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世俗評說 > 大學碎片之消失的農民

大學碎片之消失的農民

手機:M版  分類:世俗評說  編輯:pp958

大學碎片之消失的農民 標籤:大學生入黨 大學四年

  我認為最有價值的非物質遺產應該給中國農民。

  傳統的中國農民正在一步一步的凋零,那種對土地的情感也在一點一點的消亡。

  種在土地里的是希望,是生活,不僅僅是農作物。他們為了那片土地上的小麥玉米,很少考慮是否自己的做法是否經濟,特別是在天公不做美的時候。一畝小麥最多產1000斤,一斤能賣1.2元,一畝地毛收入1200元,種子50元,農藥50元,收割和播種的機器費用100元,肥料兩袋200元,灌溉二次200元(水費很貴一小時18元),剩了500元,小麥十月播種,來年六月收割,有八個月,要鋤草、打葯、灌溉、施肥,收穫之後要晾曬、裝袋入倉,按一個人算,一個月就算二十個小時,那一個小時能賺2.5元,這是很繁重的。若天旱就要多灌溉一次,若小麥成熟的時候下雨颳風就慘了,收割機很難收割就要手工收割了。(我家是農村的,上面的數字都取了整,誤差不大,可以說明問題。)現在去想政府免除了農業稅,是因為交的稅可能還不夠支撐一個部門去收稅的活動經費,而且糧食的價格一直被國家壓的很低,最近小麥是1.2元一斤,我五六歲的時候是0.5元到0.6元之間,十五年過去了,漲幅是100%,那其他的物價呢,就說和糧食有關的,五六歲一份麵皮0.5元,現在就是在村子里賣也是3.5元,這是700%,這公平嗎?這合理嗎?這正常嗎?壓低的價格差應該比繳稅的部分大多了。即使近幾年有了農業補貼,但和免稅一樣,都是聽起來不錯,讓那些老農民高興一下。我很難把這稱為執政藝術。

  但在老人看來,這已經很好了,農活已經變的很輕鬆了,以前更為勞苦繁重。

  就是這樣,農民還是一心一意的乾著,他們認為地里的莊稼都是一條條命,要好好的養着。這是多麼偉大的敬職,看到莊稼豐收,他們是從心底的高興,不僅僅是能收穫更多,就像看着胖胖的孩子。他們給土地注入的情感,相信土地是不會騙人的。當然上面的情況不會持續太久,當二十世紀四十、五十、六十年代出生農民一點一點凋亡殆盡之後,中國的農民就徹底消失了。

  農民消失之後,那份對土地的感情也帶進了墳墓。於是中國的農耕文明徹底的結束,以農耕文明為基礎的中華文明是否能老樹發新芽,就很難說了。

  後來的農民大量的變成了農民工,他們的身份是農民,卻乾著工人的事。拿着最低的工資,乾著最累最髒的活,還遭受着城裡人的歧視,同時在鄉村,無數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最讓人心疼的是父母為了兒女苦心於外勞作,而家鄉的兒女卻在網吧里一年一年,更疼的是父母拿着血汗錢回來而孩子卻在勞教所里。這樣去推理,十年之後當一批批的留守兒童走進社會,有了自己的生活,我很難相信他們在精神世界活的很好。看動物世紀就知道,連小獅子小狼崽都需要母親去教授生存的機能,多少留守孩子已經很久沒有見過父母了,即使看見,短短几天,又要分離。不得不說這是個變態的時代。他們沒有發出聲音是因他們還延續着中國農民的對政權如羊一樣的溫順老實。

  中國的農業就在這樣讓人心疼和憂慮中實現着工業化,中國經濟的每一個8%的增長速度里埋着多少農民家庭的不幸和眼淚。也許這是中國農民的兒子對中國經濟以農民工的身份作出的最後貢獻了。

  前幾天看到一短新聞,說某個國家的總統因一個少年犯罪而對這個少年寫去了道歉信,說少年犯罪是政府的失職,少年是因家庭破裂而無人照顧,若政府給了這個少年及時幫助和鼓勵,那後來的悲劇就不會發生了。若是中國政府要道歉,我不知道要寫多少封信,貌似官員對民眾的關心就是在節日的時候給一些米面糧油,然後傻傻的腆着滿是油的臉問,大媽,過的幸福嗎?大媽看着懷裡的孩子不知道說什麼。

  很久很久以前在家的旁邊就有一個國家通信電台,位於村外一千多米的原是農田的地方。想說的是,從公路上去這個電台有兩條路,一新一舊,新的筆直寬大,舊的有些彎曲狹窄,不過棄舊建新的理由卻十分的幼稚可笑無聊,卻說的冠冕堂皇,新的馬路方向是和大門呈垂直關係,能一眼看進去很遠很遠,要的也就是這種效果和表面的形式。代價是那條老路放棄不用,成了荒蕪,另外新的路是和大門垂直卻攔腰截斷了數十畝的田地,看着被一條形式主義的路截斷的田地,滿是氣憤,不說耕種灌溉收穫時的麻煩,看着就不舒服。可是中國農民沒有說什麼了,他們習慣了逆來順受,而且那條路還是在政府看來是廉價勞動力的農民修建的。

  說起廉價的勞動力,第一次看見這個短語是在初中的地理課本里,大概是在講城市的產業結構和改革開放時的招商引資,說廉價的勞動力是某個地域引來投資者的優勢,廉價的勞動力會減低投資者在經濟運作中的成本,不過這句上了大學有了一個新的體會,我不懂的是把這句話寫入教科書中去說的目的是什麼,什麼叫廉價的勞動力,從供求關係上說是勞動力多而可以乾的活少,從而導致了勞動力的低廉。這麼多年過去了,因為沒有核心科技,我們成了世界工廠,作為政府教育部門不僅因沒有培育出合格的科技人員去攻克核心技術而對民眾道歉,而是把廉價勞動當作一種優勢。這真是一個民族的恥辱。

  農民在一波波的現代化進程中,被殘忍的啃食了,被無情的換了身份,成了經濟的奠腳石。多年過去之後,一代代由農民變成農民工老去了,躺在家裡床上,無人問津,請問是否有人或組織會為他們做一個紀念碑。

  最寶貴的情感,對土地失去了情感,我不知道會發生什麼。簡單的想一下,人和土地的關係就像婚姻關係,沒有了情感只剩下了粗暴的利用土地。

您正在瀏覽: 大學碎片之消失的農民
網友評論
大學碎片之消失的農民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