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后感 > 焦裕祿紀念館觀后感

焦裕祿紀念館觀后感

手機:M版  分類:觀后感  編輯:pp958

焦裕祿紀念館觀后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焦裕祿

  篇一:焦裕祿紀念館觀后感

  11月6日,我們懷着興奮而又敬佩的心情參觀了焦裕祿紀念館。走進紀念館,迎面立在前院中心的是一座用漢白玉雕刻成的焦裕祿同志的半身像,雕像後面,在連接兩個展室高高的建築物上,是江澤民同志親筆題寫的金光閃閃的“焦裕祿紀念館”館名,莊嚴而肅穆。該紀念館由三展室構成,分別以文字、照片、書法、繪畫、音像、群雕、實物等真實、形象 、生動地再現了焦裕祿同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生。

  參觀結束,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焦裕祿同志的光輝形象始終在我腦海中回放。他是一個純粹的共產黨人,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他懷着一顆赤子之心,公而忘私,心繫百姓,一切以黨和人民的利益為重;他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清正廉潔,勇於承擔責任。

  在焦裕祿同志身上,我明白了,對於一個人來說,擁有專業知識不是人生的全部,同時還要具備做人最起碼的品格:責任,正直,有自己的原則,以及面對困難的勇氣等。今天,在這個充滿誘惑的只以金錢和權力衡量成功與否的世界里,人們忙着賺錢,忙着提升自己的社會地位,追逐名利的過程中忘記了人應有的品德。甚至有不少人說焦裕祿、任長霞這類人都很傻。的確,為了他人犧牲自己的前途和生命,已是這個時代很多人都不會做的事。難道,敢於承擔責任,捨己為人已經真的為人所拋棄了嗎?但實際上,我們仍然會被那些遵守着自己內心道德準則的人所感動,仍然不停呼喚着人類本性的善以及共同遵守的職業道德。否則,人們不會譴責那些看見小悅悅被碾壓卻見死不救的路人,不會讚揚那位救小悅悅的拾破爛大媽,隨之更不會在網上出現所謂的“撐腰體”,這說明我們已經開始反思,反思這個缺乏道德、缺乏責任意識的社會。如今,重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呼聲越來越強烈,在這種背景下,參觀焦裕祿紀念館,學習焦裕祿精神並不是一個表面工作,實際上是在告訴我們,高尚的道德,勇於戰勝困難的勇氣,面對工作和生活應有的擔當,並不是只存在於課本,而是活生生的存在於現實中。雖然感覺他離我們還很遙遠,但正是因為有着這樣真實而遙遠的人存在,才讓我們覺得生活除了讓人忙碌的活下去,還有更多的意義存在,或許這就是所說的信仰。

  古人有云:“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作為一個在校研究生,雖然沒有足夠的社會經驗,沒有足夠的資本為社會做貢獻,但焦裕祿同志的事迹告訴我們,他的偉大首先在於“修身”,在於遵守自己的內心道德準則。所以,今後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我會不斷地提升自身修養,做一個無愧於內心的人。

  焦裕祿離開我們40多年了,黨和國家的幾代領導人沒有忘記他,先後有20多位國家領導人為他題詞賦詩。“花生、大棗、泡桐”成了蘭考三寶,蘭考人民更沒有忘記他。焦裕祿精神——忠誠、愛民、科學、創造、實幹、奉獻,是蘭考人的精神財富,也是我們所有人的精神財富。

  篇二:焦裕祿紀念館觀后感

  “焦裕祿”這個名字,我們並不陌生。記得最早知道焦裕祿烈士事迹是在上小學的時候觀看了電影《焦裕祿》,那時對焦裕祿烈士事迹的認識也比較模糊,記憶始終定格在一個雷電交加的夜晚,他帶領着大夥治理洪水的場景。

