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亂彈八卦 > 關於孩子——蹣跚幼教

關於孩子——蹣跚幼教

手機:M版  分類:亂彈八卦  編輯:pp958

關於孩子——蹣跚幼教 標籤:做懂孩子的父母 培養孩子 我要做好孩子

  文/浩濤

  清華美院博士生導師陳丹青教授對於當今美術教育,學院教育的弊病可謂痛心疾首,他用辭去教職的行為對當今體制教育表示了一個知識分子懷疑而明確的反問姿態,這是高層教育界久違的真實呼聲。在上海,交通大學教授熊丙奇相繼寫出《大學有問題》,《體制迷牆》,《教育的異化》,這些詳細闡述大學各種教育問題的書籍讓國人清楚地認識了當今所謂的體制教育!

  大學教育已經滿城風雨,開始撼動這座輝煌無比的高層建築,當我們在將教育問題的眼光向上向外展望的同時,似乎還應該用同樣的深度和強度來回頭審視和探討幼兒教育問題。這是一個比小學,中學和大學更根本,也是基礎的重要階段,所有以上教育弊病和學生行為習慣,都能夠從幼兒園中看到最初的端藐,所有的個人和群體行為思維在這個時期就已經定型。

  在整個膨大而豐厚的教育產業鏈上,幼兒教育絕對是一塊最大的蛋糕。因為不屬於義務教育的範疇,在全面開放的幼兒教育里有公辦,民辦,私辦,各種基金和宗教團體,國外教育方式的有限引進,也就有了當今最複雜的學前教育現狀。至於為何教育部門不把這塊如此新鮮而誘人的蛋糕據為己有、先嘗為快,這裡面的原因或者說是深意不是我等草民能夠看得清楚的。我能夠看到的是無數天真可愛的孩子在各種教育環境和方式下被規範着,被調教着,被圈護着,被試驗着……

  我不在教育一線,不能從裡面的角度清楚認識幼兒教育的問題,在這裡不斷地嘮叨是因自己孩子正處幼齡教育階段,又生活在一個宗教和文化多元化的旅遊之地,外地戶口的幼童無法進入唯一的一所公辦幼兒園,幾年來,看到越來越多帶孩子來這邊生活的知識家庭在各自現實條件下嘗試各種兒童教學方式:其中有不想將孩子送進幼兒教育機構,自己既當父母,又當老師的;有幾個家長租下一個教室,請老師來教學的;有在一塊菜地上建上教室,讓孩子們在園地里玩耍嬉戲的(把那裡的老師叫園丁最恰當了)。有幾戶家庭組成一個社區,讓孩子們自由組合,互助式生活教學的。有不同專長的家長們輪流來舉辦活動和教學的;有不同宗教團體的慈善教學的;有國學禮儀傳統文化教育的,有交上比大學教育更昂貴的學費把孩子送到引進外國幼教方式的機構……

  這些不同的教學方式各有它們的長處,自然也有其局限的地方,家長們也是在不自覺地根據自己的性情和價值觀或宗教信仰將孩子引向不同的幼教之路。不管怎樣,比起只有一種選擇的小學,中學教育,這是一個可喜的現象。如今的教育如一塊高擎的雙面表情牌,一面對家長們熱情地叫嚷着“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國家進步教育是根本”“積極發展素質教育”……。一面卻縮減投入、將市場的利慾和嘈雜引進這塊純潔世界,繼續地對各種問題無動於衷。繼續無視每個嶄新生命個性的差別,落後的幼兒教育機制遠遠追不上孩童們玩耍奔跑的腳步。

  公辦幼兒園需要所有從事幼教的老師要有幼師證上崗,每個班配備二教一保,對每個教室里孩子的數量和空間,教室外的活動場地,每天多少的室外活動時間都有明確的規定,這些是一些私人幼兒園無法包障的。我孩子以前上私人幼兒園就經常是一個老師帶幾十個孩子,不但沒有幼師證,而且還不斷換人,但是也不能說把孩子交給公立幼兒園自己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先不說不斷曝光的正規幼兒園的虐童事件,就算是各方面都沒問題的幼兒園,一個老師日復一日長時間面對幾十個需要照顧的孩子也是對他們耐心和神經的極度考驗。

  如此條件下,我們一廂情願地希望孩子們得到個性化的教育無疑在學前教育階段就得以快速扼殺。因為沒有哪個老師有如此多的精力來關注每個孩子的行為細節和心理,來了解他們的個性和興趣方向,就算能夠發現,往往自己精力有限只能選擇不作為,而為了群體的穩定,每個性格活躍的孩子都會得到強制性管理,每個個性鮮明的孩子都會被刻意否認。我想,就算現實條件不能讓每個孩子得以個性化教育,至少應該先保護好每個班上那幾個性格突出的孩子。我們的政策可以讓一部分人先“福”起來,更應該讓一部分孩子先“個性”起來,將來這些孩子的模範作用可不是今天的富人可以相比的,所以,讓一部分孩子先個性起來是一件迫切和具長遠意義的舉措。

  相信每個合格的老師都清楚個性培養的重要,但是現實條件讓他們望着一大群孩子無可奈何。因為一大群孩子如果個個都個性突顯,後果將會一片混亂,說到底,是我們的人口太多了,國家卻沒有投入相應的教學經費。如今單獨二胎放開,這就意味着在現有的教學條件下,將擠進更多的孩子,有更多的孩子無法得到最基本的正常教育。如此的生育政策根本不考慮孩童們受到有效教育的重要性,人口的繼續增多會將早已教育問題擁擠堵塞的獨木橋壓垮,惡劣的教學環境使人性繼續惡化,異化的教育使得社會上不斷出現扭曲的靈魂。卻製造出更多“人口紅利”生產線上的人肉機器。這些無法得到應有教育的孩子,他們將來長大后,也必然會在全球化的競爭環境中遠遠地落在後面,艱難地負重而行……

