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初中作文 > 初二作文 > 我的讀書碎碎念 1600字作文 ( 手機版 )

我的讀書碎碎念_1600字

分類:初二作文  字數:1600字  編輯:得得9

  我的讀書碎碎念

  河南宏力學校初中部八年級一班王耕耘

  書這個玩意嘛,有個性,有脾氣。你對它不理不睬,它倒也懶得理你;你象徵性的隨便翻幾頁,它也整些沒用的東西敷衍你;如若你下功夫去鑽研它,攻讀它,那它自然也不會虧待你。

  我還記得自己的第一本書叫《三百六十五夜故事》,大概是2、3歲的時候的書。當時認字不多,就靠着母親給我繪聲繪色的講,然後自己跟着母親的語氣讀。有時候呢,則是自己跟着DVD(這套書附贈DVD)里的聲音念。慢慢的,認識的字就比同齡人多了,也能獨自將那些故事聲情並茂的講出來了,大概自己的朗誦基礎也是這個時候練成的。小時候是學習能力最強的時候,而且能接受一切新事物,所以讀書要趁早,用恰當的方法達成目的,將那些玩意先灌輸到小孩子腦中,先別管他懂不懂,長大了自然會明白,而且到時候幾乎想忘都忘不了。

  有了基礎,我便能輕鬆的跟着父母看電視劇了,雖然完全不明白那些電視劇的劇情,起碼還有一兩句對白能聽懂。因為對那些爛熟於心的故事沒了興趣,後來,父親給我買了一套《西遊記》的DVD,相比起兒童故事,《西遊記》故事情節更豐富、人物形象更飽滿,也激起了我對它的一種強烈的興趣,每天都要趴在床上看一兩個小時。跟其他小孩一樣,那時候什麼都不懂的我最喜歡神通廣大的孫悟空,他上天入地,無所不能,手持金箍棒,還有七十二般變化,是妖魔鬼怪們聞風喪膽的大英雄。我總喜歡模仿他的動作和台詞,左手拿着家裡的撐衣桿貼背,右手彎曲蓋住腦門,左腿勾起纏住右腿,大喊“妖精!吃俺老孫一棒!”耍完帥后便因為重心不穩“嗵”的一聲砸在床上。沒想到我的中二病那個時候就有癥狀了……

  我在幼兒園的時候就開始背詩。父親是個教育工作者,自己工作忙,就讓母親教我念(當時雖認得一些簡單的字,但不會斷句)。好在我小時候很聽話,不哭不鬧,母親讓我幹什麼我就幹什麼,於是她教起來也較為省心,我讀熟了,自然也能背下來。就這樣讀着,背着,等到幼兒園結束后,《小學生必備古詩70首》我已掌握一半,小學的時候又自己獨立背誦,將剩下的一半在二年級時完成了,而且是倒背如流的境界。那時我還沒有意識到,我在這方面已經領先了同齡人5年。

  剩餘的四年小學時光里,父親又為我安排了《三字經》、《弟子規》、《聲律啟蒙》等背誦任務。此時我已有了情緒,開始對這些玩意產生了強烈的抵觸情緒。但父親的態度一直很絕對,從不退讓,我也不敢跟他頂撞,就在不高興,甚至是哭哭啼啼的情況下把這些東西給背完了。

  一個巨大的轉折發生在小學四年級,當時我一個同學(楊子浩),有一本《三國演義》的連環畫,他看的津津有味,班裡大部分男生也被吸引過去,同時他還得到了我們班主任的高度讚賞。這種殊榮即使是每次考試都第一的某位同學也未曾得到過的。在這種莫名的“誘惑”下,我也開始了自己的三國之旅,這大概也是我首次有了自己主動要看的頗有意義的書。當然,對那時的我而言,《三國》這本書還是太抽象了些。不過很湊巧,當時電視里剛好有一個頻道每天播出《三國演義》的動畫片,雖然很多內容都被這個52集的動畫省去了,也終究是為我後來對三國的探索起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幫助。

  隨着年紀的增長,知識的增加,即使是文言文的原着,閱讀起來也並不費力。而且,我迷上三國了。那些膾炙人口的故事不但爛記於心,在父親的建議下,我開始閱讀那些評論三國的書籍,收看那些評論三國的電視節目,自己又特意買了一本《三國志》,在這種略有深度的鑽研下,我對《三國》又有了顛覆性的認識。原來呂布的武器不是那神話般的方天畫戟,而是當時很流行的類似於長矛的武器,沒有驚心動魄的三英戰呂布(沒有那個軍隊看到自己主將被群毆還無動於衷的),斬華雄的不是關羽,而是孫堅,歷史上諸葛亮並非用兵如神,真正擅長的是內政、外交、搞發明。三氣周瑜是羅貫中為了突出諸葛亮料事如神的人物形象而虛構的,諸葛亮在周都督病危那幾天,正在零陵一帶搞後勤工作。而且“氣量狹小”的周瑜大都督,實際上被劉備讚譽氣量廣大。最有趣的則屬華容道,放曹操不是關羽意氣用事,而是事先就計劃好的。(劉備想打下自己的一片天地,可實力不夠,像是個想和獅子搶地盤的兔子,但正好身旁有曹操一狼,孫權一虎,這倆人不敢對劉備出手,因為一方出手,另一方就會漁翁得利。孫權喜歡劉備,因為劉備是個挺不錯的合作夥伴,和他聯合剛好有抗曹之力;曹操也喜歡劉備,因為劉備好對付。在這種情況下,孔明就告訴劉備,跟孫權聯合,只有維持三足鼎立的現狀,劉備才能無顧忌的發展自身實力,這也是華容道放曹操的主要原因)。

