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數學教學反思
手機:M版 分類:教學反思 編輯:pp958
小班數學教學反思 標籤:小學數學教師五項修鍊 語文教學 小學數學
篇一:小班數學教學反思
秋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自然界的植物都有了明顯的變化,特別是各種各樣的樹葉紛紛飄落給秋天塗上一種神秘的色彩,通過本次活動,我把孩子們平時最喜歡的樹葉作為幼兒操作的材料,能激發幼兒的操作興趣,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索慾望,這種以大自然中的“活教材”支持幼兒的學習,引導幼兒開展的探究活動符合《綱要》“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的要求,很好地把數學與生活融合在了一起。
這節數學活動主要是讓幼兒能嘗試用動作表示大小,並用符號形象的對比初步體驗大小的意義。學習按大小、顏色、形狀等標記將樹葉分類擺放,並大膽的講述自己的分類理由。樂意參與操作活動,並表達自己的操作結果。在整個分類的過程中,我始終引導幼兒用完整的話表述自己的分類結果,如在按樹葉的大小分類時則引導幼兒說出“大樹葉我送你進有大標記的家裡,小樹葉我送你進有小標記的家裡。”在數學教學中很好的滲透了語言領域,做到了個領域的相互滲透。
活動中,我採用是樹葉朋友和各種標記圖案的籮筐作為教具。通過有大小、形狀、顏色區別的樹葉,讓幼兒目測、對比觀察,大膽的表述自己的觀察結果。小朋友都能認真的觀察並大膽的說出自己的發現,大部分小朋友都觀察出樹葉在大小、形狀或顏色上的差異,這樣讓幼兒走在了活動前面,老師跟着幼兒的思維走,不是讓幼兒當做聽眾,而是讓幼兒成為活動中的主體,老師起引導作用。活動中大多幼兒都能又快又對的發現樹葉大小這一明顯的差異,我又通過引導幼兒用有趣的身體動作去表現樹葉大小的不同,即加深了幼兒對大小的理解和感受,又增添了活動的樂趣,使整個活動有動有靜,做到動靜交替,使幼兒處於積極的學習狀態中。在接下來的根據樹葉形狀及顏色的不同為樹葉分類時,即鞏固了數學分類這一概念,又做到了學習內容上的提升。
另外,我在幼兒操作的時候,一邊巡視幼兒的操作情況一邊給予不對的幼兒進行指導。樂意參與操作活動。我為每一位幼兒都準備了一份操作的材料,在老師的積極鼓勵,小朋友們興趣十足,信心十足的情況下,小朋友們都在“我快樂操作,操作我快樂”的活動氛圍中。但是教育過程中,有時語句還是不夠嚴謹。這讓我體會到作為老師,除了要為每一節課做好充分的準備,還要做到語言嚴謹,特別是數學活動和科學活動中,要讓每一位幼兒聽明白還都有操作的材料,才能讓在動手,動腦,動口,動眼相結合來提高幼兒的操作能力和技巧!
篇二:小班數學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難點是區別大小並進行分類,會用語言表達“大的XX給大熊,小的XX給小熊”。在活動開始時,我首先準備了一大一小兩隻熊,請小朋友觀察比較,哪只熊大,哪只熊小,這一環節結束后,讓幼兒把兩隻熊送到事先準備好的兩間房子里,並強調大熊喜歡住大房子,小熊喜歡住小房子,幼兒很快地比較出了房子的大小並把兩隻熊分別送到他們住的房子里。到了給兩隻熊送禮物的環節,我說今天是大熊和小熊的生日,我們給他們送些禮物好不好,記住了大熊喜歡用大的東西,小熊喜歡用小的東西,我們送禮物的時候一定要說“大的XX給大熊,小的XX”給小熊,大多數幼兒的禮物都送對了。可是由於幼兒剛入園不久,語言表達能力還很弱。許多幼兒不會把這句話連貫地表達出來。第三個環節是今天大熊和小熊收到了這麼多的禮物非常高興,想到草地上去玩了,他們邀請小動物們一起玩,大熊和大的動物玩,小熊和小的動物玩,幼兒拿出老師事先準備好的小動物送到草地上,這一環節和第二個環節差不多,幼兒的操作很快地完成了而且興趣濃厚。
通過上課、反思,我意識到本次活動有不足之處。在整個活動中,一個環節向下一個環節過渡時,都是由老師提出問題,幼兒操作,老師過多的去牽着幼兒走,應該讓他們獨立完成,這樣才能看出幼兒對本次活動的掌握的差異,以對個別沒掌握的幼兒進行鞏固輔導。此外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幼兒在語言表達方面耽誤了一些時間,使得整個活動的時間有所延長。在本次活動中,我的語言組織還不夠精鍊、生動有趣,導致一小部分幼兒注意力分散,與此同時更要對幼兒的常規教育做進一步的強化,這些都是以後教學中不能忽略地方。
篇三:小班數學教學反思
着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說過:“沒有遊戲就沒有、也不可能有完美的智力發展。遊戲猶如火花,它點燃探索和求知的火焰。”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幼兒的生活離不開遊戲,遊戲又是最適合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的一種活動,它能給兒童以快樂並從中受到教育。我們小班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以數的活動作為研究的切入點,通過一系列的學習和實踐研討,針對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數學知識的特點,我採用了遊戲的教學方法以提高小班幼兒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使他們在愉快的情緒中,輕鬆自然,繞有興趣的獲取知識,從而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因此,遊戲是小班幼兒數學教育獨具特色的強有力的教育手段。
