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
手機:M版 分類:計劃方案 編輯:得得9
機械工業重點抓好高精密度數控技術、精密成型技術、特種鑄造技術、高等級輸配電配套技術和CAD、CIMS技術等的應用。冶金行業重點加強高效選礦及資源綜合利用技術、高效連鑄技術、特種耐火材料新技術和新產品等的應用。
紡織行業重點加強無梭織機、清梳聯、精梳、自動絡筒、OE紡服裝、服裝設計CAD以及化纖直接紡、連續紡和服裝后整理新技術等的應用。建材行業重點抓好無機非金屬新材料、非金屬礦深加工及新型建築材料的應用,加快水泥超細磨技術、生產自動化控制技術的應用。
化工行業要圍繞石油化工、鹽化工、磷化工三大化工行業產品的深加工,重點應用膜分離、超濾等先進分離技術、先進催化技術和自動化技術。
(二)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強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究開發
1.針對影響全市工業發展和產業升級的重大共性關鍵技術,組織實施科技攻關、技術創新等科技計劃。力爭在下列幾個方面實現突破:
--虛擬製造、快速原形、模糊控制、數控系統等先進製造技術;
--模具鋼、冷軋鋼生產技術,提高合金鋼潔度和精度的技術;
--纖維混紡、交織一步法染整、棉毛織物高檔印染后整理,化纖仿真織物印染后整理技術;提高麻紡質量的苧麻品種改良、脫膠、紡織及印染整理技術;
--石墨、石膏、膨潤土、石英、磷資源等非金屬礦的深加工新技術;
--農藥復配及農藥新製劑技術,有機原料清潔生產技術。
2.加強"兩高"(高市場佔有率、高技術含量)新產品開發,着力培育名牌產品。重點開發下列產品:
--電動汽車、新型散裝糧食運輸車、雙燃料汽車以及發動機電控系統、汽車發動機自動導航裝置、電液伺服控制系統、安全氣囊、制動防抱死系統、特種車橋、汽車空調、轎車氣門、汽車燈具、汽車密封件、動力轉向器等汽車零部件新產品和汽車性能檢測設備;
--轎車用先進鋼板系列產品、冷軋硅鋼片系列產品。
--複合超細纖維、功能化纖維、高強力機織土工布、精毛紡面料、高檔化纖面料。
--新型節能、高強、輕質、保溫牆體材料,新型裝飾裝修材料、特種陶瓷、特種玻璃材料。
--新型表面活性劑、高效催化劑、塗料、染料中間體、高效低毒安全新農藥等精細化工新產品。
(三)以製造業信息化為重點,大幅提升傳統工業企業的信息化水平
製造業,是社會生產力持續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保障,國家或地區經濟競爭水平的最直接體現和實現工業化的主力軍,是社會及經濟發展的基石。製造業信息化是用信息技術改造和武裝傳統產業,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從而培育后發優勢、提升經濟競爭力,促進經濟跨越式發展。黃岡是全國革命老區,傳統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較大,必須以信息化為根本手段,加快提升企業競爭力,是"十一五"黃岡科技發展的重要任務。要實施"製造業信息化重點專項計劃",以支柱產業,尤其是汽車產業為重點,以迅速提升製造業的國際國內競爭力為目標,逐步建立以數字化設計與製造為核心的產品創新系統,以計算機控制為核心的製造自動化系統,以電子商務為核心的市場營銷系統,以財務成本管理為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統,加快黃岡企業的現代化進程。
1.加強製造業各行業適用的CAD/CIMS技術的研究開發及應用,推進製造業設計的信息化,力爭5年內使全省製造業的CAD技術應用率達到85%以上;積極推進并行設計技術在各行業的開發與應用,力爭CIMS在製造業重點骨幹企業的應用率達到50%左右。
2.推廣應用機械、製藥、紡織、冶金、化工等行業生產過程的計算機自動化控制技術,實現骨幹企業生產控制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推廣以企業財務成本管理為核心的現代企業管理信息系統,提高企業管理信息化水平。
3.加強電子商務及網絡安全等方面的技術研究開發。加強網絡建設與服務功能,積極推進企業上網,鼓勵有條件的大中型企業儘快建立自己的局域網,在互聯網上建立網站,促進企業商務的電子化、網絡化發展。
