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教學反思 > 初中物理教學反思案例

初中物理教學反思案例

手機:M版  分類:教學反思  編輯:小景

初中物理教學反思案例 標籤:初中生 語文教學

  篇一:初中物理教學反思案例

  對摩擦現象, 學生們有豐富的感性認識。本節課使學生的感性認識上升一步,認識摩擦力的存在和對物體運動的作用;認識決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認識摩擦力的利與弊,以及增大和減小磨擦的方法。新課程標準中的對摩擦的表述是“通過常見事例或實驗,了解摩擦。”可見,新課程標準和教材給我們的實際教學留下了很大的創造空間,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本節教學的重點是“探究摩擦力的大小與什麼因素有關。”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的整個過程,通過猜想學習科學猜想,通過“設計實驗”學習控制變量法,學習設計實驗表格,通過分析數據學習“分析論證”……學習交流、合作、評估。要讓學生在經歷探究的過程中,感悟科學探究方法,要把科學探究當做科學內容來學習。以此來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激發學生從身邊最平常最一般的事物中探求科學規律的興趣。

  教學案例:

  依據“從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學理念,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提出有關摩擦力的問題,簡單介紹摩擦力的概念之後,提出“摩擦力的大小與什麼因素有關”這個問題,然後引導和組織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根據探究實驗的程序幫助學生完成整個探究過程,在這個探究過程中,教師強調指出:根據二力平衡的知識,摩擦力等於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在這個實驗過程中,通過彈簧測力計拉動木塊,在木板上做勻速直線運動。當學生找出結論之後,教師再提出:請同學們開動腦筋,利用自己學過的知識,能不能設計出一種更好、更合理、更準確的測量方法。

  師:“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咱們探究出來了,根據自己操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有誰能指出咱們實驗過程中不太容易操作的地方?

  生:在拉動木塊在木板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不能保證木塊完全做勻速直線運動。

  生:有時在木塊運動的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在變。

  生:木塊在運動時,有時會被絆住,導致讀數不準確。

  師:那哪一些同學能利用咱們前面學過的知識來改進這些地方呢?下面分組討論,看哪一組能設計出更好、更合理、更準確的測量方法?

  學生分組討論。

  生:根據相對運動的原理,咱們可以把彈簧測力計和木塊固定,拉動木板,觀察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師:大家討論一下這種方案行嗎?如果這種方案好,好在哪裡?

  學生討論。

  生:這種方案比咱們做實驗用的方法好。優點在如果拉動木板,木塊就不會動,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也比較穩定。

  生:用這種方法讀出的結果更接近真實值。

  生:而且這種方法還可以得出摩擦力的大小與木板拉動的速度無關。

  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使學生再一次完整地體會探究實驗的整個過程,體驗探究實驗中的快樂和成就感,提高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對未知事物的探索精神。最重要的是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把摩擦力與前面學過的相對運動有機的結合起來,找出了更合理、更好的實驗方案,真正做到了學以致用。同時,通過小組每個成員的通力合作,讓學生認識到團結協作精神在學習中的重要性,為創建和諧校園奠定基礎。通過探究實驗,充分挖掘了學生的潛能,培養了學生的創造能力。通過爭論“摩擦好不好”,使學生了解生活、生產中利用有益摩擦和防止有害摩擦的事例以及增大和減小摩擦的途徑,養成用所學知識聯繫生活、生產問題的習慣,加強了物理與生活、科學技術和社會的聯繫,從而體現“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物理教學理念。

  篇二:初中物理教學反思案例

  一、引入新課

  展示課件“舞檯燈光”視頻,在展示過程中也不斷調節音量。注意引導學生觀察燈光的變化和音量的變化。展示調光檯燈的應用,燈光的亮度同樣發生了變化。

  讓學生思考:調光檯燈為什麼能夠調節燈的亮度?是什麼因素改變了燈的亮度呢?(讓學生各抒已見表達自己的觀點——)

  二、新課教學

  1.自製調光檯燈電路實驗

  學生根據看到的調光檯燈實物,利用手邊的器材,連接一個調光檯燈的電路。

  器材:電源、電珠、開關、電流表、電阻絲、導線若干。

  要求:電路必須串聯電流表,並且觀察電流表的示數和燈的亮度的變化情況。

  學生動手實驗接電路,教師對學生進行部分指導。

  實驗成功的學生講述自己的實驗電路,以及如何操作使得電燈的亮度發生改變,

  教師提問:根據你的觀察什麼因素改變了燈的亮度?在你的操作中你改變了什麼從而使燈的亮度發生了改變。

  答:燈的亮度是隨電流的大小而變化的,在操作中我改變了電阻而實現電流的變化,從而實現了燈的亮度的變化。

  教師提問:在操作中是如何改變電阻的?

  答:用導線一端固定,導線另一端在電阻絲上滑動改變電阻絲的長度從而改變電阻的大小。

  教師講述:像這種能夠通過改變長度從而改變電阻值的電學元件叫做滑動變阻器。

  提問:結合剛才的實驗觀察,滑動變阻器的作用是什麼?