一、情境性的數學教學遊戲:是幼兒在一定的情景中操作玩具或實物材料,並按遊戲規則進行的一種遊戲。這類遊戲通過遊戲的主題和情節,體現所要學習的數學知識和技能。
1、將《快樂家園》教材遊戲化。例如,小班幼兒學習一一對應的活動,教師創設了《小熊請客》這一遊戲情境,在活動中,“主人”小熊請小朋友幫助他,給每位“客人”(請來的小動物)送去它愛吃的水果。當幼兒看到教師出示的小熊請來的客人——各種動物(玩具)及其食物,立即引起了他們的注意和興趣,幼兒愉快地、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在活動過程中,幼兒不僅知道了每種動物愛吃哪種水果,嘗試用一一對應的擺放方法表達兩者之間的關係,而且活動過程培養了幼兒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引導幼兒學習思考和解決問題。
2、《快樂家園》活動在遊戲中的拓展。例如《看誰吃的多》這一活動中后,在“娃娃家”遊戲時,讓幼兒在遊戲中通過分發碗、勺等活動,理解“一一對應”等數學概念,發展幼兒分類和比較等數學能力。在提供物品時,教師可以先提供一樣多的物品,再提供不一樣多的物品,逐漸提高要求。
二、操作性數學遊戲:是幼兒通過操作玩具或實物材料進行的一種遊戲。這類遊戲通過幼兒動手實踐,體驗所要學習的數學知識和技能。
如:在進行《小貓釣魚》的活動時,幼兒親自將小魚粘到小貓的魚竿上,不僅進一步理解了一一對應,而且能用並置的方法比較出小貓和魚的多少,開始小貓和魚一樣多,幼兒又粘上一隻小貓后,幼兒通過親自操作發現出小貓多,小魚少;又粘上一條魚后,發現小貓和小魚又變得一樣多了。
還有就是我們幼兒園發明的數學書,孩子們在翻翻(翻開書)、看看(看清書中的標記)、做做(按標記進行操作)中,在輕鬆的氛圍中感知並理解了數學知識。
其實,我所說的這兩種遊戲在我們的教學活動中,常常是融為一體的。
我覺得只要我們教師從實際出發,掌握幼兒的認知特點,設計符合幼兒心理發展規律,融知識性、趣味性、實用性為一體的數學遊戲,就能激發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使幼兒玩得開心,玩有所得。
相關範文
- ·托班數學教學反思
- ·小班科學教學反思
- ·七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 ·趣味數學教學反思
- ·六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反思
- ·五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 ·數學教育教學反思
- ·小學六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反思
- ·初中數學教學反思案例
-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反思
- ·初中數學教學反思
- ·數學教學反思案例
- ·三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 ·生活中的數學教學反思
- ·高三數學教學反思
-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
- ·小學數學教育教學反思
- ·教師數學教學反思
- ·高中數學教學反思案例
-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反思
- ·九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 ·初中七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 ·高中數學教學反思
- ·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 ·中學數學教學反思
-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總結
- ·八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反思
- ·四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 ·初一數學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