  於是我看到身邊的一些父母不惜重金,將孩子送到每個班只有十幾個甚至更少孩子的國外個性化關注的教育理念機構,比如重視靈性思維的華德福幼教,或重視邏輯思維的蒙台梭利幼教,或重視動手能力的瑞吉歐幼教……。這些國外的教育方式本身就是各有所長、完整獨特的個性化教學體系,都經過了長達百年時間的教學驗證。家長們只需根據自己的願意或孩子的性格選擇適合的教育方式就可以。只是這些個性化的教育機構里,因語言待遇和各種現實問題,不可能全部引進國外的老師,中國籍的老師雖然都需要經過培訓執教,但是又有多少已經受文化和教育定格的中國教師能夠把握這種強調個性發揮的教育方式呢?所以這些國外幼教體系移植到中國后,也往往因人的因素而變了味,中國特色的味道頑固而濃烈。

  所有問題無非先是人的問題,幼兒教育對每個老師的素質要求極高,甚至高於大學教授。每個幼兒老師的性情和行為習慣直接影響每天長時間跟隨他們的幼童們,特別是那些將孩子從小班一直帶到大班的老師。在父母們因各種原因短時間或長時間缺席的社會現實中,一個幼兒老師既是一個具備專業知識的幼兒教育工作者,又是暫時的父母角色。他們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幼兒渴望親情的需要,特別是那些單親家庭或長期沒有父母在身邊關愛的留守兒童。在這點上,老師的博愛應該是比知識的認知更為重要的!所以,我相信,如果不去擔心孩子會輸在起跑線上,已經孕育了慈愛的父母就是他們孩子最好的老師,有幸擁有慈愛父母的孩子,將從小就有了一個人該具有的重要品質,比如:對人的關心,表情話語生動活潑,安全感,責任心,寬容心,情緒穩定從容,靈活的理解能力,豐富的創造力,等等。這裡面的一些重要品質在如今的幼兒教學環境中是不可能形成的,甚至會徹底破壞。

  素質教育的方嚮應該首先落實在幼童教育階段,需要具備相應素質條件的老師來任教,才能看到切實的效果,才具有長遠的意義。這裡首先需要每個老師無私的愛心,對孩子們由衷的喜愛,極佳的耐心和細緻的觀察力,靈活隨機的教學方式,生動的表情動作,熱情有趣的話語,豐富的幼兒心理和行為模式的知識,科學有效卻簡單的處理幼童行為的辦法。以及對生活和人性有很好理解后安靜從容的心態。這些重要品質在那些剛畢業的年輕幼教老師身上能夠體現多少呢?

  用年輕氣盛、沒有生活體驗和積累的年輕人來從事一個極需愛心和責任心的幼教事業是一個極其冒險的事,清一色的使用年輕女性來擔當如此重任無非是對泛母性化作用的迷信。我們一廂情願地相信一個女孩會比一個男孩會有更多的愛童之心。需知在中國這個特殊的獨生子女群體,能夠學會照顧和關愛本能的機會並不多,幼教老師的性別和年齡是一個需要探討的問題。

  在我們審視幼兒教育的同時,也不得不來看看當今從事幼兒教育老師們的福利問題,愛心和責任雖然不能用福利來簡單划等號,但是在一個變化和競爭激烈的商業時代,良好的福利條件卻能讓幼兒老師們能夠從物質層面獲得安全感和榮譽感。這些是心理平衡和平靜的基礎。當今幼教老師的福利先不說和中學或大學老師來比,就是和小學老師相比也是有很大差別,那些民辦的就更是有着天壤之別。

  一個幼教老師在工作上每天面對幾十個隨時需要關注和生活照顧的寶貝孩子,責任和壓力可想而之,這種比任何一個階段的老師都更累和更緊張的教學工作卻沒有和其他老師一樣的對於醫療和養老的保障,沒有住房的安排,沒有和小學老師一樣的工資標準。試問一個如此不受到社會尊重和平等對待的領域裡,會滋生怎樣的心理和教學情緒?我們不能只是一味的喊孩子的教育有多重要,卻不給從事幼教的老師一個名份和起碼的公平待遇。在這個領域裡,最不應該的就是人為的分出如此多的等級和不同的待遇標準。從而讓不同家庭出身的孩子們從小就產生了階級的差別意識。在這一點上,就把極需培養新時代孩子們自由公平的心態破滅,同時破滅的是沒有受到公平待遇的幼教老師的積極性和理想,於是多少專業優秀人才毅然離開,多少傷心不被理解,多少情緒向孩子們發泄……

  一個人所有的行為和思維習慣、個性品質基本是在幼兒階段形成,,只有受到重視的幼兒教育領域,才能得以監督和良性發展,只有受到尊重的幼兒老師才能安心施教,只有具備博愛心和耐心品格的老師才能上崗執教,(而不是僅憑一個幼師證)。只有將男女老師的比例合理搭配(不用去擔心什麼,也擔心不來),才能給孩子們一個完整的性格影響。幼教老師們不是起跑線上的指導發令員,他們應該是一個個誠懇的幼童護航者。

您正在瀏覽: 關於孩子——蹣跚幼教
網友評論
關於孩子——蹣跚幼教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