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教學反思 > 幼兒園教學反思案例

幼兒園教學反思案例

手機:M版  分類:教學反思  編輯:得得9

幼兒園教學反思案例 標籤:幼兒國學 語文教學

  篇一:幼兒園教學反思案例

  學期已到了期末,大班幼兒的離園已到了倒計時,藉助《豆豆收藏家》這個教學活動,讓三年在幼兒園生活的孩子,對園內的人、事、物更加留戀。在設計活動時,重點放在了幼兒能理解收藏的含義,能將心中的情感投注到他們生活了三年的幼兒園的一草一木上。難點是鼓勵幼兒能開口分享交流自己內心世界的收藏,不能直接收藏的鼓勵他們通過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整個活動都圍繞這兩個目標進行着。剛剛開始,我用收藏品來設置懸念導入《豆豆收藏家》這個故事,讓孩子們知道了豆豆為什麼要收集這些隨處可見又很一般的東西,其收藏價值是什麼?一遍故事下來,孩子們都能深深體會到豆豆的心了,大部分孩子都能回答我提出的問題,明白了豆豆收藏這些東西的意義是什麼,同時也說明了孩子們的心和豆豆的心是一樣的。接下來是我們班孩子的收藏了,“老師,我也想收藏一片樹葉,以後我看見了這片樹葉,我就會想起和小夥伴在一起快樂的做遊戲。”“老師,我也想收藏一顆石頭,以後看見這顆小石頭我就會想起和老師小朋友在這塊石頭上畫畫的時候。”“老師,我想收藏這架鋼琴,以後看見鋼琴我就會想起老師彈琴我唱歌我唱歌的時候。”“那鋼琴這麼大,怎麼收藏呀?”“可以畫下來呀!”這麼一說孩子們又搶着說起來:“老師,我要收藏幼兒園的滑滑梯,我要把他畫下來,以後看見了我就可以想起和小朋友一起快樂的玩了。”“老師,我要收藏整個幼兒園,我可以用相機拍下來。”“我還要收藏幼兒的玩具,我要收藏老師、阿姨……”聽聽,孩子們收藏的多有價值和意義呀。所以事實證明,這兩個目標點的制定還是可行的。通過提問和語言故事地一步步深入,引導幼兒說出了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感受和想法,並得到了全班的共鳴。

  接下來就是孩子們要用實際行動來收藏了,將在延伸活動《驚喜留念盒》里組織孩子好好收藏想收藏的一切。

  篇二:幼兒園教學反思案例

  空氣是遊戲的好夥伴,它會住在皮球里、氣球里、空盒子里…幼兒在玩癟皮球的時候,總會說:老師這個皮球不好玩,好象是沒氣了。《誰住在皮球里》是一個有趣的故事,能讓孩子自主的思考、發現從而了解空氣的存在。

  活動中,我首先出示充足氣的皮球和癟氣球,以此引起幼兒的興趣,讓幼兒在觀察皮球外部特徵的同時初步感知充足氣的皮球和癟皮球運行時是不同的。當幼兒置身在遊戲和表演皮球蹦跳、滾動、飛起來及不會蹦、不會滾、也飛不起來的兩種狀態時,知道了空氣不再是看不見、摸不着的,不再是抽象的、枯燥的;而是具體的、有趣的。然後拋出問題“是誰住在皮球里呢?”此時很多孩子根據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說是空氣,而我並沒有肯定孩子的答案,為了讓幼兒在語言活動中的想象力得以發揮。所以我告訴幼兒,氣球可是會蹦、會滾、會飛的,會不會有小動物住在皮球里呢?以此擴張孩子的思維。當我分段講述故事《誰住在皮球里》時孩子們的注意力非常集中,教室里一點聲音都沒有,此時我的目的已經達到,幼兒的好奇心充分調動了起來,對活動產生了強烈的興趣,急切地想要知道究竟皮球里是否住着小動物!當一個個懸念性的問題再次拋給幼兒時,孩子們巧妙的接住了。“皮球會蹦?誰會住在裡面呢?”(青蛙、小兔、袋鼠),“皮球會滾?誰會住在裡面呢?”(輪子、刺蝟),“皮球會飛?又有誰住在裡面呢?”(小鳥、蝴蝶、蜜蜂、蜻蜓)孩子們根據皮球蹦、滾、飛的特點展開了想象,在活動中不斷體驗到了故事的魅力,然後我再次請幼兒比較、觀察使幼兒明白了皮球里有空氣,是空氣讓皮球運動的。皮球只有充滿了氣,才能像兔子一樣蹦、輪子一樣滾、小鳥一樣飛。