  五四青年節,醫院團委組織了“解放思想,青年先行”主題團日活動,帶領部分團員參觀了焦裕祿紀念館。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把陳列在焦裕祿紀念館的藤椅,據說焦裕祿同志肝癌後期仍然堅持工作,每每肝病發作,他就拿一個棍子一頭頂住肝部,一頭頂着椅子,時間長了,藤椅右邊被頂出了一個大窟窿。聽完講解員的敘述,我久久佇立,心潮澎湃,腦海里呈現的是他坐在那把藤椅上,一邊痛苦的與病魔抗爭,一邊還在努力工作的感人情景。焦裕祿同志逝世后,人們在他的日記本上,看到了這樣一段話:“我想,作為一個革命戰士,就要象松柏一樣,無論在烈日炎炎的夏天,還是在冰天雪飄的嚴冬,永不凋謝,永不變色;還要象楊柳一樣,栽在哪裡活在哪裡,根深葉茂,茁壯旺盛;要象泡桐那樣,抓緊時間,迅速成長,儘快地為人民貢獻出自己的力量”。他為黨的事業、為蘭考人民獻出了自己熊熊燃燒的烈火青春,這幾句話是對焦裕祿同志一生最生動的寫照。

  焦裕祿同志雖然已經離開我們很久了,但是他那崇高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永遠是億萬人民心中的一座永不磨滅的豐碑,永遠是鼓舞我們的思想源泉。他那無私奉獻精神以及敢於負責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作為青年醫務工作者,我們應該學習焦裕祿同志那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因為,青年醫務工作者成長關係著醫院將來的發展,關乎着病人的身體健康。所以我們要苦練基本功,掌握真本事,勤於學習專業知識,善於思考醫學難題,及時消化吸收經驗,勇於實踐,把知識轉化為財富,把愛心傳遞給病人,讓他們感到溫暖。

  讓我們用充滿詩意而不缺乏拼搏的激情,渲染着時尚浪漫而又平實豐滿的青春。讓青春烈火燃燒永恆,讓生命閃電劃過天邊,用所有熱情換回時間,讓年輕的夢沒有終點!

  篇三:焦裕祿紀念館觀后感

  歲月流逝,難以沖淡人們對他的記憶;實幹精神,必將長久的激勵整個民族。焦裕祿紀念館幾百幅照片,全景式的展示着焦裕祿同志無數令人感動、激勵的事情。

  許多觀眾在圖片前凝望、沉思…

  一把右扶手有洞的舊藤椅,一支不是用於寫字而是用於頂住肝部止痛的自來水筆,一輛破舊的自行車。焦裕祿就是用這些來工作的。在一年多的時間裡,他跑遍全縣149個大隊中的120個生產隊,跋涉2000多公里,查清了全縣84個風口、1600個沙丘和大小河流。

  焦裕祿同志逝世后,人們在他的日記本上,看到了這樣一段話:"我想,作為一個革命戰士,就要象松柏一樣,無論在烈日炎炎的夏天,還是在冰天雪飄的嚴冬,永不凋謝,永不變色;還要象楊柳一樣,栽在哪裡活在哪裡,根深葉茂,茁壯旺盛;要象泡桐那樣,抓緊時間,迅速成長,儘快地為人民貢獻出自己的力量"。這就是對焦裕祿同志一生所走過道路的最生動的寫照。

  面對這些感人至深的畫面,我們感受更多的是激勵。還記得中央播音員在播誦穆青同志所撰寫的《縣委書記的好榜樣》文稿時,幾次中斷播音,失聲痛哭。在紀念館的留言本上,也記錄了人們對縣委書記好榜樣的敬意。"你是我們的驕傲,我向您致敬";"你用你的一生譜寫了壯麗的篇章,我將踏着您的足跡,繼續前行" …

  如今,在焦裕祿同志精神的激勵下,淄博地區湧現出了大批的焦裕祿式的好乾部。在紀念館的最後,懸挂着崗位上活活累死的山東好民警王勤利、累倒在工作崗位上的好局長趙作斌等的事迹,他們用他們的事迹踐行着先輩的足跡。

  宋人歐陽修說過,聖賢者"雖死而不朽,逾遠而彌存"。魯迅也說過:"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裡,那就真真死掉了。"焦裕祿就是一個雖死猶生,埋在活人心裡,逾遠而彌存的高尚的人。他的精神,他的形象,將逾遠而彌存,歷經時日而愈加光芒四射。

  正如一位觀眾所說的,新的生命,已在這片土地上茁壯成長。

您正在瀏覽: 焦裕祿紀念館觀后感
網友評論
焦裕祿紀念館觀后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