五、實施科技興農工程,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農業是振興農業的唯一出路。"十一五"期間,要以農業科技創新為動力,圍繞服務於農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和提高農民收入,以農業生物技術、農產品加工技術開發應用為重點,大力實施科技興農工程,加快農業產業化和現代化進程。
(一)大力推廣農業先進適用技術和高新技術
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加大農業先進適用技術和高新技術的引進與推廣力度,大力推廣農作物優良新品種、新型設施農業與農業工程技術、農作物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集約化高效養殖技術、農產品保鮮加工新技術等五大農業新技術,提高農業生產技術水平。積極推進四優(優質稻米、優質三元豬、優質油菜、優質水果)工程的實施,提高農產品優質化率。
加強農業科技推廣服務工作。繼續健全和完善以縣市為中心、以鄉鎮為紐帶、以村為基礎的專群結合的農技推廣體系。對全市鄉鎮農技人員實行"農技推廣服務資格證"和"上崗證"雙證管理制度。
(二)加強農業高新技術的研究與開發
1.着眼於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突出前瞻性,加大研究開發力度,努力爭取在農業高新技術上取得突破性成果。重點抓好適應農業結構調整的優質、高產、高效的農作物新品種選育和糧食、油料、水果、蔬菜的保鮮、加工技術研究開發。主要抓好轉基因作物新品種選育,糧棉油雜交優勢利用技術,林、果、特、花卉脫毒種苗選育及快繁技術,基因工程生產動物蛋白,動物重大疫病基因工程疫苗等農業生物工程技術研究開發;加強農產品加工保鮮新技術和食品新產品研究開發,注重農作物病蟲測報防治專家系統、測土配方施肥技術信息系統、畜禽規模化飼養管理系統等農業信息技術的研究開發。
2.加強農業新技術示範園區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園建設。突出區域重點,建立、完善若干個各具特色的農業新技術示範園區,示範、帶動、輻射、推廣高產、高效種養技術。加強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園的建設。
(三)着力推進農產品加工產業化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是保持國家長期穩定發展的戰略性產業。我國加入WTO后我國農產品市場將面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黃岡是我省農業大市,農業發展事關大局。"十一五"期間要以特色為基儲市場為導向、科技為動力、龍頭企業為主體,以形成產業鏈為核心、企業加基地加農戶為主要模式,大力實施"農產品加工產業化推進計劃",實現優勢集成,重點突破,全面提高我市農業產業化水平,促進農業結構的戰略調整和農民增收、脫貧致富、農業增效。
推進農產品加工產業化要圍繞關鍵技術和新產品開發開展技術創新。糧油等大宗農產品要在加工原料基地建設技術、雙低油菜適溫榨油新技術、餅粕綜合利用技術、菜籽殼及油腳等副產品利用技術、優質稻米加工技術、水稻加工轉化技術方面重點突破;蓄牧業要實現重大疫病監測防治技術、飼料及資源開發利用技術、肉製品加工技術、特色地方水禽新產品加工技術的重點突破;名特優水產品要實現名優水產苗種繁育技術、水產品保鮮保活與安全貯運技術、水產品加工技術的重點突破;林產品要從林木產品和林產化工兩方面展開,重點突破楊樹等工業用材林高效利用加工技術、林產化學加工技術、生物活性物質提取技術、名優花卉組培技術;優質水果與特色蔬菜要重點突破蓮藕貯運保鮮技術、蓮藕出口系列產品開發、蓮藕副產品綜合利用技術、馬鈴薯及蓮藕等工廠化組培生產技術、蔬菜貯運保鮮技術、特色地方蔬菜資源開發技術、特色水生蔬菜資源開發技術、水果采后綜合處理與加工技術;特色資源要重點突破魔芋系列產品開發、名優茶加工與綜合利用技術、蜂產品系列開發加工技術、食用菌加工技術、板栗貯運保鮮和深加技術。
