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食堂

手機:M版  分類:思想鉤沉  編輯:pp958

  1959年,全國農村都推行了“大食堂”政策,我們家鄉也不例外。別的地方的“大食堂”辦得怎樣不知道,但在地處太行山腳下我們的豫北家鄉,人們只要一提起那短短几年的“大食堂”生活,都會感到刻骨銘心。

  所謂“大食堂”,就是生產隊將每家每戶的鍋都搜集到一起。勞動之餘,全生產隊的全體社員都集中在一塊同吃一口鍋里的飯。因此,“大食堂”也叫“大鍋飯”。當時,很多人對這種形式感到不滿意,但誰也不敢說個不對,都知道是上面的政策,誰敢違反上面的政策就是“反革命”。

  在全生產隊上下都在收交鍋碗瓢勺的同時,奶奶將一口小鍋偷偷地藏了起來,以備在家給剛剛一歲的大哥燒口水喝或做點吃的,但有一天,她抱大哥出去玩時忘了關屋門,結果是被生產隊的人搜走了。那時,在家帶小孩兒的老人是不下地幹活的。吃飯時,誰家有老人,就由誰給自家老人帶飯吃。不管老人年齡大小,每頓飯是一個窩頭和一勺苞谷粥。

  提起“大食堂”吃的飯,母親說這一輩子都不會忘記。母親說,每當開飯時人人都可領到兩個窩窩頭。但窩窩頭也有它的不同之處,秋天吃的窩窩頭是用紅薯葉、白菜葉、胡蘿蔔葉、白蘿蔔葉摻在一起,再拌點麵粉做的;春天吃的窩窩頭則是用榆樹葉、槐樹葉摻在一起,再拌點麵粉做的。窩窩頭所拌的麵粉很獨特,不像現在人們食用的麵粉,是小麥或玉米加工的。在那個年代,做窩窩頭的麵粉大概有這麼幾種東西加工出來的,譬如,將玉米桿芯、河裡挖出在太陽下晒乾的蒲根及鍋里炒焦的花生皮用石碾碾成粉,再摻上碾碎的榆樹皮粉,加上水,和上各類菜葉,做成一個個窩窩頭。現在的人誰也不會想到那年代做饃饃工序怎麼會如此複雜!

  真難想象,這種窩窩頭吃到嘴裡會是什麼味?

  但是,那時我們的家鄉人就是吃的這個東西。給現在的年輕人說起這事兒,沒有幾個會相信。

  據說,當時我們村上的人們餓得將榆樹皮都剝光吃了。因此,一到冬天,很多榆樹就都因沒有皮而活活死掉了。

  “大食堂”推行了兩年半以後,實在是推行不下去了。於是,在這一年農曆的二、三月份,生產隊長終於說“誰想散夥的就散夥回家”,但竟還有不願回家的,但那畢竟是少數,大多數人都願意回家。因此,少數服從多數,“大食堂”歷史從此結束了。

您正在瀏覽: 大食堂
網友評論
大食堂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