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后感 > 觀《十二公民》有感

觀《十二公民》有感

手機:M版  分類:觀后感  編輯:得得9

觀《十二公民》有感 標籤:十二生肖

  一場法治的洗禮

  --觀《十二公民》有感

  廖述龍

  《十二公民》改編自1957年美國經典電影《十二怒漢》,由於作為學生時代就看過美國版的和俄羅斯版本的,早已被片中精彩的對白,犀利的演技,對法律和人性的深刻探討深深震撼,此次聽說中國翻拍,開始覺得很擔心,因為中國畢竟沒有陪審團制度,這個設定可以說是全片的基礎,再者原版都是創作於國外,把這麼一個經典的故事搬到中國是否會水土不服。

  但是當我看完開頭后,我就發現我的擔心是多餘的,導演沒有一刻忘記"中國沒有陪審團制度"這一現實背景,在開頭就交代了故事背景的虛擬性:巧妙地將整個故事背景設定在一個法學院的模擬法庭中,採用英美法系庭審模式審理虛構的案件,一群學生扮演法官、檢察官以及辯護律師,而這群學生的家長來充當陪審員的角色。編劇在台詞和角色背景的修改也是下足了功夫,這十二名陪審員情況各異:兒子離家出走、和老婆離婚的出租車司機;與大學生談戀愛、卻被認為是其"乾爹"的房地產老闆;曾經無辜入獄的社會青年;孤獨的、曾被打成右派的空巢老人;頗有優越感、只能靠收房租為生的"北京土著"……,經歷不同、價值觀迥異,幾乎涵蓋了目前中國的各個階層,也使得這部電影成功的本土化。

  隨着觀影的繼續,繼而發現故事也和原版大致相同:一個"富二代"被指控在出租屋內殺死了賭博酗酒拋棄自己的親生父親,案子有兩名證人,圍繞該案,十二個陌生人要組成陪審團,在規定時間及地點內形成一致意見——該"富二代"有罪或無罪。

  影片一開始,除了8號陪審員,其餘十一名陪審員最初都一致認定"富二代"有罪。至於原因,有的認為證據是固定的、證人是不會說謊的,有的則給"富二代"打上了"為富不仁"的標籤,存在一定偏見,但是在8號陪審員"我就是想討論討論"的不斷堅持下,他們開始討論、爭論甚至發生了衝突,隨着兩名證人的證言被推翻,物證的唯一性被質疑,他們終於明白應該在法律的框架內去理性思考、分析並解決問題,在各自經歷了一番理性思辨和心靈洗禮后,最終達成一致意見——"富二代"無罪!

  一直讓人好奇的8號陪審員的真實身份在電影的最後一刻才揭曉——人民檢察官!正是他的堅持,案子一步步抽絲剝繭,最後戲劇性反轉,十一個人終被他一個人說服。面對其他陪審員一致意見的壓力,他不為所動,堅持法律,體現了維護法律尊嚴的精神,給熒幕前的觀眾上了一堂生動的法律意識啟蒙課,也引發我們深深的反思。

  在當今一個法治理念還未深入人心的時代,網絡卻異常發達的國家,公民往往更願意利用自己樸素的價值觀來對當事人進行輿論宣判,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做過"網絡陪審員",僅僅憑藉媒體或者其他人口口相傳的一些片段,就輕易的給當事人"定罪"而不去相信司法機關嚴密的調查和專業的判斷。

  作為一名檢察機關工作人員,如何在社會輿論的狂風驟雨里保持冷靜,不失理性地判斷?是面對社會輿論的巨大壓力選擇盲從還是選擇忠於法律,這對法律人來說也是一個終極問題。

  一部偉大的電影,無需大製作、大場景,亦無耀眼的明星,而是要讓每個觀眾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解讀,進而反思現有的生活。《十二怒漢》中展示的疑罪從無司法精神以及對生命的尊重等內容,成就了這樣一部經典的電影。而中國化的《十二公民》,立足當前社會現狀,成功將故事本土化嫁接,其中蘊含的對社會現實的深刻思考和對法治精神的深切關懷,令人動容。電影向我們展示了目前社會和法治建設存在的問題,希望促使民眾反思現狀,進而提倡法治精神、回歸人性的美好。這或許就是電影《十二公民》給我們的最大啟示。

您正在瀏覽: 觀《十二公民》有感
網友評論
觀《十二公民》有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