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經典散文 > 第一次親見建造石拱橋

第一次親見建造石拱橋

手機:M版  分類:經典散文  編輯:小景

第一次親見建造石拱橋 標籤:守住第一次 開學第一課 新春第一課

  第一次親見建造石拱橋

  (1954年冬,10歲多)

  新橋頭要建石拱橋了。每星期六回到家裡,我們都要去看一看,工人們是怎樣建造石拱橋的。

  聽說,這裡原來有一座石拱橋,名叫“義成橋”,連通着峰市上水溪兩岸,是峰市從上水方向北上上杭長汀、西往廣東松源桃源等地的必經之路。民國時期開闢的杭峰線,也借用這座橋作為公路橋。在抗日戰爭時期,為了防止日寇內侵,國民政府竟下令炸毀了這座橋。此後十餘年,這裡一直靠木橋發揮交通作用。橋西頭有幾間店鋪,原名“河頭墟”,因為經常被大水沖毀后又重修,所以長年看去都還是新的,因而“河頭墟”也被人們改稱為“新橋頭”。

  開工的日子選在九月,因為這以後汀江少發大水,利於橋樑施工。

  開工后的準備階段分兩部分進行。一部分人備料,一部分人清基、打樁、搭架。

  備料的人,又分成備木料和備石料兩組。備木料的,向峰市森工站購得松杉木頭,松木做基樁,杉木做橋架,運到新橋頭備用。備石料的,在汀江上游豬媽灘岸邊,採集堅硬的花崗岩,按照設計的尺寸,打造出合乎各種規格的條石、塊石。每塊石料,都要在規定的位置打一個里大口小的槽,以備打入鐵楔子,然後編上序號,運到新橋頭備用。另外,還要有人專門打造鐵卡釘和鐵楔子。

  另一部分人,先在上水溪兩岸築圍堰,清出老橋基檢查基礎。確定堅實可用,才往溪中打下松木樁。上水溪是沙底,打樁較深。然後在樁的上面搭建杉木架。木架縱橫交錯,用鐵卡釘固定。木架下方,兩頭緊貼原來的橋基。它的截面,在離水面3米以下為長方形,3米以上開始呈扇形。木架上表面鋪設木板,木板外表平整,作為石料鋪砌的模型。師傅們在搭架、鋪板時,都要經過精密的計算,使拱圈圓潤美觀。

  準備工作就緒,就開始砌石。師傅們都用干砌。從橋基以上開始,按照編號一排一排放石料。在同一排兩塊石料之間,兩個石槽口相對,然後在槽里打入鐵楔子。在排與排之間,也在一定的位置上打入鐵楔子。那鐵楔子是馬鞍形的,中間小兩頭大,把它打入石槽里,能把兩塊石頭緊緊拉住。這樣,相鄰的石條、石塊都相互連成整體。砌石是在橋的兩邊同時進行。到橋的頂部,只留下放最後一排石料的位置。這時,師傅改從兩側向中間包抄的方法,只要放下最後一塊石料,打入最後一個鐵楔子,橋架上面就成了一個完整的拱橋了。

  橋拱砌好了,就砌橋的內外兩側,把橋拱和兩岸連接起來。兩側的石料也相當整齊,同樣留有適當的槽用來打入鐵楔子。兩側砌好了,在橋拱上面鋪填石料,石料縫中填入砂石,使表面平整。再在上面鋪砌一層大石板作橋面,使石縫密合。最後在橋面上砌橋欄,約一米高。在上游橋欄中央,嵌入一塊石碑。石碑上刻有“勝利橋”三個大字和“公元一九五四年建”等小字。

  勝利橋建成了。它的東頭緊接一段石砌路上坡,和三峰到峰市的公路連通;西頭一段石砌路下坡到達新橋頭街面,與往北、往西的大路相連。勝利橋像一道長虹,橫跨在上水溪上,與周圍的景色相輝映,構成一幅美麗的風景畫。

  鋪在橋面正中的幾塊大石板,是清道光年間修橋時的銘文和芳名碑,記載着修橋總理俞乾舍等人的大名和事迹,字跡清晰可見。路人每走到這裡,都可能駐足一看,對古人的義舉油然而生敬意。

  我們目睹了整座橋的建築過程,深深敬佩建設者們的才能和智慧,也感謝人民政府對民生的關注和重視。

  【附記:新橋頭的石拱橋,原名“義成橋”,最早建於清朝乾隆十一年,由長化人童子珍創建。后毀於大水。至清道光間,由交椅山人俞瀚忠(字乾舍)首倡重修。至抗日戰爭期間,由國民政府下令炸毀。1954年,人民政府重修,並更名為“勝利橋”。勝利橋不但雄姿勃發,而且結構堅固。到1999年,經歷了45年而紋絲不動。特別是洪山的石材開發以後,它每天都承受着幾十輛運送石材的重車的壓力,仍然挺立在上水溪上。至建設棉花灘水電站大江截流將它淹沒,才成為湖底龍宮的一道靚麗新景。】

  2010-10-5

您正在瀏覽: 第一次親見建造石拱橋
網友評論
第一次親見建造石拱橋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