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教學反思 > 方程教學反思

方程教學反思

手機:M版  分類:教學反思  編輯:小景

方程教學反思 標籤:語文教學

  篇一:方程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在認識用字母表示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用天平保持平衡的原理解方程教學利,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等式的基本性質解方程。

  教學中我先利用板書演示了天平兩端同時加上或減去同樣的重量,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倍數,天平任然保持平衡,目的是讓學生直觀感受天平保持平衡原理,為學生遷移類推到方程中打基礎。然後出示例 1 ,讓學生列出方程 x+3=9 ,用課件演示 x+3 個方塊 =9 個方塊,提問: “ 如果要稱出 x 有多塊,怎麼辦? ” ,引導學生思考,只要將天平兩端同時減去 3 個方塊,天平仍平衡,得到一個 x 相當於 6 個方塊,從而得到 x=6 。你能把稱的過程用算式表示出來嗎?大部分學生快速的寫出了我想要的答案: x+3-3=9-3 ,於是我問:為什麼方程兩邊要同時減去 3 ,而不減去其它數呢?學生沉默,有學生說, “ 為了得到一個 x 得多少 ” ,我又強調了一遍,我求一個 x 的多少,所以要把多餘的 3 減去。接下來教學例 2 ,同樣我利用天平原理幫助學生理解,在學生說出要把天平兩端平均分成 3 分,得到每份是 6 的基礎上,我用板演演示了分的過程,讓學生把演示過程寫出來,從而解出方程。在此基礎上我引導學生總結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得到等式的基本性質:方程的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相同的數,除以或乘上同一個不為 0 的數,方程兩邊仍然相等。

  按理說,只要稍加類推,學生應該能掌握方程的解法。但接下來的練習大大出人意料,除了少數成績較好的學生能按照要求完成外,大部分幾乎不會做,甚至動不了筆。問題出在哪裡?經過認真反思總結如下:

  一是從天平過渡到方程,類推的過程學生理解不透,天平兩端同時減去 3 個方塊,就相當於方程兩邊同時減去 3 ,這個過程寫下來時,要強調左右兩邊原來狀態保持不變,要原樣寫下來,如果這樣的話就不會造成有的學生不會格式;

  二是對為什麼要減去 3 討論不夠,雖然有學生回答上來了,我應該能覺察出學生理解有困難,課件和天平能讓學生懂得方程兩邊要同時減去相同的數,至於為什麼這裡要減去 3 卻還似懂非懂,如果當時舉例說明也許很有效果,比如: x-3=6 ,我們該怎麼辦呢?學生通過對比討論,就會發現我們要求出一個 x 是多少,就要根據方程的具體情況,若比 x 多餘的就要減去,不足 x 的就要補足,這樣效果肯定好些。

  篇二:方程教學反思

  教學《解方程》這部分內容時,我一開始就有些擔心學生不容易學好。因為方程的思維方式和原來的解決問題思考方式完全不同,而學生已經習慣了原來的思考模式,恐怕很難接受新的方法,即使這種方法的思維含量更少,完全不用拐彎抹角地思考,不用逆向思維。學生對於新的東西,總是因為不熟悉而否定它的簡便好用,因為對他們來說用起來不熟練就是不方便的。其次是解方程、驗算、用方程解決問題等都需要固定的格式,學生要花時間適應這種格式記住這種格式,並熟練地應用也是一大難點。

  在上課時,我是先按照書上例子展開教學。然後我說明,列方程解決問題就是把實際情況最直接地表示出來,比如天平左邊是杯子和水,水的質量是x 克,就寫100+x ,右邊是砝碼250 克,左右平衡,用等號連接,列成的方程就是100+x=250 。

