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教學反思 > 小學數學上冊教學反思3篇

小學數學上冊教學反思3篇

手機:M版  分類:教學反思  編輯:得得9

  篇一:小學數學上冊教學反思

  《折扣》是新課標教材六年級數學(上冊)第五單元《百分數》第三節用百分數解決問題中的內容。這部分內容包括折扣、納稅和利率,是百分數在生活中的具體應用,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而折扣是商品經濟中經常使用的一個概念,與人們的生活聯繫的更密切。要求學生理解折扣的含義,知道它在生活中的應用,會進行簡單的計算。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有以下幾點感悟:

  (一)充分交流,具體感知

  學生對身邊的事物雖然是知道的,但是又沒有很深入的了解,所以當這些事物被拿到課堂上來時,又充滿了好奇心和求知慾,急於要去研究它、解決它,向別人炫耀自己的成功,並且想獲取同伴和老師的認可。所以,我緊緊抓住學生的這種心理,讓同學們作了非常充分的交流,使他們對摺扣的感知更加的深入和透徹。

  (二)製造矛盾,靈活運用

  我設計了兩次矛盾衝突。第一次是讓學生能夠站在不同的立場上思考和解決問題,並且不要盲目的根據低折扣購買商品,要懂得物有所值,為學生提供一些實用的生活經驗。第二次矛盾衝突是讓學生學會具體問題具體解決,在買一些大件商品時可以省去零頭,但小商品就不行。另外也為下一節計算利息時對計算結果的處理做了鋪墊。

  (三)結合實際,體現價值

  例題的設計,結合實際,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學生自己都好象有這樣的經歷一樣,又是幫助老師解決問題的,解決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使學生充分感受到折扣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體現了數學的應用價值,並且培養了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增進學好數學的信心與樂趣。

  篇二:小學數學上冊教學反思

  教學了《納稅》這一內容,課後回想起來,這節課有好的地方,也有需要

  改進的地方。課開始我在黑板上用紅粉筆寫了一個大大的“稅”字,問同學們:看見這個字你想到了什麼?

  生:想到了開商店要交稅、開飯店要交稅,工商人員要收稅。我又問國家收稅有什麼意義呢?學生們各抒己見,收稅的錢可以辦學校、可以修路、可以修洛浦公園、可以給大家安裝健身器材,一句話可以建設我們的國家。納稅的導入以及稅收的意義這個環節我覺得進行的比較滿意。

  有兩個環節課後想來需要改進。

  一、稅率公式的引入。當時了解了稅收意義以後,我給出一個百分數5%,如果按收入的5%收稅,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舉例說明應該交稅多少元?生:一家飯店一年收入2000萬元,他應該交稅2000×5%=100(萬元),又有學生舉了一個例子。接着我告訴學生,這個5%叫做“稅率”,誰能猜一猜“稅率”表示的意義呢?學生思考一分鐘后,一個數學程度較好的學生順利地說出了稅率表示的意義。我板書稅率意義后讓學生複述“稅率表示交稅款占收入總數的百分之幾”,然後總結稅率公式:應納稅額÷收入=稅率,並由此讓學生推出求應納稅額、收入的計算公式。此處教學環節感覺不夠流暢,有些牽強。如果我告訴學生5%叫做“稅率”后,能利用學生求納稅額的例子,讓學生去發現怎樣求應納稅額(即:收入×稅率=應納稅額),再由此讓學生理解稅率的意義,以及總結出求稅率和收入的公式,會更加順理成章。

  二、有關計算技巧。在練習環節,學生計算書上練習三十二第三題時列算式:250000×5%×12,在指導學生進行有關百分數計算時,我告訴學生一般情況下,把百分數化成小數(即:方法一)。此種算法,學生在把百分數化小數,特別是百分數的分子小於10時化小數,非常容易出錯。如果改成方法二,計算時把250000縮小100倍,把5%去掉%擴大100倍,結果不變,計算起來也簡便多了。

  方法一:250000×5%×12

  方法二:250000×5%×12

  =250000×0、05×12

  =2500×5×12

  =150000(元)

  =150000(元)

