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遠程教育項目工作計劃
手機:M版 分類:規章制度 編輯:pp958
(2004——2005學年度第一學期)
新的學期開始了,為了搞好原州區六小本學期遠程教育點的各項工作,為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服好務,為本校師生對中國教育衛星寬帶網提供的多媒體資源信息的查詢,創造便利條件,加強全體教師與外界教師的教育、教學信息的交流,帶動周邊社區群眾對教育和其它實用信息的了解,提高群眾的整體素質,現將本學期的工作計劃如下。
一、組織機構:
領導小組組長:馬思東
副組長:李淑琴、呂耀奎、李小娟
成員:趙春光、董光斌、樊勇、劉國民、張碧榮
領導小組職責:負責項目的日常管理和項目的正常運行,對項目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評估和指導交流,組織社區群眾觀摩學習,負責項目設備的交接、驗收、配發、安裝、調試,對相關的數據建立檔案。
二、加強校本培訓:
1、繼續加強本校教師對教育信息網絡資源應用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充分利用好這些寶貴資源。讓每一位教師對所要應用的網絡資源信息能熟練的接收、下載,並且將下載信息應用到自己的課件製作和課堂教學中去,讓學生得到最新的知識,得到最新最好的教育和熏陶。
2、對鄰近的社區群眾進行教育信息化開放活動,讓社區群眾更多的了解遠程教育資源,為社區群眾的學習和生活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
三、做好遠程教育點節目的的各項工作。
1、利用所有可能利用的時間,特別是在教研活動中,積極組織教師收看優秀示範課和實時課堂。
2、按時下載遠程資源節目,及時整理,分門別類保存,並及時編輯目錄,向師生通知遠程教育網中的優秀節目的播出時間,以便師生能及時的收看並查詢已有節目,讓資源及時的應用於教育教學中去,為老師服好務,為學生服好務。
3、引導和提醒教師利用遠程教育網和互聯網的豐富資源,下載積累各種資料,提高資源的利用率。
4、本學期要繼續組織教師進行課件的製作、交流,並進行評比活動,促進教師加強遠程教育信息在教學中的應用,使老師對遠程資源和互聯網資源的應用經常化、習慣化、主動化。
5、有計劃的組織學生觀看“實時課堂”、“同步課堂”激發孩子們對網絡知識學習的興趣,增加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為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加一把力。
充分調動教師利用項目資源的積極性,有效地為教學服務,本學期學校要求全體教師經常性收看遠程教育項目的教育資源,教研組要有目的的組織收看“示範課”、“同步課堂”“學科資源”等節目,每位教師收看“示範課”不少於10課時,下載10篇優秀論文、10篇優秀教案、積極瀏覽教育資源網站,做2課時的課件,上好兩節多媒體課,撰寫遠程資源使用計劃,學期末要有使用總結。學科教師要使遠程教育項目的教育資源進入學生課堂,充分利用好遠程資源。
五、做好節目接收:
每周一和周二下載完畢所有的資源,周二下午快速整理,並及時打印出目錄,最好能於周二課外活動或次日早晨發放到各教研組、各辦公室。
六、為師生和社區群眾做好服務工作:
1、學校將大力為教師利用網絡資源創造便利條件,儘可能多的添置相應的硬件設備和應用軟件。
2、學校繼續不定時地對社區群眾進行網絡知識的培訓,將更多的新知識和新觀念傳播到群眾中去。
3、繼續建設和完善遠程教育點的各種檔案,及時準確地作好各種應用記錄。
現代遠程教育項目工作計劃 範文推薦:

相關範文
- ·鎮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教學計劃
- ·關於做好全縣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
- ·縣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工作典型發言材
- ·鄉鎮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工作實施
- ·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各項管理制度
- ·中學現代遠程教育管理制度
- ·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學用活動歡迎
- ·多媒體遠程教學設備項目培訓心得體會
- ·在預防愛滋病宣傳教育項目啟動會上的發
- ·關於進一步加強招商引資上項目工作的工
- ·遠程教育三支隊伍學習心得體會
- ·幼兒教師網絡遠程教育培訓心得體會
- ·遠程教育心得體會
- ·村遠程教育站點管理制度
- ·遠程教育學習總結
- ·農村遠程教育經驗交流
- ·下馮小學遠程教育實施方案
- ·實施遠程教育的探索與實踐
- ·遠程教育
- ·明確任務 突出重點 進一步開創項目工
- ·關於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上項目工作力度
- ·農業水稻新品種展示項目工作考核方案
- ·項目工作交流心得和體會
- ·農村公路建設項目工程施工合同
- ·小學德育工作計劃—2004-2005
- ·山東大學服務省會濟南工作計劃山東大學
- ·遠程培訓項目回訪調研會上的講話
- ·南昌百樹教育集團2005—2006學
- ·市教育局先進性教育活動分析評議階段重
- ·觀滕代遠故居有感
- ·私法的死亡——兼論私法的後現代性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