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讀三重門有感

讀三重門有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得得9

  讀三重門有感(一)

  初次開始閱讀這本書,並非出自我本意,甚至準確點來說有點被逼迫的傾向。原因不用說,當然是來源於我們可愛的中文老師細心地想讓我們在學習英語的同時,不忘母語。關於這一點,對於已經開始感到詞窮的我來說,甚是理虧,於是只能點頭哈腰的握手同意。說來也奇怪,原本只是想要大概看一下簡介然後就草草了事的想法立即在看到第三章左右的地方消失的雲飛霧散,一點影子都沒有了。《三重門》完全不符合當今正在流行的校園青春風和古代穿越風;也跟幽默搭不上太多關係。卻不知有什麼魔力能讓一直不願意看批判風格的我,幾乎痴迷的用了一個晚上的時間直到看完。當時針緩緩的指到十二點時,我輕輕地合上了電腦,靠在椅背上努力想讓自己放鬆放鬆。但不知怎麼的,腦子裡面亂如團麻。不得不說我對於《三重門》最後的結局感到困惑和不解。而且這個疑問隨着時間的推移,就如同滾雪球般越滾越大。

  在故事中,韓寒把中國現代教育體系中的很多弊端和缺點都凸顯在了男主人公和他周圍的朋友身上。學生們錯誤的把讀書理解為為了以後好掙更多的錢,而並非為了充實他們的內在和培養他們所散發出的氣質。可見這些孩子的家長也並非了灌輸什麼正確的信息以及做出良好的榜樣。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就是當林雨翔其中的一個朋友自豪地對他說讀書有屁用,讀書不就是為了有錢嗎?都有了那還讀屁書?林雨翔不語,但是我們可以大致揣摸出他當時的心情不是在心理默默地認同就是辱罵他太過驕傲,只知道仗着自己父母有錢就到處鬼混。“反正我爸有錢…”“反正我認識誰誰誰…”“我就不…你也不能拿我怎麼樣…有本事去找我爸媽…”自打出生到現在,我都數不清到底聽過多少個人用一種傲慢,居高臨下的語氣對一些家庭條件比自己差的同學或是學校任課老師這樣說了。但是平心而論,這些錢真的都是屬於你的嗎?很顯然的,錢不會自己從天上掉下來。若不是自己父母在外面勞心勞力,到處奔波,如今的孩子們怎麼會這麼幸福?

  不光是現在的學生對於學習開始產生抵觸情緒或是受到了中考,高考制度的局限而出現偏科問題。就連老師和學校也是對於很多容易給別人帶壞榜樣的“差生”和“有靠山的學生”整天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他說對就對,就是錯了也勉強算對。憑着這樣的現象逐漸增多,那些天天被欺負又有苦說不出的學生只能默默忍受着一切,把痛苦扛在肩上,含在嘴裡。林雨翔就很明顯的成為了眾多“犧牲品”中的一個代表。別人潑了水他沒阻止也要被訓;明明是對方先跟他過不去卻反而因為一點小小的抵抗落了一個準備接受處分的下場。中國古代着名的文學作品之一三字經裡面寫道:子不教,父之過。正所謂孩子如果有問題,那肯定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出自於他的父母。林雨翔的父母從小對自家兒子抱有很大希望,天天逼迫他背古文,背經綸;卻很少真正的給予他過專屬於家人的溫暖和愛。林父不懂裝懂,只收藏而不看書。雖然韓寒基本沒有怎麼描寫到林雨翔到底受了多少他父親的影響,但是我堅信這種行為只會讓孩子走進誤區,甚至步入迷途。作為父母和老師,最應該做的事是讓孩子在一個快樂單純的環境下健康的成長;而不是跟株歪脖樹一樣,都站在懸崖邊上了也不知道搶救。有時候多聽聽孩子的想法不一定是件壞事;既能幫助他解決煩惱,又能在同時間減少代溝,增加感情。一舉多得的美事,何樂而不為呢?