  故事《誰住在皮球里》將幼兒心中一掠而過的那絲疑惑鮮明生動地表現出來,並因此激活了幼兒去探索、發現。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幼兒認識空氣充入皮球之中所起到的作用。活動下來,孩子們還是意猶未盡,當我大聲問孩子們,誰住在皮球里時,孩子們異口同聲的說道:“空氣”。此時孩子們已將心中的疑惑解除。

  當然皮球還有很多種運動方式,當時在幼兒的興趣下如果多啟發幼兒的探索與模仿我想效果一定還要好。

  篇三:幼兒園教學反思案例

  《種子排隊》是大班主題活動“大自然的語言”中的一節科學課,這也是我們大班組內的一節公共課。在這個活動中,孩子們通過自己動手操作來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了很大的發揮。

  活動一開始,我就與孩子們一同認識了“紅豆、黃豆、蠶豆”這三種豆。然後引出下文進行第一次操作,給三種種子進行排隊。在這個環節里我以“一個挨着一個”的方式要求孩子進行排隊,排除了幼兒不規則排列給比較歸納形成正確概念所帶來的干擾因素,有利於培養幼兒良好的操作、探索習慣。在操作中我把線條分別用紅色點、黃色點和綠色點不同的記號來表示。我還選擇了兩人合作的方式進行,一人“排隊”,一人記錄這樣的方式增進了孩子相互間的合作意識。在操作活動中,大多數幼兒能夠按照要求進行排隊操作並且孩子們還能用自己的語言來解釋他們的發現,當我問起幼兒:“每一對的長短都一樣長嗎?”幼兒馬上積極的回答:“不一樣長。”然後請孩子們一起數一數分別都有幾顆,孩子們都說是10顆,我又問:“為什麼都是10顆,隊伍卻不一樣長呢?”思媛說:“因為蠶豆扁扁的要大,所以它們的隊伍就排得最長。”東東說:“黃豆圓圓的小,所以它們排得短了。”佳耀接著說:“紅豆最小,所以排得最短了。”孩子們通過自己操作,更直觀的發現了三種種子的不同,美中不足的是由於我在操作時沒有交代清楚操作要求,記錄數字的孩子有的記錄在種子排列的右邊,有的記錄在最下面,看上去有點凌亂。所以在第二次操作記錄時我特彆強調了這一點,要求幼兒統一記錄在右邊,可是新的問題在第二次操作時又出現了,對於材料的準備和設計表上線條的長短我欠缺考慮,使操作時出現了失誤,無法進行正確操作,這是一個我不應該犯的錯誤,另外對於科學活動來講,小結也是必不可少的,兩次的操作到最後再進行總結性小結的話,我想幼兒對於物體大小、數量與排列長短這一知識點掌握的會更好。

  整個活動中在操作材料準備上也有待更加具體,由於種子非常的容易滾動,很多孩子排了半天也沒排好,花費了不少時間,就連集體討論時還在“鍥而不捨”地排着,影響了活動的效果,我想可以在白紙上黏貼雙面膠或是利用KT板,上面壓上幾道凹槽來讓孩子們在上面給種子排隊,這樣幼兒的操作及老師的點評都會更方便。

您正在瀏覽: 幼兒園教學反思案例
網友評論
幼兒園教學反思案例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