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后感 > 信仰觀后感

信仰觀后感

手機:M版  分類:觀后感  編輯:得得9

信仰觀后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篇一:信仰觀后感

  歷史文獻紀錄片《信仰》以黨的90多年光輝歷程為背景,通過講述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優秀共產黨員堅持理想信念、發揮先鋒模範作用、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的感人故事,深刻闡述了共產黨人的核心價值觀,是對廣大黨員、幹部和入黨積極分子進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點教育片。中國共產黨人實踐信仰的奮鬥腳步,經歷了革命、建設和改革三個大的歷史時期。

  中國革命歷史上,一批先行者很多都是出身於富有的家庭,知識分子,他們捨棄了“小我”,為了實現一個“大我”,去尋找信仰,去踐行信仰,他們為了整個民族和國家的發展和振興而選擇了共產主義。沒有實踐的信仰是空想,在革命年代,中國共產黨人的所有奮鬥,都為了一個目標,那就是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在中國近代史上,懷抱各種主義和信仰的政黨,似乎都相信自己擁有未來,但恰恰是中國共產黨掌握了未來。因為,在信仰的碰撞和交鋒中,共產黨人信仰的不僅是真理,還在於他們能夠前仆後繼、捨生忘死地去實踐自己的信仰。因此,全心全意為人民利益奮鬥的共產黨,得到了人民群眾全心全意的支持。

  解放后,圍繞社會主義建設這一中心任務,中國共產黨人開始在自己的信仰之旗上,抒寫新的傳奇。從此,信仰中融入了自強不屈的精神,信仰凝聚出了創業精神,信仰鑄就了公僕本色,信仰中承載着愛國之情。

  新時期,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實踐共同富裕的理想成為共產黨人信仰的本質。在這一信仰的支撐下,湧現出了一大批一心為公一心為民的好黨員好乾部。他們一輩子堅守着“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堅定信仰,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權力觀和事業觀,他們在崗位上的自覺奉獻,辛勤付出,經受住了長期、複雜、嚴峻的考驗,始終保持着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他們在人民心中建立起來的一座座豐碑詮釋着他們的堅定信仰,那就是,一心為公,立黨才能立得牢;一心為民,執政才能執得好。

  無論歷史如何變遷,對信仰的豐富和完善,對信仰的忠誠和實踐,保持先進、純潔和優秀,始終是中國共產黨人如磐的根,不變的魂。

  篇二:信仰觀后感

  *月*日,市組織部組織選派幹部和大學生村官集體觀看紀錄片《信仰》。作為一名剛剛加入大學生村官隊伍的高效畢業生,觀看這樣一部以黨的90多年曆程為背景,以理想信念教育為主題,通過講述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優秀共產黨員堅持理想信念,發揮先鋒模範作用、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的紀錄片,我的內心受到極大的震撼。

  《信仰》是由《只要主義真》、《壯志換新天》、《時代先鋒行》三集組成的歷史文獻記錄片,片中記載了中國各個時期的優秀共產黨員們以熱血和汗水譜寫出的一幕幕中華民族崛起的歷史畫卷。

  從陳望道藉著一盞昏暗的油燈翻譯《共產黨宣言》到彭湃當著一萬多農民的面將一箱子田契鋪約一張張燒毀,信仰的選擇迎來的是人民的希望和民族的光明。而在堅守信仰的荊棘道路上,鮮血和生命染成的紅色,最終匯聚成了那一面偉大的五星紅旗。在影片中,關於入黨誓詞 的一段描寫,讓我不禁回想起了自己大學時期中,從上黨課確定為入黨積極分子,到最終成為一名正式的共產黨員的那一段時光。

  “我宣誓,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執行黨的決定,嚴守黨的紀律,保守黨的秘密,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這段入黨儀式的宣誓詞,歷經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建設時期、改革開放,幾經調整和修改,而誓詞最後的四個字,“永不叛黨”,最終被保留了下來。在我們的入黨儀式上,我也曾舉起右手,緊握成拳,嚴肅而又認真的朗讀這段誓言,但是卻沒有像這次聽得這段誓言時這樣激動和驕傲。在無數的革命前輩和先賢先烈們的映襯下,這段誓言所代表的不僅僅是一中保證、一種承諾。它是早期共產黨人對祖國未來的期望,是工農紅軍艱難前行的動力,是解放軍戰士英勇無畏的支撐,是新中國建設者們堅守的道路,更是我們年輕的共產黨員不變的信仰。