  關於結局的部分,在經過多次反覆地思考和仔仔細細地把整本書又嚼了一遍后,我終於發現為什麼韓寒只留給人們一句“一張落寞的臉消失在夕陽里”,而不是把結局寫的皆大歡喜,光明的這一邊終於戰勝了邪惡勢力了。這本書是一本能夠被稱為文學現象的書;同時它也的的確確的反應了中國中學生最真實的一面。如果韓寒真的把結尾寫的太過美好反而會讓人覺得有些虛假,畢竟在全中國現在還依舊肯說實話,又有膽量把它寫說來的人不多了。《三重門》不尊為經典之作,卻也是一本少見難得的好書。希望這本書在開導了我的過程中,同樣點化了下一個即將要看或是已經在看得你。

  讀三重門有感(二)

  看《三重門》彷彿在回憶過去,而讀主人公林雨翔的故事就有對看鏡子照的感覺。

  正如後記中寫的:這就是生活。的確,本書寫的都是大實話,出自肺腑之言,都是直白,尖刻的。人物表露出的是少年的狂傲,青春的不羈。也許這是一個典型得到心理年齡,十來歲的少年處在一個不安分的年齡,愛表現,愛出風頭,有一定的才華與能力,希望得到老師與同學的讚美,以此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所以林雨翔想樹立的是一個獨立完全的自己。對於賞識自己而自己不喜歡的老師,為了達到某些目的,仍會好好地利用這個機會。在今人看來這不能算作無情,且美其名曰“現實”。

  與我們這些同齡人相處,父母們扮演的上一支配者與被支配的角色。我們的飲食起居都是父母包辦。為了我們,父母寧可自己少用一點也不會讓我們比別人差。這在無形中給我們造成了壓力,使得我們被“逼”着學習,其實關心、理解並不是父母單方面的“必要條件”,而是親子間互相的“重要條件”。看看兩鬢斑白的父母,受着充滿期盼的眼光,一種肩負重任的感覺自心頭由然而升,於是硬着頭皮勉強往書堆里鑽。最終,在無奈之餘偶然的發泄竟被說成任性;一階段的失敗被認為是不求上進,貪玩,父母對女兒的言行表現有最後的裁判權。反之,一個家庭的喜樂也受我們的支配,女兒考上重點大學,全家津津樂道喜上眉梢。更有勝者,一家三口今天“新馬泰”明日“港澳台”。如果孩子高考落榜,那麼家中立刻變得死氣沉沉,靜若無人,有時還有吵架聲傳出;學習考試期間家長陪讀陪夜是普通現象。可謂“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用心我們永遠也不會理解,更不會接受。

  孩子的無奈,父母的期待,老師的苦衷。你可以對當今的教育制度抱怨,但不應指責。或許現在的你正如那個林雨翔。《三重門》沒有結束,林雨翔只是在十字路口發獃,不知道結尾應是什麼。到此,小說告一段落,而大家仍在自己的道路上繼續走着。作者也希望各位能繼續。無論發生什麼事告訴自己:我是天上的星宿,總是發光的。

  讀三重門有感(三)

  學生時代是一段青澀的,懵懂的時光,許多人在經歷之後都會忍不住去回憶。或許在那段歲月里,我們揮灑了太多辛酸的淚水,留下了許多可笑的瞬間,因此,它也才那麼地讓人懷念。

  《三重門》里寫得是一個學生——林雨翔,由初中升入高中,這段時光里的故事。我想,這也與我們比較相像。我們都是才升入高中一學期而已,可謂是剛剛跨過了“中考”這一道門檻,這也讓我們暫時放下了心中的那一塊石頭。但接下來也將會有一塊更大的,更頑固的石頭壓在我們身上,那就是“高考”。

  我很同意作者韓寒在後記里對中國教育改革的看法。如果你生在了中國那麼對不起,你就必須打起十二分精神去面對中國當下的“應試”教育,去面對所謂的“全方面”發展。中國的教育是力求培養“全才”,可是時代需要的只是“人才”。培養“全才”最終只會讓更多在某方面有能力的人被埋沒,培養出來的那就是“庸才”。作者舉了一個真實的故事,有一個人兩次高考的數學物理全滿分,可語文英語卻不及格,最後走上了打工的道路。這就是中國教育下所隱藏得黑暗的一面。

  在正文中,作者運用了許多詼諧的語言。但也是在這種“開玩笑”得氛圍中,作者將當今社會上的一些普遍現象公之於眾。這種精湛的手法不由得讓人欽佩。

  本書中也寫了主人公林雨翔在學生時代里的戀愛故事。雖然沒有偶像劇那麼精彩,但卻也寫得尤為生動,將那個青澀時期里,“戀人”之間偷偷地進行“地下戀情”的事展現出來,讓我們以為就像是發生在身邊一樣,也會讓那些年長的人回憶起那些模糊的歲月。

  總而言之,《三重門》是值得我們讀的一本書,一本好書!

您正在瀏覽: 讀三重門有感
網友評論
讀三重門有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