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護士《誰動了我的奶酪》讀後感

護士《誰動了我的奶酪》讀後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小景

護士《誰動了我的奶酪》讀後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我的中國夢

  護士《誰動了我的奶酪》讀後感

  覃於晏

  《誰動了我的奶酪》是個簡單的寓言故事,翻閱后不禁愛不釋手,它的內容充滿了人生中關於變化寓意深長的真理,一個可愛的故事便輕鬆愉快地澄明了混沌的生活。

  書中主要講述的是兩隻老鼠與兩個小矮人尋找奶酪的故事。故事主要圍繞奶酪的得到,失去,尋找展開。在發現奶酪不見之後,嗅嗅和匆匆迅速去尋找他們的第二處奶酪,並很快就找到了更新鮮更豐富的奶酪;唧唧則在自怨自艾了幾天後開始出發去尋找奶酪,並最終找到了更多更好的奶酪;而哼哼卻始終也不願意離開他曾今認為是天堂的奶酪C站;"奶酪"是個比喻,代表我們生命中的任何最想得到的東西,它可能是一份工作,也可能是金錢、愛情、幸福、健康或心靈的安寧等等。每每細細品味,心靈的火花便生機盎然。

  生活和學習中有太多的變化,我們生活在這個世上就必須要面對無時不刻不在發生着的變化,一個人只有懂得改變自己,學會適應時代的發展,才能充分發掘出自己的潛力,獲得最充實有意義的人生。所以,當變化來臨時,我們必須學習嗅嗅、匆匆隨變化而動,立刻行動,快速找到更"新鮮更豐富的奶酪".如果否認變化,害怕變化,固守在已經消失的美好幻覺中追憶和抱怨,無法接受已經改變的殘酷現實,我們將會步哼哼的後塵,在對蒼天的追問中鬱鬱寡歡而度日,一事無成。

  偉大的哲學家赫拉克利特說過"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他用非常簡潔的語言概括了他關於運動變化的思想:"一切皆流,無物常在。"變化時永恆,只有在適應變化,成就自己才是真英雄。英國政界最有權威的女性康多莉扎·賴斯,從小學習鋼琴,非常刻苦,夢想當一個鋼琴家,但苦練的結果讓她認識到自己不可能成為一個著名的鋼琴家,所以,她改變自己,轉攻政治領域,最終打出了一片自己的天地。同樣地,美國的著名影星喬安娜,也是在認識到了自己在文學創作方面不可能有所建樹,才改投表演行業,最終走出了自己的成功之路,使自己表演的潛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發揮;我國青年作家史鐵生,青年殘疾,被厄運打得措手不及,但他在母親的息心照顧和鼓勵下,改變自己,適應身殘的事實,改投文學之路,用自己的生命去寫作,把血和淚都傾注在文章里,最終成為一代名作家,並留下了《我與地壇》等不朽篇章。生活中許許多多鮮活的例子同樣告訴我們,面對變化,我們要像嗅嗅、匆匆迅速應對變化,發現適合自己的道路,擺脫安逸,超越恐懼,恃機而動,尋找新的"奶酪".

  在我們的護理工作及學習中,我覺得"奶酪"更像我們要進步的目標。我們要不斷學習新的知識,鞏固舊的知識,還要善於用多方面的知識充實自己,才能找到值得細細品味的新"奶酪".南宋大學問家朱熹,1300多年前曾藉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現象,比喻要做人做學問要不斷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躍與進步。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對個人來說,運動變化才是生命所在;對於商業貿易來說,資金的變動流轉才是盈利的關鍵所在;對於一個國家來說,適時調整政策適應國發展才能使政權充滿活力。所以,在事情沒有變化之前,我們就應該做好應對變化的策略,像老鼠嗅嗅和匆匆,不時聞聞自己的"奶酪",看看有沒有變質,仔細留心觀察身邊周圍所發生的變化,並為此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和物質上的準備。

  "奶酪"是人生存的資本,如果一個人沒有了"奶酪"將無法生存。如果自己捨不得放棄舊的"奶酪",也不去追求新的"奶酪",生活就會失去意義,人生也會失去奮鬥的目標。改變,需要我們擁有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取捨勇氣;改變,需要我們擁有永不止步的精神;改變,需要我們時刻保持憂患意識;改變,更需要我們擁有一顆簡單的心,簡單的看待問題。回首書中第一章"我們多面的人性—簡單的一面和複雜的一面",小老鼠嗅嗅和匆匆作為簡單的人性的一面,對變化的反應是最迅速的。可見,面對問題時,有時需要我們簡單地看待,以及靈敏快速地行動,不必把事情過分複雜化,或一味地讓恐懼的念頭使自己感到心慌意亂,這樣,面對變化才會輕鬆自在,得心應手。有句歌詞唱得真好:簡簡單單才是真。

  讀書猶如攬勝,山川之俊美,江河之綺麗,林木之神秀,盡收眼底。如果走不遠,請讓書陪着上路。(僅就此書中的觀點,總結並寫出了我自己的看法。就此推薦給同事,希望在今後人生的變化中,我們可以心無恐懼,簡簡單單,從容面對,實現人生的自我價值。)

  專家點評:文章的好不在於華麗的字眼,而在於真實感受,作者能將文章與實際工作有感有發就是亮點。

您正在瀏覽: 護士《誰動了我的奶酪》讀後感
網友評論
護士《誰動了我的奶酪》讀後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