  人,選擇信仰很艱難,堅守信仰更艱難。難就難在,信仰是由不同階段的目標連接起來的,在實踐過程中要經歷許許多多的挫折、失敗、磨難與考驗。堅守信仰往往比堅守生命更不容易做到。革命戰爭年代,彭湃、方誌敏等英雄先烈做到了;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孟泰、王進喜等勞動模範做到了;改革開放新階段,沈浩、孔繁森等時代先鋒做到了。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共產黨人理想信念的無比堅定,更看到了為踐行理想信念所表現出來的大無畏英雄氣概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咬定青山不放鬆”,堅守比信仰更重要。正因為堅守,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總是帶給人春天般的溫暖;張思德雖然20來歲老得像個農民,但臉上的笑容是燦爛的;劉胡蘭面對敵人的鍘刀無所畏懼,憑的也正是心中的浩然正氣。

  作為剛剛加入村官隊伍的年輕黨員,時代賦予了我們新的使命,那就是全心全意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和奉獻,實現我們的誓言,踐行我們的信仰。信仰不是一種學問。信仰是一種行為,它只被實踐的時候才有“意義”。讓我們向那些優秀的中國共產黨人學習,踐行我們的信仰。我們要學習實踐李源潮部長重要講話精神,踐行“善於學習甘於奉獻艱苦奮鬥清正廉潔”十六字精神,始終牢記黨的宗旨,自覺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頭腦,帶頭講政治、顧大局、守紀律,更好地立足本職工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始終固守誠實、正直和謙虛的為人,始終堅持共產黨的理想信念不動搖。

  篇三:信仰觀后感

  生活於物質豐沛的年代,在每天的奔波忙碌中不知道為什麼而活着,於是,信仰對於許多人來說成為了一種觸及不到的東西。歷史文獻紀錄片《信仰》用不爭的事實,用一幕幕珍貴的歷史畫面告訴我們,是什麼造就了我們的黨?是什麼支撐着我們的黨走過了這風風雨雨的91年?為什麼在各個時期會湧現出一批批優秀的共產黨員?答案就是信仰。

  人有了信仰,就是有了精神力量。中國共產黨人信仰的理論形態是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的成果——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共產黨人信仰的社會形態,是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今天,我們叫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他的未來,是共產主義!歷經革命、建設和改革三個大的歷史時期,將近一個世紀過去了,曾經令人心潮澎湃的信仰故事是不是已經變得平淡?曾經光芒閃耀的信仰真諦,將怎樣成為我們矢志不移堅守的精神家園?

  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對信仰的豐富和完善,對信仰的忠誠和實踐始終是共產黨人如磐的根,不變的魂。中國共產黨被跟隨的最大理由是為普通百姓,為人民,為大多數人謀福利的宗旨。中國共產黨之所以獲得人民的信任,正是因為她信仰“為人民服務”的真理,且前仆後繼,捨生忘死地去I衛真理。然而在堅守信仰的路上,有人在鮮血和死亡面前膽怯,在金錢或功名面前迷失,不是所有的共產黨人都能堅守信仰。中國共產黨建黨之初,曾經有13位代表參加黨的一大,然而其中的三個人陳公博、周佛海、張國燾最終沒有經受住考驗,都先後背叛了自己的信仰。選擇信仰很艱難,堅守信仰更難。在和平年代,我們不需要像戰爭年代的先烈們一樣所面對生死抉擇的考驗,只需時時拷問自己,是否曾為一己私利放棄原則?是否已在聲色犬馬中渾渾噩噩?網絡上被曝出的一條條官員貪污腐敗的新聞一再刺痛着人們脆弱的神經。人們不禁要問:這些共產黨人還有信仰嗎?還值得人民群眾託付和信任嗎?今天讓我們重拾信仰的話題,正是因為我們的信仰放在蜜罐中,已有變成紙面的文字,思想上的空中樓閣。別把信仰踩在腳下。在最危險的情形下,信仰支撐着我們活下來;在最嚴重的困難面前,信仰幫助我們艱難渡過。共產黨人只有時刻保持為人民服務的公僕本色,堅定理想和信仰,才能不被歷史的洪流淹沒,共產主義才能成為一桿不倒的旗幟。

  《信仰》的播出使我們重溫紅色經典,從不同歷史時期共產黨人為信仰奮鬥的光輝事迹中體會先烈們視死如歸、前赴後繼的英雄情懷,從而堅定了我們共產主義信仰,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為我們最終實現共產主義最高目標而不懈奮鬥!

您正在瀏覽: 信仰觀后感
網友評論
信仰觀后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