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讀《送你一顆子彈》有感

讀《送你一顆子彈》有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pp958

  讀《送你一顆子彈》有感

  曾曉嘉

  她為什麼要渴望一個不愛她的人愛上她,而不是渴望自己不再愛上一個不愛她的人?

  因為這才擁有愛的意義啊。

  劉瑜的文章不同於一般的雞湯文,她的話總能擊中我的心坎。放下《送你一顆子彈》,抬起早已苦澀的眼睛,周圍一切突然變得模糊,只見稀稀疏疏幾個人埋頭奮筆疾書,發出窸窸窣窣的聲音。

  季節的轉換也給世人帶來了變化。尤其是從冬至春這段時間的推移,因大自然於大地積蘊萬物之精氣,也影響到人們的身體和心靈。春節假期過後,校園一片生機勃勃,每個青年男女都躍躍欲試打造全新的自己。

  “人的一生無論看上去多麼波瀾壯闊,在到達回首往事時,卻顯得格外平庸,仔細想想當年無比自豪的自我突破其實就是那麼一回事,當時還自己把自己感動得一塌糊塗。當然,哪種活法都會有遺憾,不過,至少不應該在臨死的時候,才想到“糟糕”、“應該早點做”等等悔不當初的話。”我也堅信及時行樂的觀點,這個老子的中庸有相同之理,人生苦短,在不傷天害理不違法的前提及時行樂。

  這本書能帶動讀者一起響應蘇格拉底先生的號召,去實踐這樣的人生態度:不被審視的人生不值得度過。這句話的山寨版說法是:沒有無聊的人生,只有無聊的人生態度。

  存在感總是與痛感聯繫在一起,而安全又總是緊挨着麻木。痛就是愛的那麼一個小容器。所以幸福是相對的,正像美也是相對,沒有丑哪來的美?我其實並不孤僻,簡直可以說開朗活潑。但大多時候我很懶,懶得經營一個關係。總覺得不如一個人靜靜看一本書,我在暗,作者在明,我處在一個完全安全的位置與作者交流,而與現實的人總要顧及各種所謂的人際關係。更糟的是孤獨具有一種累加效應。同樣重的東西,你第一分鐘舉着它和第五個小時舉着它,感受當然不同。

  羅素說他生活的三大動力是對知識的追求、對愛的渴望、對苦難的憐憫。以我現在的生活經歷經驗並不能完全認同羅素的總結。只知道人總得熱愛一點什麼吧,據說,人活着,是要有精神支柱的。

  劉瑜寫道,馬克思說了,生產分為“簡單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那麼生活,是不是也可以分為“簡單再生活”和“擴大再生活”呢?吃飯睡覺買日用品,那都是為了維持生命的“簡單再生活”,我嚮往的是“擴大再生活”。看一本好書,發掘一個好cd,看一個好電影,寫一篇飽滿的文章,進行一場會心的對話,跟好朋友們吃一場歡聲笑語的飯,這才是“擴大再生活”。放棄並不難,關鍵是for what。慚愧的是,大學生正是進行擴大再生活的最優勢年齡,但是反觀自己,大部分時間是在簡單再生活吧。

  多年以後,離開學校之後,想到嶺師時,我會想到什麼呢?大概是抬起苦澀的眼睛環顧圖書館引來一陣眩暈的感覺吧。

您正在瀏覽: 讀《送你一顆子彈》有感
網友評論
讀《送你一顆子彈》有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