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雜文 > 痛苦中孕育着美麗

痛苦中孕育着美麗

手機:M版  分類:雜文  編輯:pp958

  在十四歲以前,我一直是無憂無慮的。但在母親患病,家庭陷入困頓,自己面臨失學的時候,我第一次飽嘗了痛苦的滋味。由“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到“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好個秋。”多少個不眠之夜,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處境,尋找突圍的路徑,少年老成,苦難可真是一位不請自至的訓練師啊。

  雛鷹學飛,是一個我們百聽不厭,卻又眾說紛紜的寓言故事。雛鷹最後能像大鷹那樣翱翔天空,是經歷了殘酷而帶血的訓練的。母鷹為了讓孩子學會飛翔,含淚將雛鷹推下了懸崖,被推下懸崖的雛鷹如果不奮力拍打翅膀,就會被活活的摔死。而那些奮力掙扎的雛鷹,被激發了內在的潛力,往往獲得了生存的機會。我不知道這是一則有關家訓的寓言,還是一則痛苦成才的故事,感覺好像更偏於前者。

  痛苦的內涵應該更豐富,也更複雜一些,過程也似乎更加漫長,但將雛鷹置於死地而促其成功飛翔的例子也印證了這樣一個道理:不經磨難不成佛!雛鷹如此,我們人類又何嘗不是呢?

  海明威的《老人與海》實際上也是他自身的寫照,海明威曾經參過軍,在部隊中受傷無數次,身上的傷也是不計其數,最嚴重的一次他被炮彈碎片擊中,留在身上的碎片有230餘塊之多,但這並沒有擊倒他,反而是越挫越勇。在動了13次手術之後,他又頑強地站了起來,繼續以充沛的激情從事自己的創作事業。因此在桑迪亞哥身上我們看到了隱藏在其背後的巨大毅力,正是這種巨大的力量像海浪一樣,把這部書推向了頂峰,並成就了《老人與海》的經典著作的地位,直至把海明威帶到了諾貝爾文學領獎台上。通過這部作品,海明威把這種精神傳給了每一個為生活而搏擊的人。應該說,海明威的一生,就是穿梭於痛苦之中的一生,也是不斷與痛苦搏擊的一生,痛苦成就了他的美麗。

  河蚌裹含沙粒,一次次的疼痛與掙扎,讓它不斷地用痛苦的淚水來減輕自己的疼痛,平復自己總不能癒合的傷口,而珍珠正是這些淚水的結晶。

  幼時不理解當初勾踐為復國雪恥,為什麼要卧於柴薪之上,每日品嘗苦膽,現在我懂得了。他這樣做,就是為了讓自己不麻木,不懈怠,不放棄。通過不斷地舔舐自己的傷口,讓復仇的火焰始終熊熊燃燒,讓自己一刻也不能忘記會稽之恥。從此他身自耕作,夫人自織,食不加肉,衣不重采,“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終於滅吳復國,得嘗所願!正是痛苦讓他保持了這樣一種鬥志,一種希望。讓他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痛苦讓他不斷地省視自身,調動起全身的能量,將一個人的能力發揮到了極致。

  其實,痛苦是一筆財富,孟子說得好“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當你身處痛苦之時,你會積極調動全身的潛力去應對,心無旁騖,專心致志,將所有的困難、危險當作你征服的對象,正所謂“置之死地而後生,陷之亡地而後存”。

  “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請感謝痛苦吧,這是上天對你的賞賜。孟子曾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要擔當大任,必須要在苦難中磨礪,在苦難中涅槃!

  秋蟬的高唱,總是那樣撥動人的琴弦,那一次次的奄奄一息,一次次的歡歌高亢,是痛苦,也是一種美麗。我們知道,蟬生命中絕大部分時間是生活在地下的,它在黑暗中要經歷四年的痛苦等待,黑暗、壓抑、束縛不斷地折磨它,但它始終不放棄見到陽光的最後一刻,它不斷地完善着生命的形式,充實着生命的內容,直到爬出地面,蟬蛻而出,飛上枝頭,放聲高歌。有人說這是生命的絕唱,聽它的鳴叫不禁會讓人對其產生憐憫,而我卻認為這是生命的宣言,它要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向自然界所有的生命宣告它的存在,它要通過歌唱,讓所有人知道這經歷漫長痛苦的生命是多麼富有力量!它要使所有的生命都對它產生敬意,它無懼死亡,它要面對死亡演奏出一曲最壯麗生命之歌,這是對死亡的挑戰,是對苦難的答謝,更是對生命的禮讚。

  痛苦中孕育着美麗,就像雄鷹、河蚌與秋蟬一樣,看似平凡的生命,卻有着不平凡的經歷,那展翅的雄姿,美麗的色澤、震耳的高唱,無不是在苦難中歷練而成。

  冰心有一首詩,詩名叫“成功的花”,全詩是這樣的:

  成功的花

  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艷!

  然而當初她的芽兒,

  浸透了奮鬥的淚泉,

  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讓我們在驚嘆、羨慕花兒美麗盛開之時,更要看到她還在芽兒時經歷的苦難和掙扎,也許只有能看到這一點,才算是理解了生命的真諦!

您正在瀏覽: 痛苦中孕育着美麗
網友評論
痛苦中孕育着美麗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