要基本實現以下目標:一是通過協作攻關,在六大優勢領域的30項共性關鍵技術中取得一批重大的農產品加工產業化成果;二是通過扶持10個龍頭企業及其新產品開發和產業化,全面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優勢農產品增值達到3倍以上;三是依靠科技進步,培植龍頭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發展我市農產品加工工業,壯大龍頭企業的經濟規模,帶動我市特色農業發展。
(四)實施科技扶貧致富行動
發展是硬道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現代化建設的根本出發點。"十一五"期間,要以富民、富縣為目標,以優勢資源為載體,以技術創新為動力,實施大別山區科技致富行動,推進科技扶貧致富,帶動全市廣大農民脫貧致富。
實施大別山科技致富行動,重點建設一個網,抓好5個"十"。建設一個網就是建設農村信息網,推進大別山區農業信息化。抓好五個"十",即抓好十大區域性支柱產業的發展,十個農業高新技術示範園建設,十大農產品加工名牌產品的開發培育,十個重大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的實施,十個生態農業示範基地建設。
六、推進社會發展領域科技進步,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社會發展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科技促進社會發展,要堅持以人的全面發展為中心,圍繞提高人的整體素質,改善生存環境,提高生活質量,提高物質精神需求和消費水準,切實推進社會發展領域科技工作。
(一)加強人口與計劃生育領域新技術的開發應用
以新技術為切入點,圍繞避孕、節育、優生和生殖保健進行科學研究,為實現人口控制和優生優育目標提供技術保障。重點加強高效新型避孕節育技術、藥物和器具的研究開發和推廣應用,積極研究開發安全有效的早孕中止藥物。同時要強調以人為本,從提高人口素質和改善生活質量入手,研究發展生殖保健和產前診斷技術,實施出生缺陷干預工程。
(二)開發應用環境保護和資源合理開發利用新產品、新技術,積極發展環保產業
要加強提高礦產資源利用率、精礦品位和回收率的方法和技術研究,積極應用採礦新技術。重點開發金礦渣和粉煤灰等廢物資源的高值綜合利用技術和廢棄物材料複合技術。加強水資源利用、保護和水污染控制綜合集成技術開發,重點開發耗水工業清潔生產技術,研究水資源優化調配和特殊水域凈化技術,推進節水和污水控制技術產業化。研究應用量大面廣、對環境影響大的污染源、物的無害化管理及治理方案與技術,開發應用工業污染源、造紙廢水的防治、城市垃圾處理技術和典型重點工業廢水污染控制關鍵技術及設備,積極防治鄉鎮企業發展對環境的污染。
(三)積極開展減災防災新技術的應用與開發
重點研究開發自然災害和人為災害對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安全有重大影響的技術問題。研究、應用短期氣候預測預報技術,地震預測預報技術,火災預報、監控和自動撲救技術,旱情等自然災害的預測預報和防災減災技術措施。
(四)大力開展科學普及,提高全民的科學文化素質
要加強對科普工作的領導,逐步將科普工作納入法制化軌道,依法治理;充分發揮各級科協、各類學術團體和工會、共青團、婦女組織在科普工作中的主力軍作用,形成全社會齊抓共管的合力;堅持"以人為本"、"素質為本"的方針,大力弘揚科學精神,着力提高廣大產業工人適應現代化大生產的能力,廣大農民運用先進適用技術的能力,廣大青少年的觀察能力、科學思維能力、動手能力,以及各級領導幹部科學決策、科學管理的能力;加強對科普事業的投入,認真抓好科普重點基地建設,充分發揮現有科普專用設施的"窗口"、"示範"作用,開展面向科技影視和廣播節目製作人員、科技類期刊、報紙記者和科普管理人員的科普業務培訓活動;加強專業科普隊伍建設,辦好一批科普團體,增強科普隊伍的戰鬥力,凝聚力;成立"專家學者科技報告團"、"專家學者科普服務團",深入基層、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普宣傳活動。
七、加強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增強技術創新能力
黃岡技術創新體系的總體框架是:建立競爭、開放、協作的科學研究體系,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開發體系和靈活高效的社會化科技服務體系,逐步建立既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要、又符合科技自身發展規律的科技創新體系。