  篇三:小學數學上冊教學反思

  《雞兔同籠》是六年級上冊“數學廣角”中的內容。教材在這一單元安排“雞兔同籠”問題,主要讓學生了解“雞兔同籠”問題,讓學生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這樣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使學生體會代數方法的一般性,以此來讓學生感受古代數學問題的趣味性,受到祖國優秀數學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根據《新課程標準》在課程設置中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學習過程中儘可能多的為學生提供探索和交流的空間,鼓勵學生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本節課通過創設生動的問題情境,讓學生投入解決問題的實踐活動中去,自己去研究、探索、經曆數學學習的全過程,從而體會到假設的數學思想的應用與解決數學問題的關係。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到數形結合的重要性,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學習中注重鼓勵每個學生參與學習過程,注重學生之間交流,使學生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共同提高,使學生的主體意識和探究精神得到培養,創新潛能得到開發。讓學生獲得親自參與探究學習的積極體驗。這節課主要體現以下幾個方面:

  1、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當問題提出后,我並沒有急於講解如何做的方法,而是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再在小組內交流,最後全班共同研究討論。使同學們在民主、和諧的氛圍中開拓了思維,實現了運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目的。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2、關注每一個同學的發展。

  由於學生原有認知背景的不同,他們對解答本課時的題目存在較大的差異,所以,在同樣的列表中,學生的認知水平也有一定的層次。但在教學的過程中,我並沒有提出統一的要求,允許不同的學生採用不同的解題方法。在交流時,有些學生用逐一列表的方法,也沒去指責他們,而是肯定他們想出好的方法;對於比較優秀的學生,讓他們根據題目的條件靈活選擇適當方法。這樣做的目的,不同的學生在同一節課中就會都有不同程度地提高。

  “雞兔同籠”在以前是屬於奧賽典型題,如今編入新課程教材六年級上冊中。對學生尤其是基礎不好的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特別是用假設法解答,學生理解起來很難,為此我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採取畫圖的方法來幫助學生理解,先畫8個圓圈代表8隻雞,每隻雞畫2隻腳,這樣就有16隻腳,缺了10隻腳,再把其中的幾隻雞每隻添上2隻腳就變成了兔子,所以有5隻兔子。這樣把抽象的知識直觀化了,學生很快理解了這種方法。

  3、體會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了假設的數學思想不僅可以解答古代趣題——雞兔同籠問題,還能解答我們身邊的問題。拓寬學生對雞兔同籠問題的認識,幫助學生建立數學模型,掌握解決這一類問題的方法。

  4、提高了學生髮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探究中學生髮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得到培養,提出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表達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學會利用多種有效手段,通過多種途徑獲取信息的能力都有所增強。

  對於這節課,我也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的困惑:

  1、學生學習這一內容的起點在哪裡?教師該如何把握?

  “雞兔同籠”問題原來是奧數方面的專題,在老教材中是沒有編排的,因為它的思維較複雜,一般的學生難以的掌握,但對於思維活躍、有過奧數方面訓練的學生,又非常的簡單,那麼教師在教學中,到底該如何把握好學生學習這一內容的起點呢?如何處理學生兩級分化的問題呢

  2、如何幫助學生形成完成的知識結構?

  在課堂教學中,列表、假設和方程三種解決“雞兔同籠”問題方法被割裂成三塊,學生的認知水平只是停留在用多種策略解決問題的基礎上,他們對三種方法間的關係認識不足,不利於學生形成完成的知識結構。教學中是否還需要進一步挖掘這三種方法之間的關係?

  3、教學中如何合理把握時間?

  在以往的學習中,學生對方程法已初步嘗試和學習過,列表法學生也比較容易理解,那麼這一節課中,列表法和方程法雖說不是新方法了,那麼是不是該一帶而過?課中,僅僅讓學生用有序的方法列表,其實學生除了逐一列表法外,還有跳躍式列表法和取中列表法等來列表解決問題,還有方程也雖然在五年級學過,但在“雞兔同籠”的問題中還是第一次用到,學生真的會很簡單的找到數量關係式並正確的解答嗎?教材上將這三種方法安排在一課時,如果每一種方法都認真的探究,實際教學中,一節課的時間又肯定是不夠的,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怎樣合理把握好時間呢?

您正在瀏覽: 小學數學上冊教學反思3篇
網友評論
小學數學上冊教學反思3篇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