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義精神耀千秋讀後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得得9
首義精神耀千秋讀後感
能爭漢上為先着,此得神州第一功”,1911年的10月10日這一天,古城武昌城頭的槍聲震撼了全中國,震驚了全世界。孫中山領導下的湖北革命黨人成功發動武昌起義,打響了推翻帝制的第一槍。武昌揭竿而起,各省雲集響應,辛亥革命勢如潮水,它一舉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為中國的進步打開了閘門,使反動統治秩序再也無法穩定下來”,從而引發一場席捲中國大地的偉大變革。
歲月更迭,斗轉星移。當我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意氣風發地跨入新世紀的時候,回顧中國人在上個世紀走過的艱難而曲折的道路,怎能不對前人在那黑暗年代創立的不朽業績肅然起敬?如今,紅樓靜靜地矗立在長江邊的蛇山腳下,彭瀏陽路上來往行人如織,還有首義園、起義門、烈士祠、楚望台,他們承載了一段改寫中華民族命運的輝煌歷史,向人們無聲訴說著那段驚心動魄的歷史往事。
歷史總能給我們以啟迪,從硝煙散去的那一刻起,人們就一直在探究這段歷史以期從中吸取有益的借鑒。首義的槍炮聲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光榮與驕傲,更是一筆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首義精神。
今天我們師生一起來重溫這段歷史,審視這個重大的歷史事件留給我們的種種意義,對於同學們今後的學習乃至成長,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首義精神集中地體現為中華民族固有的世代傳承的愛國主義精神。中華民族向來就有愛國主義的傳統,中國向來就不缺少為民請命、捨身成仁的豪傑志士。在近代深重的民族危機面前,革命群體和個人英雄輩出,星光燦爛,革命黨人抱着熾熱的愛國主義情懷,登上了歷史舞台。他們不計較個人得失,舍小家顧大家,投身到革命洪流中去。今天,我們要完成祖的統一大業,也要高舉這面大旗,把中華兒女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來。我們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更是需要以愛國主義為力量源泉。同學們不僅要回憶歷史,緬懷先烈,更重要的是明白炎黃子孫肩上的責任,將振興中華的精神傳承下去,把它轉化成不斷完善和發展自我,不斷振興和強大祖國的精神動力,同心協力建設美好的未來。
相關範文
- ·辛亥首義之區的暢想
- ·秋讀後感
- ·家春秋讀後感
- ·奕秋讀後感
- ·軍民共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典型材料
-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十一五”(20
- ·“理性化”之分析——《新教倫理與資本
- ·一二·九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演講稿
- ·愛國主義精神演講稿
- ·紀念建黨94周年,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演
- ·發揚愛國主義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
- ·今兒中秋讀男人
- ·讀《中國精神》有感---大愛千秋
- ·三國演義精彩片段
- ·三國演義精彩片段摘抄
- ·三國演義精彩語句
- ·千秋諸葛我評說——《出師表》讀後感
- ·花塵千秋
- ·情緣自有無奈處,空留明月照千秋
- ·淡看千秋霸業,閑鑄王者風範
- ·【千秋歲】美麗的相遇
- ·千秋知命,可曾屈?
- ·千秋歲
- ·千秋的鄧小平
- ·千古詩書,千秋夢
- ·黃昏也千秋
- ·縱一刻也千秋
- ·鴻運千秋高
- ·覺夢千秋
- ·千秋歲-水風無意
- ·花殘千朵,淚灑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