(一)加強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
圍繞增強我市光電子信息、生物技術與新醫藥、先進製造技術以及農業、汽車、紡織、化工等重點領域或行業的技術開發能力,加快工程技術中心和創新基地建設,重點建設主要農作物育種、玉米、油菜、中藥現代化、生物工程藥物及製劑、生物材料、數控技術、汽車數字化等一批工程技術中心。積極推進企業與高校、科研單位以產權為紐帶聯合共建技術中心或中試基地,積極支持科研機構轉制后的工程技術中心建設。
加強高新技術產業化示範基地的建設,包括、中藥材規範化種植基地、優質水果種苗基地等科技產業化基地等。
(二)大力發展科技中介機構,建立、健全社會化科技服務體系
中介機構是創新活動和高新技術產業化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是聯繫科技與經濟的紐帶。要大力發展技術、人才信息服務,市場營銷、管理諮詢、技術產權交易、無形資產和科技項目評估等方面的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加強服務體系的建設和規範管理。要鼓勵大多數社會公益性科研機構轉製為企業化管理的中介服務機構或轉變為面向企業、農村及社會進行技術轉移、技術諮詢服務、技術培訓的科技型服務企業,鼓勵有一技之長的科技人員創辦各種中介服務機構。
加大信息資源、信息園及信息網絡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投入力度,圍繞信息服務業發展的趨勢和要求,依託有基礎的單位或機構,抓好科技資源信息庫、科技管理信息網絡建設。
(三)創立若干知識創新基地,推進知識創新
建設知識創新基地是發揮創新優勢,在國內外高科技領域佔據一席之地的迫切要求。要根據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和支柱產業發展的需要,按照"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基本原則,突出優勢領域和重點學科,培育一批代表國內外領先水平的學科帶頭人和一支精幹的科技隊伍,為黃岡市高新技術產業持續快速發展提供支撐。
要增加對基礎研究的投入,重點支持電子信息、生物技術、新材料三大領域的優勢學科,取得一批高水平的科技成果,為我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提供創新源和成果庫,並為爭取國家、省科技項目奠定堅實的基矗
要促進知識創新與技術創新、企業間的聯合,建立知識創新基地與技術開發機構、企業之間的協作機制,鼓勵企業着眼長遠競爭發展需要,積极參与知識創新。
八、主要政策措施
(一)着力營造有利於技術創新的良好氛圍
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充分認識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必要性和緊迫性。要切實加強對科技工作的領導,認真落實科技進步目標責任制"一把手工程",切實抓好對各市州縣黨政一把手科技進步目標責任制的考核工作。注重發揮科技、計劃、經濟及行業管理部門的作用,加強集成,形成責權分明,部門聯動的技術創新工作機制。發揮科技主管部門在科教興市中的"前線指揮部"的功能。
投入是技術創新的重要條件,是實施科教興市的基本保證。必須採取有力措施,調整投資結構,鼓勵、引導全社會多渠道、多層次地增加科技投入,逐步建立財政撥款、金融貸款、企業自籌、風險投資、資本市場直接融資等多渠道的科技創新及產業化投資體系,提高技術創新投入佔GDP的比重。