  答:控制電路中的電流。

  教師講述:滑動變阻器的原理:靠改變電阻線的長度來改變電阻,從而改變電流。

  (演示幻燈片):

  (1)滑動變阻器的作用:控制電路中的電流。

  (2)滑動變阻器的原理:靠改變接入電路中電阻線的長度來改變電阻,從而改變電流。

  2.認識滑動變阻器

  教師提問:在剛才的實驗電路中,對於燈的亮度的改變還不夠多,是因為電阻線太長了不方便,如果還要進一步改變電阻值的大小比較多,那麼滑動變阻器該做成什麼形狀?

  答:將電阻線密繞成螺旋狀。

  各組分發滑動變阻器,學生仔細觀察滑動變阻器的結構,試說出各個構成部件的作用。

  提問:根據對實驗器材使用的熟練程度,猜測滑片頂端所標規格的含義?

  答:變阻器上所標規格的含義:最大電阻值;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值。

  3.滑動變阻器接法的探究

  學生實驗探究滑動變阻器的接法。

  器材:電源、電珠、開關、電流表、滑動變阻器、導線若干。

  要求:電路必須串聯電流表和滑動變阻器,並且觀察電流表的示數和燈的亮度的變化情況。滑動變阻器在連接時只能用兩個接線柱。實驗同樣要達到調光的效果。學生動手實驗探究接法,教師對學生進行部分指導。(在指導、巡視的同時,將某些接法對於改變電流無效的進行全班探討)

  提問:如何接滑動變阻器才能有效地改變電流,讓燈的亮度變化明顯。

  學生總結出“一上一下”的接法,以及兩種不能改變電流的接法。滑鍵位於遠離下接線柱的位置時,滑動變阻器接入的阻值最大。

  三、為滑動變阻器編寫一份說明書(包括結構及接法)

  四、教學反思:

  新的物理課程標準提出了新的教學理念:“從生活走向物理”要求貼近生活實際,貼近學生的親身體驗,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物理現象,揭示物理的本質和規律;突出強調認知過程對學生髮展的必要性和形成科技素質的重要作用;注重科學探究,提倡課堂教學方式的多樣花,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根據這種教學理念在教授“變阻器”這個內容時,我就充分注意到應該放手讓學生大膽的開展實驗探究,從自身的實驗探究中尋找科學的理論,科學的方法。

  滑動變阻器是初中物理中的一個基本電學元件,重點在於了解滑動變阻器的原理,熟悉滑動變阻器的使用方法。我認為本節課的教學指導思想應該按照人的認知規律,從感性到理性、從形象到抽象、由淺入深的一步步認識。教學的手段&方法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和學科整合、學生實驗探究、引導學生思考分析得出正確的結論。在能力培養方面,教師要善於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讓學生自己想、自己說;在演示實驗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在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得出結論的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的培養。下面列舉教學中具有意義的幾點:

  1、在教學的引入中,新的物理課程卻是要符合“從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學理念,所以引入的視頻是一位歌星的演唱會片斷,這樣的引入對學生來講是非常具有興趣的,再聯繫到生活中天天都能看到的調光檯燈,所以更加激發學生想了解調光檯燈的原理的熱情度,同時拉近了課程與生活的距離。在教學中先充分調動血色和那個的學習熱情,是每一位學生都能積极參与到課堂中,這是每一位教師教學的義務和責任。

  2、在引導學生探究變阻器原理的實驗中,教師本人給每一小組的學生準備了一塊自製釘有電阻絲的木板,學生可以根據這塊木板上的電阻絲自己獨立思考在把電源、電燈、開關接入電路的同時,如何運用電阻絲改變燈的亮度。學生根據前面學過電阻與長度有關,能夠有效的解決問題。學生能體驗自身實驗探究成功的快樂的同時確實理解了滑動變阻器的原理:靠改變接入電路中電阻絲的長度來改變電阻,從而改變電流。在課堂的實驗探究中應該充分讓學生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而不是教師的包辦代替,學生自己享受成功的快樂是教師所包辦不出來的。

  3、在教學的最後,教師提出兩個學生能自己評價自己的問題(1)今天這堂課你最有興趣研究的問題的是什麼?(2)在今天的實驗探究中你最得意的表現是什麼?學生在本節課的引入以及兩個實驗探究中留有深刻的印象,所以提出這兩個問題能夠體現善於欣賞自己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激勵自己在學習中的不斷進步,

  總之,本節課通過創設問題情景,激發學生實驗探究的積極性,擴展學生的興趣&自主學習的責任感。讓學生親自動手實驗,發現問題,列舉缺點,營造一個活躍合作的課堂氣氛,給學生的主動探究,創造性的學習,自主提高留有充足的空間,幫助學生嘗試自己探究感受成功的喜悅,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

  篇三:初中物理教學反思案例

  新課程形勢下要求:一個稱職的初中物理教師,決不能“教書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學中不斷反思,不斷學習,與時共進。新課程提倡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學習的習慣。可是,如果物理教師對於教學不做任何反思,既不注意及時吸收他們的研究成果,自己對教學又不做認真思考,“上課時,只是就事論事地將基本的知識傳授給學生,下課後要他們死記,而不鼓勵他們思考分析”,那麼,又怎能轉變學生被動接受、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拓展學生學習和探究物理問題的空間呢?

