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世俗評說 > 網絡暴民,愛國乎

網絡暴民,愛國乎

手機:M版  分類:世俗評說  編輯:小景

  暴民,從字面上就不是一個褒義詞,隱含着粗暴、蠻橫不講理的意思。細細思量,裡面更含有一種不守法的成分在裡面。而這個詞出現在網絡上,成為網絡上一些網民行為的定義大概源於2006年2月的虐貓時間。虐貓事件對網民帶來的震動,導致了網絡上宇宙A級通緝令的發布,從而在被懷疑和虐貓事件相關的三個人的個人資料被網友公布,遭到網友的攻擊和謾罵。從此,一些不接受或者無法認同這些網民掘根問底並且痛打落水狗的指責方式,就將這些人的稱之為網絡暴民,大有一種不肖與之為伍的意思,這些人中不乏顯赫之流。

  網絡暴民的行為特點為會對自己不認可的行為言行運用網絡人肉搜索的方式,不放過任何一點細節,最終讓在網絡上發布自己的言行的網民大白於天下,進而群起而攻之,甚至影響到該網民的實際生活。網絡暴民的行為總是以一種激憤的語氣,一呼而天下應的氣勢掀起一場網絡的暴風雨,也讓人們不斷的注意和分析這種行為。

  虐貓事件之後,銅須時間更是將網絡暴民的行為推到了風頭浪尖。引發海外媒體的嚴重關切。《國際先驅論壇報》以《以鍵盤為武器的中國暴民》為題,激烈抨擊中國網民的“暴民現象”,質疑中國網民的做法是對個人權利的嚴重侵犯。

  至此,網絡暴民的行為成為一些專家議論和探討的對象,甚至新聞傳播法著名學者魏永征教授在《言論自由和網上誹謗》一文中認為網絡暴民雖然發生在網絡空間這個虛擬空間內,但網絡空間是現實世界的一部分,並且其行為無論從公共利益的利弊角度考慮還是事件對當事人造成的傷害程度方面,此類事件網絡暴民已經造成了法律意義上的言論侵權。

  步入2008年,在藏獨和地震的事件中,家樂福和鐵公雞排行榜更是進一步驗證了網絡暴民的巨大影響。如果說網絡暴民的行為在以前影響的只是個人,那麼現在網絡暴民的行為影響的更是西方文化對祖國傳統文化的認知。改革開放以來受西方文化的影響,越來越多的社會精英無意之中總是拿西方的文化思想來取決自己的行為。在汶川地震之後,王石的言行和一些西方企業捐款的滯后無不說明了這一切。而網絡暴民的行為無疑促進的他們思想的認識和轉變,從而認識到網絡暴民潛意識中訴求的在災難面前舍利取義的儒家思想。

  公平只是相對的,規則也是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入鄉隨俗、入巷隨彎。我們去西方接受西方的文化這無可厚非,而西方企業在我國發展自然也得接受我國傳統的思想文化影響。我國傳統思想文化泱泱五千年,也絕不是一些社會精英認為西化就可以抹滅的。網絡暴民的行為在家樂福和鐵公雞排行榜的事件中不正是潛在的訴求了統一和在災難面前舍利取義的傳統文化的精華。

  從網絡暴民的言行上面可以看出,青壯年佔主流。如同新聞傳播法著名學者魏永征教授所說網絡空間是現實世界的一部分,那麼無論網民還是企業都得為自己的言行負責。也就是說你有權利在網絡上發表自己的言行,那其他網民自然有權利對你的言行發表意見和看法以及對自己所關注的網民所在的追源。謾罵作為情感的宣洩方式,生活中可以,網絡上自然可行。而網絡暴民的言行能在網絡上甚至在現實中迅速的傳播,一個詞正義就說明了一切。當然也有個別網民的言行不可取,但是網絡暴民的主流確是值得稱讚和發揚的。他們的行為是一種無意識的愛國行為,潛意識的維護和發揚傳統思想文化的行為。他們也代表着祖國的未來,所以如何引導和規範才是重要的,而不是看不起和漠視或者予以打擊和批評。

  汶川地震災后的廣大港澳台胞的行為不正好說明了這一點,我國傳統思想文化該如何的繼承和發展,這正是這些愛國的網絡暴民提出的新的問題。

您正在瀏覽: 網絡暴民,愛國乎
網友評論
網絡暴民,愛國乎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