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演講稿 > 會議發言 > 人大主任學習十六屆六中全會發言材料

人大主任學習十六屆六中全會發言材料

手機:M版  分類:會議發言  編輯:小景

人大主任學習十六屆六中全會發言材料 標籤:三中全會 五中全會 兩會學習 黨章學習 外出學習

  文章標題:人大主任學習十六屆六中全會發言材料

  今天縣委中心組組織學習十六屆六中全會公報,是我的第三次學習。十六屆六中全會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召開后,我在電視上、報紙上就進行了認真的學習。下面,我談一下自己的學習體會:

  [找文章到-/-一站在手,寫作無憂]

  體會一:十六屆六中全會的召開,意義十分重大。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是在我國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全會的一個重要成果是審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對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出全面部署。為什麼黨中央提出要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就說明我們現在出現了一些不和諧因素。什麼地方不和諧呢?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了這樣幾方面的不和諧:一是人們的收入水平的不平衡;二是城鄉的二元結構造成的不平衡;三是區域發展的不平衡;四是人和自然的不和諧;五是國內發展與外貿的不平衡等。當時雖然我們已經認識到並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但在理論上還不夠成熟。十六屆六中全會的召開,在理論上全面分析了當前的形勢和任務,研究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若干重大問題,提出了到2020年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九大目標和任務,明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遵循的六項原則,並對我國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出了五個方面的具體部署。

  十六屆六中全會的召開,我感到在某種程度上和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意義十分相似。毛主席曾經講過:“要注意傾向性問題,防止一種傾向掩蓋另一種傾向”。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前出現的一些問題,就是傾向性的問題。當時政治上以“階級鬥爭為綱”,這個我就不多講了。在十一屆三中會會上,中央及時提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也就是“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實事求是的基本路線,使改革開放20多年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在90年代後期,社會上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因素,就是剛才提到的五大問題,因此中央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並且放在了工作的第一位。特別是這次六中全會在構建和諧社會理論上的成熟,我認為是一個綱領性的文件,從思想認識到實踐都比較成熟了,某種程度和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意義有相似之處,意義十分重大,是我們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一個“拐點”,一個里程碑。

  體會二:怎樣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深刻領會、認真把握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豐富內涵。和諧社會就是要人與人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等。但不能以“一種傾向掩蓋另一種傾向”,還需要繼續把發展放在手上不能動搖,這個中心一定不能動搖。要想構建和諧社會還得靠發展,要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為和諧社會創造雄厚的物質基礎。鄧小平同志講過,貧窮不是社會主義,但兩極分化也不是社會主義。客觀上講當前確實出現了一些不和諧因素,如環境問題、貧富差距問題、城鄉差別問題、農民增收問題等,對此我們各級政府都十分清楚,在今後工作中必須認真對待解決。總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項艱巨複雜的系統工程,也是一個需要隨着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而不斷推進的很長歷史過程,需要全黨全社會長期堅持不懈地努力。

  體會三:如何正確理解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和諧。怎樣才是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實現社會和諧,建設美好社會,始終是我們黨的不懈追求,但還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問題。對此,我們如何去看待?我認為對一個社會來說,和諧總是相對的,不和諧是絕對的。用辨證法來看,矛盾是無處不在的,無處不有的,舊的不和諧因素被消除,新的不和諧因素就會出現,社會就是在消除、克服、解決不和諧的因素中不斷地前進、發展。社會一定時期出現不和諧是一種正常的、自然的現象。澄清這些認識,我們才能更加堅定自覺地投身到建設和諧社會的實踐中。因此,我們必須倡導和諧理念,深刻理解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的建設和諧文化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深刻內涵。我認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四個主要特徵:第一,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個以人為本、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社會;第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個把公平和正義作為核心價值取向的社會;第三,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個創造活力得到充分激發的社會;第四,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法制健全、管理有序的社會。只有這樣,我們就會自覺的而不是自發的去構建和諧社會。

  《人大主任學習十六屆六中全會發言材料》來源於,歡迎閱讀人大主任學習十六屆六中全會發言材料。

您正在瀏覽: 人大主任學習十六屆六中全會發言材料
網友評論
人大主任學習十六屆六中全會發言材料 暫無評論

相關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