企業是技術創新投入的主體。要運用經濟槓桿和政策手段,強化企業的投入意識,引導各類企業,尤其是大中型企業和企業集團增加對科技開發的投入。大中型企業和有條件的小型企業,都要積極落實關於企業提取技術開發基金的有關規定。科研、設計單位應從所得收益中,按規定提取適當比例,建立科技發展基金;要切實落實中國共產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大科技投入的要求,大幅度增加財政對科技的投入,確保各級財政科技投入的增長幅度高於財政收入的增長幅度。要繼續拓寬科技金融資金渠道,進一步增加科技信貸投入。按照"有限參與,積極扶持"的原則,一方面政府及其有關部門要採取有效措施,有步驟地持扶興辦一批科技風險投資機構;另一方面制定有關政策,建立風險投資機制,鼓勵、吸引民間資本進入風險投資領域及大型企業建立風險投資基金;同時積極尋求國際風險投資業涉足我省高新技術產業,以拓寬資金來源,促進我市風險投資業的國際標準化運作;積極幫助有條件的高技術企業上市或到創業板塊市場融資,加速推動我市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壯大。
(二)突出改善技術創新的政策環境
當今世界科技競爭的實質是人才競爭。培養和造就大批德才兼備的科技人才,努力提高勞動者的文化與技術素質,發揮廣大科技人員的積極性,是實現"十一五"科技發展目標和任務的關鍵。要根據科教興市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培養和造就一批高水平的青年學科帶頭人和新型的科技企業家,建設一支跨世紀的宏大科技隊伍。要努力創造青年優秀科技人才、特別是撥尖人才脫穎而出的環境和條件,委派他們在關鍵技術崗位、管理崗位承擔重任,使他們在實踐中健康成長。積極加強科技人員繼續教育,定期選派優秀科技人員和管理人員出國學習培訓。鼓勵企業和企業集團與高校聯合培養高層次人才,支持高校、大型企業科研機構建立博士后流動站。
要着力提高全體勞動者的整體文化與技術素質。在農村,要以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適用先進科學技術普及為重點,全面提高農村勞動力的文化與技術素質,並結合科技興農和農村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着力培養一批科技致富帶頭人和農村經濟技術能手。在城鎮企業,要大力加強職工隊伍文化教育與技能培訓,對新增加的城鎮勞動者要全面進行職業教育,嚴格執行先培訓後上崗;對於下崗待業人員,要根據產業流動的要求進行再就業培訓;對在崗人員要以崗位技能培訓為重點,提高職工的技術素質。
制定關於知識資本化並參與分配的相關政策,特別是高新技術企業職工持股的政策,選擇有條件的企業或區域進行試點;制定鼓勵科技人員創辦科技型企業的政策,降低門檻,放寬條件,為科技人員創辦科技企業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狠抓已出台的促進技術創新,加速高新技術產業化的政策的落實。
加大技術創新立法和執法力度。為加強技術創新,加快高新技術成果轉化及產業化提供法律保障。要加大執法力度,加強對有關技術創新、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法規的學習、宣傳,每年組織有關部門對有關法律法規的執行情況進行專項檢查,推進貫徹落實。要重視和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加大知識產權保護的力度。
(三)大力深化科技體制改革
引導和促進高等學校、科研單位創辦高新技術企業,支持其與有實力的大企業進行聯合和重組。重點抓好高校、大院大所的產業化工作,使之成為我市高新技術產業化的生力軍。加快科研機構的改制改革步伐。應用開發型科研機構和設計單位要加快向企業化轉制,社會公益類科研機構要轉為企業法人或非營利機構。
大力加快民營科技型企業的發展,把扶持科技型中小企業和民營科技企業的發展作為加速技術創新和高新技術產業化的重要環節,促進它們上規模,上水平。
積極推進科技計劃改革。在國家科技發展規劃和各主要科技領域發展綱要的宏觀指導下,調整計劃體系結構,建立適應市場經濟體制和科技自身發展規律的科技計劃管理體系。科技計劃體系按三大類計劃設置,即研究發展類計劃、成果轉化及產業化類計劃、科技能力及產業化環境建設類計劃。第一類計劃包括自然科學基金、科技攻關計劃及專項科學基金計劃;第二類計劃包括星火計劃、火炬計劃、成果推廣計劃、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計劃、重點新產品計劃、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基金等;第三類計劃包括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風險投資、孵化器建設等。以科技產業化為目標,建立縱深部署、橫向協調的計劃管理體制,加強科技計劃的管理,建立新型的矩陣管理模式,實行計劃決策、管理和評價相對分離,相互制約約束機制,增強計劃體系的科學性、系統性和合理性;扶持一批獨立的科技中介機構;建立科學公正的科技評估制度,大力推行科技項目招投標制,進一步完善科技計劃的支撐條件和法規體系。
