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是哲學讀後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得得9
生活就是哲學讀後感(一)
《生活就是哲學》這篇文章出自《讀者》2015年第18期,由作者傅佩榮撰寫。文章以他人摔倒你是否會主動扶起為案例,闡述和分析人們的糾結心理,並表述了思想與行動的緊密聯繫。
文中的事例讓我回憶起了上周末在廣州的一段場景,當時我正從北京路步行街穿過天河城百貨去往酒店,廣場一側一小男孩正在追逐一小狗,幾乎圍着我轉了個圈,忽然間他在我面前摔倒,頓時嚎啕大哭。我情不自禁地伸手去扶他,握着他的手臂時,他發現不認識我,手臂有個回收的動作,更是哭地厲害了。旁邊小男孩的父母歡笑着走過來,勸解他不哭。確認小男孩平安無事後我就離開了。離開的路上我一直在回顧那個扶的動作,因為經常看時事新聞,想想那些鋪天蓋地的訛詐新聞,頓時令人毛骨悚然。但是畢竟沒發生什麼不好的事,然後是感到慶幸,然後一笑置之。
生活就是哲學,生活中的人們總是在思考權衡每一件值得關注的事物。客觀存在是一切事物的根本屬性,人區別於動物的是主觀能動性和勞動。人生價值的界定決定我們對事物的選擇,我們權衡利弊,計算可行性,預測成功率。哲學"化隱為顯"作用顯得甚為關鍵。
生活就是哲學,我們無時無刻在認識自我。人生是個矛盾的載體,對於同一事物的判斷不是由天氣決定的,也不是由心情決定的,而是由習慣、教化指引着的。文中提到"你有時樂於組人,有時又拒絕助人,難道是你心中同時存在兩套相反的觀念?如果是的話,你又如何認定自己是一個’人’呢?",人們善變,這不能完全說是由環境所影響的,而是你並未決定要做一個怎樣的人,你並未真正認識自己,所以困惑、彷徨、掙扎、挫折。
生活就是哲學,而哲學讓我們生活更富有意義。我熱愛哲學,它讓我認識自己、認識自己以外的所有事物。馬克思的主次矛盾、內外因、質/量變等理論也促使人們更加清晰地面對社會問題,以適應和處理好身邊的各種客觀情況。
萬物都不能獨立存在,相互間都是被關聯着的,生活是由人們的社會交往編織而成的一個共同體,在交織的過程中,哲學是其變得有趣、生動。生活流淌着哲學的血液,哲學的血液燃燒了生活的激情。
———— 技術信息中心 荔枝核
生活就是哲學讀後感(二)
昨日看傅佩榮的博文《生活就是哲學》,其中指出:思想還能引領我們樹立風範,見賢思齊,使我們在面臨重大抉擇時,會去想一想:若換了是孔子,是耶穌,是蘇格拉底,是佛陀,或是其它聖賢,處在我的情況時,又將如何決定行止?
以聖賢的追求的標準規範自己的言行舉止,這是一種理想,也是一種選擇,但是不是符合當前實際或者是明智的,還真不好說。
但當今世界有沒有一套行事原則?有,有懸於明堂之上的,供人景仰,但與普羅眾生好像總有距離,對不上點,可作為"知",但無益於"行".在金錢為王的叢林中,一切都以"老虎"、"獅子"說了算,按照聖人行為待人處事,只能是一種堅持,大家心嚮往之已經是一種境界,親身踐行,是需要勇氣的,要麼容易被人看做清高,甚至是怪物,就像當年孔子周遊的時候,能接受孔子教化的民眾有幾何?可見,聖賢之路,難矣!
總結一下,以聖人之道處事,可以做一種參考,不得已時聊以精神自慰,但真的去做時,需要認真思量一下,以聖人之道對己,提升自我修養境界,未嘗不可,但對他人是行不通的。當然,聖人也知道,所有的哲人都是選擇從我做起,度己以度人。
遇到疑惑時,想想聖人怎麼做是一種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是不是按聖人之道去做,還是三思,不要教條的好。
相關範文
- ·生活就是一首詩
- ·生活就是生出來,活下去……
- ·生活就是你的舞台
- ·生活就是個磨
- ·扒拉生活就是扒拉出幸福歡樂
- ·京瓷哲學讀後感
- ·我的人生哲學讀後感
- ·經營為什麼需要哲學讀後感
- ·兒童精神哲學讀後感
- ·石中英教育哲學讀後感
- ·萬達哲學讀後感
- ·《學哲學 用哲學》讀後感
- ·《學哲學 用哲學》讀後感
- ·生活就應該像你這樣
- ·華應龍我就是數學讀後感
- ·我就是數學讀後感
- ·《學哲學用哲學》一書心得體會
- ·十大經典哲學故事的管理哲學
- ·哲學的魅力──《詩人哲學家》前言
- ·靈活就業協議書
- ·大哲學家的生活與思想讀後感
- ·處世哲學:做到三不三有也許就是幸福
- ·怪誕心理學讀後感
- ·我們愛科學讀後感
- ·兒童文學讀後感
- ·大學讀後感
- ·拖延心理學讀後感
- ·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讀後感
- ·小學讀後感怎麼寫
- ·我的大學讀後感300字
- ·教育心理學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