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熱不均,博物館日看博物館
手機:M版 分類:會議發言 編輯:小景
冷熱不均,博物館日看博物館
國際博物館日
冷冷熱熱
與不在少數的名人故居及行業博物館一樣,這個名人故居平日也是門庭冷落。與此形成對比的是,上海博物館、上海科技館、中國共產黨一大會址、上海美術館等博物館、紀念館卻一派紅紅火火的景象。
今年,上海的博物館、紀念館已逾百家,去年參觀人次達1000萬。行業博物館蓬勃發展,對名人故居的保護意識也大大增強,各區紛紛為名人故居掛牌。但是,這些博物館、紀念館、名人故居現狀卻冷熱不均、喜憂參半。不少行業博物館、名人故居平日難得有觀眾上門,基本處於半歇業狀態。畫家李先生住在魯迅故居旁,他說,那故居平日大門緊閉,偶爾有參觀者來,不得不把門敲得山響,或大聲喊,才會有人來開門。
躲躲藏藏
門難找,門難進,是一大通病。銀行博物館高居金融大廈7樓,門禁森嚴。即使記者去採訪,也要提前預約,到達那裡還被要求詳細登記才獲准進入;一周只有一天向公眾開放。不少行業博物館的選址存在先天不足,難以面向公眾,如上海音樂學院內部的東方樂器博物館,雖然藏有29個國家的200多種樂器,但是深處學校內部,鮮為人知。上海民族樂器博物館位於閔行區七莘路上海民族樂器一廠內,陳列場地200多平方米,從1986年10月開館以來,只接待了參觀者1萬餘人次。著名的上海監獄博物館,建在提籃橋監獄大牆內,戒備森嚴,只接待團隊預約。
興興衰衰版權所有
上海自然博物館1960年開館,曾經很受歡迎,現在卻門可羅雀。據分析,原因除了大門被高架道路遮擋外,更在於其陳列內容和陳列形式陳舊,觀念落後,缺乏新的學術整理,也欠缺積極的公眾服務意識。
但也有專家認為,博物館、紀念館冷熱不均是正常的,因為不可能所有博物館都像上海博物館、上海科技館那樣門庭若市。
有專家指出,上海在規劃博物館建設時,不應只圖數量上的好看,政府應該重點規劃建成數個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對城市文化意義重大同時也能持久吸引來自世界各地觀眾的大型博物館。其他的博物館建設,只需要建立相應的激勵和管理機制就可以了。版權所有
一位文物專家在考察了澳大利亞的博物館后認為其經驗值得我們汲取。他們的服務意識很強,博物館全年的開放時間、交通服務情況、諮詢電話等相關信息,很容易查到。展示方式也很多樣,除了我們經常關注的照明、多媒體、展櫃、版面、線路等因素外,關鍵是讓觀眾參與、體驗。


相關範文
- ·局長廣州國際博物館日宣傳活動啟動儀式
- ·秘書長在廣州“5.18國際博物館日”
- ·北京警察博物館觀后感
- ·首都博物館觀后感
- ·首都博物館觀后感
- ·煤炭博物館觀后感
- ·樂器博物館觀后感
- ·參觀博物館觀后感
- ·參觀國家博物館復興之路有感
- ·軍事博物館觀后感
- ·建川博物館觀后感
- ·辛亥革命博物館觀后感
- ·“走進天宇博物館,見證歷史的奇迹“的
- ·參觀國家博物館活動策劃書
- ·博物館庫房管理制度
- ·參觀寧波幫博物館有感
- ·電影博物館觀后感
- ·參觀博物館有感
- ·中國武術博物館觀后感
- ·參觀紐約中央公園、自然歷史博物館有感
- ·咸陽博物館導遊詞
- ·國家博物館《復興之路》主題展覽觀后感
- ·我心中的博物館徵文
- ·歷史博物館觀后感
- ·建川博物館觀后感600字
- ·博物館觀后感
- ·參觀航天博物館有感
- ·博物館奇妙夜3觀后感
- ·昆蟲博物館講解詞
- ·國家博物館觀后感
- ·參觀博物館有感2篇
類別相關
- ·音樂學校家長會上的學生髮言稿
- ·在信息化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 ·畢業典禮發言稿四篇
- ·表彰黨員幹部集中冬訓大會上的講話
- ·在黨組民主生活會上的發言
- ·陳君文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 ·班子民主生活會自查材料
- ·閩南文化傳播協會彙報發言稿
- ·縣委副書記在十八歲成人儀式上的講話
- ·民主生活會發言提綱及整改措施(檢察)
- ·在全市社區建設工作動員大會上的表態發
- ·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調研座談會發言
- ·九年級二班家長會班主任發言稿
- ·在礦務局首次新聞幹事例會上的發言材料
- ·班主任論壇發言稿:我的班級禮文化
- ·人事主管 地球上的星星 兩會學習
- ·應屆畢業生 講話稿 大國重器
- ·第56號教室的奇迹 嘿,夥伴 華爾街
- ·科學發展觀 現代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