  接着教學怎麼解方程,求出方程的解。我讓學生自己來求x 等於多少,學生都能解決。書上介紹的方法是兩邊同時減去同一個數,左右兩邊仍然相等。但是學生的方法都是根據加法算式中各數的關係來求的。即使有些學生說不清自己是用什麼方法,我也能看得出來是用這種方法。我肯定了學生的方法,再從天平的原理出發介紹了書上的方法,然後問學生:你們喜歡哪種方法?學生幾乎異口同聲地肯定了自己的方法。因此,我說,那我們就用自己用得好的方法來求方程中的未知數,。同時, 介紹了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方程的解,求出方程的解的過程叫解方程。認識了概念后,要及時加以鞏固。我出了兩道題幫助學生鞏固概念。

  二是讓學生來解方程。學生很快能算出來,我告訴學生解方程的寫法跟我們以前的計算寫法不同,它有特定的格式,我一邊講解格式一邊板書。要求學生讀一讀解方程的過程,看是否理解,再在自己的本子上寫出過程。然後重新做了一道加以鞏固。接下來的難點是驗算。我先講解怎麼驗算,再請學生來說驗算過程,然後把驗算過程也按照特定格式寫下來。

  學生作業反饋時,有幾個問題:一、用方程表示題目中的數量關係很多都用老方法;二、解方程的格式寫法容易出錯;三、方程的解的驗算過程不是很理解,經常出錯。

  作業講評時我們一起糾正了錯誤,概括了錯誤類型,要求學生避免這些錯誤,然而一些學生依然在重複原來的錯誤。這是數學教學中常有的現象,有些題目第一次用了錯誤的方法,往往糾正很多次還是習慣用錯誤的方法。

  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學,也有幾點想法:

  一、用方程來表示數量關係學生出現困難,是通過我的幫助列出方程,我並沒有及時讓學生鞏固方法。

  二、解方程、驗算的過程和格式的教學以我的講解為主,而那時我沒有想辦法很好的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因此學生練習時丟三落四較多。

  三、我的講解過多,學生自己的思考過少,類似於灌輸,學生學習較被動,到最後模仿解法和格式為主,卻沒有理解為什麼這樣寫,因此學生有時正確,有時出錯,沒有掌握好。

  四、這個教學內容對我們的學生來說,難點較多,而我並沒有為學生的接受能力進行減負思考,一股腦地把所有新的東西都倒給學生,造成學生超負荷。

  篇三:方程教學反思

  《解方程》是人教課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內容,本節課是在認識用字母表示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新課程解方程教學與以往的最大不同就是,不是利用加減乘除各部分間的關係來解,而是利用天平保持平衡的原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等式的基本性質解方程。

  教學中我先利用課件演示了天平兩端同時加上或減去同樣的重量,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倍數,天平任然保持平衡,目的是讓學生直觀感受天平保持平衡原理,為學生遷移類推到方程中打基礎。然後出示例1,讓學生列出方程x+3=9,用課件演示x+3個方塊=9個方塊,提問:“如果要稱出x有多種,改怎麼辦?”,引導學生思考,只要將天平兩端同時減去3個方塊,天平仍平衡,得到一個x相當於6個方塊,從而得到x=6。你能把稱的過程用算式表示出來嗎?大部分學生快速的寫出了我想要的答案:x+3-3=9-3,於是我問:為什麼方程兩邊要同時減去3,而不減去其它數呢?學生沉默,終於有兩雙小手舉起來了,“為了得到一個x得多少”,我又強調了一遍,我們的目標是求一個x的多少,所以要把多餘的3減去,為了不耽誤更多的時間,我沒有繼續深入探究。接下來教學例2,同樣我利用天平原理幫助學生理解,在學生說出要把天平兩端平均分成3分,得到每份是6的基礎上,我用課件演示了分的過程,讓學生把演示過程寫出來,從而解出方程。在此基礎上我引導學生總結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得到等式的基本性質:方程的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相同的數,除以或乘上同一個不為0的數,方程兩邊仍然相等。

您正在瀏覽: 方程教學反思
網友評論
方程教學反思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