  一、新課程下物理的教學反思對於教師物理專業發展有很大的作用。

  一方面,有助於我們在新課程改革環境中更加深入研究物理教學。

  當代國內外教育界都提出,“教師即研究者”。教學反思中的“反思”,從本質上來說,就是教師的一種經常的、貫穿始終的對教學活動中各種現象進行檢查、分析、反饋、調節,使整個教學活動、教學為日趨優化的過程。這無疑會促進教師關注自己的教學行為,深入地開展教學研究活動。

  作為一種學習方式,研究性學習成為時下教學界研究的熱點之一。初中《物理》附有許多研究性學習“綜合探究”;近幾年,都有部分中學的開展物理“研究性學習成果”展示活動;許多教學雜誌也刊登了很多關於研究性學習的文章……可見,各地普遍重視研究性學習。但是如何開展物理學科的研究性學習,需要我們深入、細緻地探討。

  另一方面,有助於我們在新課程改革下實踐教學智慧。

  教學的複雜性決定了它不是教師展現知識、演練技藝的過程,而是教師實踐智慧的體現過程。我在初登教壇時,為了教好物理課,經常通過多講定理、多做習題,但往往學生理解不深刻,不能真正的掌握。通過反思我意識到人的認識是從感性到理性的發展的,那麼知識的掌握也應該遵循這樣的規律。因而我在動量守恆定律教學中,先介紹了這個定律的發現過程:它起源於16——17 世紀西歐的哲學家對宇宙運動的哲學思考。

  二、對理論和專業基礎方面的反思。

  物理老師要進行教學反思,固然依賴於自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積累起來的經驗,但是僅僅行停留在經驗的認識上是遠遠不夠的,因為教學是一種複雜的社會活動,對教學行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物理知識的教學理論和專業學識為基礎。1.轉變物理教學理念。

  教學理念是教學行為的理論支點。新課程背景下,物理教師應該經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學行為,及時更新教學理念。新的教學理念認為,課程是教師、學生、教材、環境四個因素的整合。教學是一種對話、一種溝通、一種合作共建,而這樣的教學所蘊涵的課堂文化,有着鮮明的和諧、民主、平等特色。那麼,在教學中如何體現新的教學理念呢?即在教與學的交互活動中,要不斷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的習慣,提高他們獨立思考、創新思維的能力。要轉變教學理念,歷史與社會教師應加強對歷史與社會教學理論的研習,如《物理教學》、《中學物理教學參考》雜誌開闢的一些欄目的討論文章對更新教學理念就有許多幫助。

  2.豐富物理專業學識。

  學科專業知識對於新課程的實施以及開展教學反思,至關重要。歷史與社會教師如何提高專業修養、豐富專業學識呢?關鍵是多研讀物理學名著、物理學學術論文、物理著作等。閱讀這些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名著,不但足以提高專業素質、分析史料、推理證明以及論斷評價等研究方法。

  三、教學基本策略方面。

  在一定的教學理論和學科專業基礎上,新課程下物理教師主要以課堂為中心進行教學反思。

  1.物理課案例研究。

  “所謂案例,其實就是在真實的教育教學情境中發生的典型事析,是圍繞事件而展開的故事,是對事件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學過程中發生的這樣或那樣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現出來,並對此進行分析、探討。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來看三個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課堂,並從自己大量的教學實踐中積累一定的案例;二是觀察別人的課堂,從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時注意搜集書面材料中的案例。

  2.物理課的聽課活動。

  聽課作為一種教育研究範式,是一個涉及課堂全方位的、內涵較豐富的活動。特別是同事互相聽課、不含有考核或權威指導成分,自由度較大,通過相互觀察、切磋和批判性對話有助於提高教學水平。

  聽課者對課堂中的教師和學生進行細緻的觀察,留下詳細、具體的聽課記錄,並做了評課,課後,再與授課教師及時進行交流、分析,推動教學策略的改進,這在無形中會促進物理教師教學反思能力的提升。

  3.課後小結與反思筆記。

  課後小結與反思筆記,就是把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感觸、思考或困惑及時記錄下來,以便重新審核自己的教學行為。新課程下,以物理學科來說,其實平常物理教學中需要教師課後小結、反思的地方太多了。

  總之,雖然新課程下關於物理教師教學反思的研究,目前還是個新課題。許多的反思問題都還需要我們進一步深入探索。但物理教學反思對物理教師的成長作用是顯而易見的,是物理教師實現自我發展有效途徑,也提高物理教學質量的新的嘗試,更會促使物理教師成長為新時期研究型、複合型教師。

您正在瀏覽: 初中物理教學反思案例
網友評論
初中物理教學反思案例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