉大壯舉,心裡忽然愧疚得發慌。眼下大家自私自利,信仰囿於自家的一畝三分地里,再也不提崇高的主義了,以致人性的醜惡在私慾的洪流中肆意泛濫。丟掉了毛澤東思想,還有什麼力量能促使大家以整齊的步伐邁向幸福的彼岸呢?

  此文前三章:http:///subject//

您正在瀏覽: 壯哉陽明山(四)
網友評論
壯哉陽明山(四)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