(四)進一步推進科技對外開放
組織全市科技力量,選擇優勢領域,積极參与國家、省科技合作計劃,大力引進國外先進適用技術和科技成果,提升全市技術創新起點,為提高全省科技實力、技術創新能力,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服務;全方位開拓國際科技人才資源,尤其是要發揮黃岡海外留學生、同鄉會的作用,制定優惠政策,吸引鼓勵海外華人帶技術、成果、資金來鄂創業;鼓勵和支持科技開發機構和企業對外開展合作研究,建立合作關係,吸引海外資金投入到湖北科技事業和高新技術產業中來;實施科技興貿計劃,大力促進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努力培植科技產品出口源。培育一批重點出口產品的骨幹企業,扶持一批出口市場前景好的高新技術企業,使其成為科技產品出口的產業基地;構建對外科技合作信息系統網絡,搞好"三庫"(信息庫、人才庫、渠道庫)建設;大力開展民間對外科技活動,促進民間組織機構成為對外科技合作與交流的橋樑紐帶,發揮其作為官方對外科技合作渠道的補充和延伸的積極作用。
(五)注重加強戰略研究與總體規劃
戰略問題是發展的首要問題。各地、各行業、各單位都要從戰略上對"提高科技持續創新能力,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進行總體研究,找准切入點,選准突破口,制定切實可行的規劃,逐步實施。科技管理部門要加強對科技發展的預測研究,掌握國內外科技發展和創新的動態和趨勢,對有較大潛力的新產品、新技術和新興產業的發展進行規劃和籌劃;企業,特別是高新技術企業要加強產品開發、市場開發、資本運作等多層次的戰略研究,確定發展目標和思路,做好發展規劃和布局,更好地加快企業發展。科技發展計劃要加大對戰略與規劃研究的支持力度,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和預見性。
科技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 範文推薦:
相關範文
- ·區民政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
- ·xx縣“十一五”期間教育事業發展規劃
- ·*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
- ·象山縣文化體育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
- ·區衛生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
- ·*縣民政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
- ·區林業“十一五”規劃及中長期發展規劃
- ·“十一五”規劃的指導思想和規劃任務
- ·“十·五”計劃調整和“十一·五”發展
- ·武定縣食品藥品安全“十一五”規劃
- ·雙清區“十一五”規劃思路
- ·鄉鎮扶貧以工代賑建設“十一五”規劃
- ·後勤“十一五”規劃
- ·石牌鎮“十一五”規劃思路報告
- ·在全縣“十一五”規劃編製工作會議上的
- ·“十一五”規劃座談發言提綱
- ·區“十一五”規劃編製工作進展情況及下
- ·關於編製和實施我區“十一五”規劃的總
- ·鎮“十五”及××年工作回顧和“十一五
- ·十一五演講稿:認真對待每分鐘 青春奉
- ·環保局學習“十一五”期間依法治市工作
- ·華容縣工業“十一五”發展規劃思路
- ·區婦聯“十一五”社區建設發展規劃
- ·單位工作思路和“十一五”發展規劃
- ·縣“十一五”公路發展規劃
- ·“十一五”衛生事業發展規劃
- ·“十一五”時期計劃生育工作新機制建設
- ·##市質監稽查大隊“十一五”發展規劃
- ·教育事業“十一五”發展規劃
- ·xx區“十一五”畜牧業發展規劃
- ·“十一五”時期體育事業發展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