  升入初中后,視野就廣了,看的書也越來越多,背下了《論語》、《道德經》,讀了《史記》、《水滸傳》、《西遊記》、《昆蟲記》、《名人傳》、《愛的教育》、《駱駝祥子》、《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魯濱孫漂流記》、《莎士比亞戲劇集》等,也有一些散文集、散文詩集、名人傳記等,其中散文集對現在的我作用要大一點,因為我從中摘抄到了許多句子,在作文或者是思想中都有用的上的。讀書其實就需要鑽,一塊好玉需要人反覆把玩,一杯好茶需要人細細品味,一本好書則需要人慢慢“咀嚼”。我們要和作者進行交流,進行探討,甚至是爭論,一定要從書中找到對自己有幫助的東西,不然書也就沒意義了。另外,如果你遇到一本不錯的書,最好把它讀個2、3遍,這樣你就能收穫到更多之前沒有注意到的東西。不過相對的,升入初中后課業重了,讀書的時間也少了,為此欠下不少書賬,不禁惋惜,但欠下的,遲早是要還的。

  目前的我,同樣喜歡看網絡小說,我認為網絡小說並不像老師家長們說的那麼一無是處,網絡小說相比起世界文學名着,更通俗易懂,且風趣搞笑,情節緊張曲折,構思獨特,能夠滿足現代青少年腦子裡的一些新奇想法,讀起來輕鬆愉悅,引人入勝。同時,網絡小說也並不全是一些靠胡編亂造騙錢的人寫出來的低級作品,有些網絡小說也有自己的出彩之處。幾個月前,有一位朋友向我推薦了一本叫做《龍族》的網絡小說,這部作品擁有我之前所說的一切網絡小說的優點,同時,作品中不乏許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在這裡首推《龍族2》的序章,我看的時候都想哭)和引人深思的句子。作者的寫作風格也挺對胃口。後來這位朋友又向我推薦了一部叫做《啞舍》的作品,相比起《龍族》,《啞舍》的等級可能要略次一些,但它也有它的獨特之處,這本書是作者由幾件或有或無的古董虛構出來的故事集,每件古董都有自己的故事,都象徵著一段歷史,承載多年,無人傾聽。在這部書里,項羽成了一個胸無大志的“宅男”,《白蛇傳》有了不一樣的結局,陳阿嬌是個可憐的女人,秦始皇是名偉大的帝王。這些故事看似荒誕,卻是作者別有用心,換個欣賞的角度去看這些新歷史,又覺得格外新鮮有趣。再舉個例子,身邊大部分同學都知道這句“二十四橋明月夜”,但另一句“玉人何處教吹簫”就鮮有人知,我這位朋友就是那“個別人”,你問他為什麼知道?他會對你說:“《斗羅大陸》里提到過。”

  我想說的是,網絡作品之類的書我們可以歸類為“淺閱讀”,名着之類的是“深閱讀”,我們需要“深閱讀”,但並不意味着我們要絕對抵制“淺閱讀”,我們是要重拾那些被遺忘的厚重,但並不意味着我們非要加重自己的負擔,不能自由的選擇。不管是深閱讀還是淺閱讀,只要我們能從中找到閃光點,為自己所用,它們又有什麼區別呢?

  我的閱讀,按父親的建議分三類:一是背誦積累類,比如《弟子規》、《三字經》、《聲律啟蒙》、《論語》、《道德經》、《小學生必背70首古詩》、《初中生必背古詩文》等;二是經典名着類,比如《史記》、《三國志》、《西遊記》、《水滸傳》、《安徒生童話集》、《格林童話集》等;三是不同年齡時段自己喜歡讀的,比如“馬小跳系列”、《校園三劍客》、皮皮魯系列、各種懸疑小說等。盤點盤點,到現在,讀過的書應該有百十本了。

  有人問過我“看這麼多書,有什麼用呢?又不會考。”

  為什麼有些人非要去攀登那些高山呢?這個原因,山腳下的人是不會知道的,他們只會看着山頂上若有若無的人影,感嘆道“真小啊。”

  有時甚至連人影都看不到。

  讀書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它不同於讀課本。課本能給我們的知識是有限的,但書籍能帶給我們無限的智慧。讀書,尤其是讀一本好書,就是進行一次心靈的旅途,一次靈魂的對話。讀書能讓你知道許多你並不知道的事,也能讓你了解許多別人並不了解的事。讀書能深邃你的思想,讀書能升華你的氣質。其實,人生就像是一本書,它的作者正是我們自己,把這本書寫的更有價值,難道不是一件很值得自豪、很有意義的事嗎?

  河南新鄉長垣縣河南宏力學校初二:王耕耘

您正在瀏覽: 我的讀書碎碎念1600字作文
網友評論
我的讀書碎碎念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