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文化隨筆 > 淺談古代文學作品中對比手法之運用

淺談古代文學作品中對比手法之運用

手機:M版  分類:文化隨筆  編輯:小景

  在我國浩如煙海的古代文學作品中,之所以有着成千上萬篇佳作流傳至今,除其作品具有較高的思想性之外,在很大程度上,還因為它們自身所具有的巨大藝術魅力,尤其是古代文人經過長期寫作實踐,創造出來的“對比”這種藝術手法,在文章的布局謀篇、塑造鮮明的人物形象、突出主題等方面起了很大的修辭效果,為後人所稱道,並影響着後代文學的發展。今天,為了繼承古代的文學遺產,學習前人那些優秀的寫作手法,本人僅就粗讀過的幾篇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為例,淺談一下古代文學作品中對比手法的運用問題。

  對比是一種修辭格,它是把兩種不同事物或者是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放在一起互相比較。通過對比,可以使事物的性質、狀態、特徵更加鮮明突出。在我國古代文學作品中,對比手法的運用是一大突出的藝術特色。遠在先秦時代,文學作品中就開始運用了對比手法,如《詩經》中的《伐檀》(魏風)砍伐的奴隸們唱出“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懸貆兮“的憤歌,就是運用對比手法,直言不諱地大膽揭露奴隸主不勞而獲的階級本質。又如《詩經.氓》中負心漢在求婚時以”信誓旦旦,不思其反“的誓言,騙取了棄婦的財物和愛情,當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后,卻”言既遂矣,至於暴矣“。作者在此正是拿負心漢得到女子的前後進行對比,深刻地揭露了他背信棄義、愛情不專一的醜惡靈魂。這樣運用兩體對比,能給人形象鮮明突出之深刻印象,使好的顯得更好,壞的顯得更壞。

  當然,在《詩經》以後的《楚辭》和“諸子散文”中,運用對比手法的作品也不少,不過,這些作品對比手法的運用技巧尚顯得單調,平淡無奇,且不深刻,不普遍,因此,藝術性也就不高。只是到了秦漢文學時代以後,隨着社會的大變革,文學的大繁榮,無數的文人妙筆生花,在自己的作品中也愈來愈頻繁地採用這種藝術表現手法,去更好地為其文章的思想內容服務。此時的對比手法運用得自然得體,靈活多變,深刻含蓄。作品中不僅有兩體對比,也有一體兩面對比,也有比中有比;不僅有篇內對比,也有篇外對比,真可謂達到了運用自如、盡善盡美之程度矣!但是,總的看,古代文學作品中對比手法的運用,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為了突出作者的寫作意圖,表現作者強烈的思想感情的;一類是通過對比,突出人物的形象,使人物性格更加鮮明生動的。現在,着重舉例分別淺析之。

  一、運用對比,突出作者寫作意圖,表現作者強烈的思想感情

  此類作品,在古代文學中不乏其例。如賈誼的《過秦論》(上),就是通篇以兩體對比之手法,寫出秦王朝得天下之易、失天下之速,揭示出秦不施仁義、失去民心而滅亡的根本原因,從而表達作者的寫作意圖和作者一定的思想傾向。為了說明主題,表現作者的寫作意圖,全文對進行基本比較的兩個方面也分別採用了對比寫法。如寫秦取天下時,以九國和秦相比,以見秦之強。寫秦失天下時,以陳涉和秦對比;以秦取天下、失天下的自身條件對比;以陳涉和九國對比,這種環環相扣的對比,說明陳涉亡秦不是因他本身比秦強大,比戰國末期的九國諸侯強大,也不是因為秦王朝本身變弱變小,而是在於秦王朝治理天下時“仁義不施”。從而寓出一個道理:即“施仁政者天下昌,施殘暴者天下亡”。作者的寫作意圖正是為了告誡當政者要施仁政,至此,對比手法的運用也達到了作者之目的。

  又如司馬遷的《史記.李將軍列傳》,也屬於此類。在此文中,”比中有比“是最基本的對比。李廣超人的才氣和悲慘命運之間本身就是鮮明的對比。這一對比飽含着司馬遷對李廣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也寄寓着自己懷才不遇的身世之概,更是對重用外戚、扼殺人才的漢武帝的控訴和鞭撻。同時,司馬遷又採用對比手法,寫活了構成基本對比的每一個方面。如寫李廣超人的才氣——神射、治軍簡易、膽識過人等方面時也採用了對比的手法。寫其神射,拿射鵰者和李廣對比。寫治軍簡易,拿與李廣齊名的漢代名將程不識和李廣對比。程不識以常人之法將兵,煩擾苛細;李廣以才人之法帥兵,寬緩不苛。寫李廣驚人的膽識,每每在敵眾我寡的戰鬥中,拿士卒的驚慌失措,和李廣的從容鎮定、指揮自若對比,在一般名將幾難脫身之時寫出李廣的安然無恙,這不是憑藉了自身才氣又是憑藉了什麼呢?同樣,寫李廣的不幸遭遇這一基本對比的另一方面時,也運用了各個角度不同的對比手法。就一篇之內來說,拿李廣與李蔡對比。李蔡”人在下中,名聲出廣下甚遠“,卻身為列侯。李廣才氣無雙,卻終身不得封侯。再拿李廣與部下對比,”諸廣之軍吏及士卒或取封侯“,李廣仍不得封侯。就篇與篇之間來說,拿外戚將軍衛青、霍去病與李廣對比。李廣愛護士卒,衛、霍之流不恤士卒。衛、霍出征,總配有精騎重兵,戰功的獲得者自然總是他們,而失利者往往是兵寡任重的偏師將軍李廣。由此可見,文中的對比傾注了作者對李廣不幸遭遇的無限同情,對漢武帝寄予無比的憤恨。

  二、通過對比,突出人物形象,使人物性格更加鮮明

  (待續)

您正在瀏覽: 淺談古代文學作品中對比手法之運用
網友評論
淺談古代文學作品中對比手法之運用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