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化雨》觀后感--追求教育的原生態
手機:M版 分類:觀后感 編輯:pp958
《春風化雨》觀后感--追求教育的原生態
陳建紅
《春風化雨》,講述的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美國一所寄宿制高中里發生的故事。1959年秋,開學了,一群身份背景各異的學生們在父母的期望中來到這所寄宿制學校——美國弗蒙特州韋爾頓學院,開始了新生活。在第一堂英語課上,教師基廷獨特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們耳目一新。基丁大膽挑戰狹隘的教學方法,啟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對生活的熱愛,受到學生們的擁戴。從學校的一本舊年鑒上,學生們發現了基丁在學生時代主持過的一個詩歌團體——死亡詩社,決心重建,恢復它的活動,經常在山洞裡舉行詩歌朗誦活動。學生尼爾不顧父親反對,偷偷參加學校戲劇演出,演出雖然十分成功,但父親強迫他轉學,尼爾憤而自殺。為掩蓋醜聞,校方把基廷當成替罪羊,基廷被迫辭職。在他離去之前,學生們用特殊的方式向基廷表示對他的熱愛和“死亡詩社”的團結。
看了這部影片,幾個畫面深深地震撼了我。
畫面一:基廷老師帶學生們在校史陳列室聆聽前人的聲音,使學生們那麼神秘、那麼專註地感悟——珍惜時間、抓住現在!我們現在一再強調學習過程就是師生的生命歷程,基廷老師早半個多世紀就已經認識到了而且已經這樣教育他的學生。“珍惜時間、抓住現在”在影片進程中多次被基廷老師的學生提起,並且用以指導他們的行動。
畫面二:基丁老師帶着學生在院子里“散步”。表演的幾名學生剛開始的步子個性淋漓,可是走着走着,他們的步伐逐漸統一了,有規律了,旁觀的學生甚至可以為他們鼓掌打起節奏。基廷老師正是用這別出心裁的“散步”活動,讓他的學生生動、深刻地體驗了盲從、隨大流好象是人的“天性”,它對人們個性的施展起着多麼消極的影響!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學會自我思考”,它真實地反映了基廷老師的教學理念,也給我們的教育帶來了很深的思考。
在我們的大多數家庭中,家長用自己的意願替代了孩子的潛質與愛好,用社會功利的價值取向規定了孩子們的自我,還記得上次張家港日報上刊登的一篇報道,家長盲目的幫孩子到少年宮報興趣組而排起了長長的隊伍,很多項目都是家長臨時跟風報的,因為他們總在擔心自己的孩子在這方面比不上人家,真想讓自己的孩子一股腦兒地將所有的知識與技能都能掌握在手。到了高年級,家長又在為孩子的成績操心,奧數,英語,寫作,還有其他各門功課都壓的孩子喘不過氣來,為的就是孩子能考上一所重點的學校。很多人都在感慨:現在的孩子累啊!他們已經完全失去了本應屬於他們的快樂。
教育的對象是學生,是人,所以要談教育的“原生態”,就是要真正確立以人為本的思想,不能光把學生看成是教育的對象,認知的群體,更重要的是要把學生看成獨立的生命個體。教育就應該回歸到本應屬於生命主體的活動中去,回歸到學生的具體年齡、成長階段和時代背景中去施以自然有效的引導,這樣才能培育人格健康、素質健全的人。
讓我們的教育走近原生態,讓我們看到更多的洋溢在孩子臉上那種發自內心深處的燦爛的微笑吧!
相關範文
- ·《春風化雨》觀后感
- ·春風化雨觀后感
- ·詩朗誦:春風化雨灑真情(交通)
- ·春風化雨 蠟炬成灰━━教師
- ·春風化雨筆輸入法蠟炬成灰
- ·春風化雨,蠟炬成灰—教師節演講稿
- ·春風化雨,為了誰,誰的罪
- ·某日我若成風化雨
- ·原生態發言稿
- ·戴榮里原生態文學院微信群交流發言稿
- ·額爾古納原生態
- ·學習教育法心得體會-義務教育的危機和
- ·《回到教育的原點》讀後感
- ·回到教育的原點讀後感
- ·《春季安全教育第一課》觀后感
- ·求職簡歷(求教師、計算機、影視、廣告
- ·在青少年“建設生態**建設綠色礦山”
- ·《春嬌與志明》觀后感
- ·中學教師中國夢演講詞:《春風歌唱花開
- ·化雨
- ·相思化雨
- ·教育的意義觀后感
- ·新《義務教育法》學習體會-教育的新曙
- ·風化了的愛情
- ·時間不會把記憶風化
- ·風化的殘片
- ·時間和距離不會風化我對你的一如當初
- ·半月薄涼,風化廖殤
- ·時間不會使記憶風化
- ·歲月——雕刻了心中的痕迹,卻也風化了
- ·記憶的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