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文化隨筆 > 看似悲苦其實幸運的林黛玉

看似悲苦其實幸運的林黛玉

手機:M版  分類:文化隨筆  編輯:pp958

  黛玉具希世俊美,秉絕代姿容,稟才情,擅音律,是大觀園內真正的詩人,是唯一一個集性靈、才氣、聰慧、高潔、率真、善感、纖細、風流於一身的女子,在她身上我們看到了詩的美麗與人性的純潔。

  其實黛玉是幸運的,幸福的。雖然她命薄若斯,雖然她淚盡而逝。但她仍然是幸運的,幸福的。

  她是一個世界,從她身上,可以看到一個人的成長,達到完滿狀態的過程。而這個過程是一個隱喻,一個關於女人、關於人所能達到的理想狀態的隱喻。

  逃離閹割

  林黛玉幼年就母親亡故,父親又將她送入賈府。那時,她年僅六歲。這就造成了她人生的無根性、漂泊性。因此她才會在詠絮詞里嘆道:“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繾綣,說風流。草木也知愁,韶華竟手指頭!嘆今生誰舍誰收?嫁與東風春不管,憑爾去,忍淹留。”然而,正因此如此,她才幸運地逃脫了封建社會女性被閹割的命運,是她後來得以自由、完整成長的前提條件。它在客觀上促使了黛玉命運向傳統女人命運方向的偏離。父權的空白使黛玉反而得到了自己。她可以自我完成,自成一體,自為海洋。

  而賈母的疼愛與賈府的特殊生活環境,是黛玉得以自由、完整成長的後期條件。她有着賈母的庇佑,又有着獨立的私人空間,實際上她從人身到精神都是一種相對獨立的存在。她在無意識中逃出了被閹割的命運,恰似一隻漏網的魚,在汪洋大海里自由地翱翔。

  才華橫溢

  正是在這種自由的環境中,黛玉才更充分地展現了自己的個性、才情與詩才。她似仙子般輕盈,如洛神般飄逸,敏捷直逼謝道韞,清新猶如李清照,高潔堪比陶淵明,她自憐,幽怨,嬌俏聰慧,有着風流的詩人氣質。《葬花吟》猶如杜鵑啼血,一字一句都由她特定的身世,特定的心情,特定的環境中自然流露出來的,都是她心頭的泣訴。《題帕三絕》則是淚眼訴說了她與寶玉之間的默契與情感的溝通,內心秘密的直接袒露。《詠白海棠》則展露了她心慧言巧,敏感純真的氣質。《秋窗風雨夕》是她內心苦悶、孤獨、複雜的真實寫照。《詠菊》三首則是她恣情任性、孤標傲世、高潔素雅的大膽表露。《桃花行》是她感傷時世、憂傷急痛的哀音。《五美吟》是她渴望自由、保全自己的強烈心聲。她的詩吟詠着她冰清玉潔的節操、孤高傲然的品格;她的詩映現着她純真誠摯的靈魂,也為她美好的形象上了一圈詩意的光環。

  貼心婢女

  聰慧嬌弱的林黛玉身邊因為有了“一片真心為姑娘”的紫鵑,生活更加愜意與溫暖。紫鵑生來松柏稟性,忠誠待人,聰慧可人,時時“度其意”,是黛玉的知心姐妹。她傾心儘力照顧、服侍黛玉,溫暖着她病弱的身體和客居的苦情,而且機智果敢地“暗暗籌畫著”如何促成寶黛的婚姻,俠骨柔腸,溢於言表。正因為有了這樣一個性格孤潔而嫻靜的丫頭,瀟湘館才更像一個自由的天地,黛玉寄人籬下、孤芳自賞、目下無塵的心才漸漸地被暖化,她率真、素潔的個性才得到更淋漓盡致的展現。

  知心知己

  寶黛的愛情悲劇,似乎從一開始就渲染着一抹“宿命”的色彩,“以淚償灌”的傳說,雖蘊藉着命定的哀音,卻滲透着濃重的感情色調,別具一格,別開生面。黛玉的內心世界比別人要豐富,比常人更敏感細膩,加之以她飄零孤苦的身世,寄人籬下的無依,又要時時刻刻警惕着與寶釵等競爭寶玉的愛情,使她更加抑鬱,本就豐富善感的內心難以負荷。但幸而,她雖生存在這樣一個污濁滾滾的世界里,仍有一個知心知己——賈寶玉,時時關心着她,體貼着她。寶黛之間複雜細微的感情糾葛,顯示了一種至情至性的境界,升華出情之美感。他們從小兒女的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到漸入愛境,無論是生活還是內心世界,雖瑣碎細膩卻真實感人,有喜,有悲,有口角,有猜疑,有試探,有“半含酸”,有“悲寂寞”,甚至於“情重愈斟情”。但他們始終是兩情契合,滲透着思想、志趣與精神格調的和諧一致。

  黛玉是性格孤傲、鄙視一切,尤其反對俗世的仕途經濟,反對侯門公府所見的一切鄙俗。只有具有同樣思想性格,同樣才華秉賦,同樣反對仕途經濟,嚮往着朦朧的清凈理想世界的寶玉,才是她真正的知音。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抷凈土掩風流。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淖陷渠溝。”齷齪的現實世界使黛玉心生厭棄,她終於為寶玉流幹了最後一滴眼淚,還清了她的宿債,完成了她來到人世間走一遭的宿命,終於淚盡而亡。但黛玉一身風儀,錦心繡口,即使是死,也是滿懷着寶玉對她深切的愛意。雖然,她離開了這個讓她既留戀又厭棄的現實世界,但她仍然是幸運的,純潔的,踏實的,在即將離世的那一瞬間,這朵“風露清愁”的芙蓉花散發出最清幽的芳香和最動人的美麗。

您正在瀏覽: 看似悲苦其實幸運的林黛玉
網友評論
看似悲苦其實幸運的林黛玉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