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優秀隨筆 > 城裡的春節還剩下什麼?

城裡的春節還剩下什麼?

手機:M版  分類:優秀隨筆  編輯:pp958

城裡的春節還剩下什麼? 標籤:經濟學是什麼 裝在口袋裡的爸爸 放牛班的春天

  大年正月十三一大早,漫步街頭,欣喜地看到了在春節期間,走街串巷前呼後擁來回奔忙着,為群眾義務耍獅子、舞龍燈、玩採蓮船、社火、踩高蹺、唱八岔戲、陝南花鼓戲和漢調二黃戲等民間文藝演出宣傳隊,他們個個喜氣洋洋表情、精彩的演出深深地感染着每一個市民。觀眾中,多為上了年紀的中老者和愛看熱鬧的碎娃子們,年輕人卻是為數不多。我蹙到跟前津津有味地欣賞了片刻,覺得這些原汁原味的節目純樸可愛,不由得讚許起來。誰料想,身旁的有個年輕人,對此卻是滿臉的輕視和不屑,嘟噥道:都什麼年代了,還在玩這種低俗、土氣、難看的東西!

  回到家,細細回味剛才那年輕人的一番話語,不由得生出許多感慨。小時候,我們家居陝南農村,文化生活十分貧乏,一年到頭基本上看不到什麼文藝活動。那年代由於沒有電視機,電影也是偶爾一見,唯一能了解到外面世界的,就是家裡那個每天定時開放,但時斷時續的有線廣播了。有時候,為了看上一場電影,深夜裡不惜忍飢挨餓地翻山越嶺跑上幾十里山路,才能感受一下外面世界的精彩。學校里,除了課本以外,同學之間,好不容易借到一本小人書——連環畫,大家樂此不疲地傳來傳去,翻動到最後都沒有了開頭和結尾,看的同樣卻是津津有味。想閱讀一篇好文章,就自己動手搞手抄本,煤油燈下寫的人手指頭是又酸又累。

  山村裡最大的文化娛樂活動,就是家家戶戶張燈結綵過春節的時候了。這時候,村裡年老的長者們,把平日間勞碌奔波于田間地頭,剛剛歇息下來的那些伯伯、嬸嬸們召集起來,傳授編排一些原生態的民間文藝小節目,在一陣陣鼓樂喧天中走村串戶開展大拜年演出活動。此時此刻,這些精彩的民間傳統文化盛宴,讓一個個疲憊的鄉親們臉上終於綻露出了少有的愜意和滿足。而如今,不論是在城市還是鄉村,家家戶戶都添置了電視機,有的還接通了網絡,成天多姿多彩的文藝節目讓人目不暇接,早已將整個世界變成了地球村。特別是在城市裡,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讓過去貧乏的文化生活根本無法相提並論了。

  為什麼現在生活好了,城裡的年輕人對春節的感受,反而不如我們過去“苦日子”時那麼高興呢?如今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沖淡了年輕人以往對春節的物質和文化娛樂的迫切期望。與此同時,走親串友、敲鑼打鼓、民俗社火活動拜年等遺留下來的一些年俗,在城市裡正漸漸被現代多元的娛樂方式和生活方式所取代。城市人感覺年味的“淡”,更多反映的則是古老的春節年俗中文化生活的缺失。

  作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中的春節,是非常重要的文化資源,我們應該非常珍視和積極弘揚。春節與日常生活相比,民俗文化氣氛應該更加濃厚,民俗事象也應更加繁富多樣。特別是如今城裡的年輕人,對年的文化期望值更高了,作為我們春節,在物質方面的要求已經是非常豐富了,而最為關鍵的則是在精神上,特別是一些古老習俗的傳承和影響力,更應該與時俱進,要像清明祭祖、端午節賽龍舟那樣從具體活動入手,創造出更濃厚更豐盛的文化氛圍,使我們感受到春節的喜慶和歡樂,讓廣大民眾尤其是青少年從中了解和熱愛中國的傳統年俗文化。

您正在瀏覽: 城裡的春節還剩下什麼?
網友評論
城裡的春節還剩下什麼?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