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記事散文 > 第一次親見學校的廚房革命之一 吃飯“三統一”

第一次親見學校的廚房革命之一 吃飯“三統一”

手機:M版  分類:記事散文  編輯:pp958

第一次親見學校的廚房革命之一 吃飯“三統一” 標籤:守住第一次 辛亥革命 開學第一課 新春第一課

  第一次親見學校的廚房革命之一

  吃飯“三統一”

  (1958年秋)

  剛進中學時,學生的糧食戶口都遷到學校,國家給學生定量供應糧食,每人每月30市斤,每個學生髮給一本《糧食供應證》(我們都稱它“糧卡”),學生憑“糧卡”到糧食供應門市部(我們都稱它“糧站”)購糧。每月可以一次購清,也可分數次購買。三餐由學生自己放米。統一的陶土飯缽,編有號碼,每班一個固定的飯架。開飯時,學生在自己班級的飯架里認飯缽。

  時間一長,飯缽會被打破或失竊,學生得到膳食組重購新飯缽。有的學生飯量較大,索性就到商店自購較大的飯缽。這一來就出現了不少問題:飯缽高低大小不一,增加了工人疊放的困難;每班一個飯架,空間有限,往往不夠使用,廚房工人就會把放不下的飯缽調劑到其他有空的飯架里,結果一些學生開飯時要到其他飯架去找,這就給個別偷飯吃的人以可乘之機。造成的結果是,工人工作麻煩,學生經常丟飯。

  為了解決以上問題,1958年秋季開學,學校實行“三統一”:統一飯缽、統一購糧、統一放米。

  首先是統一飯缽。學校在暑假期間,與瓷廠聯繫,重新燒制了白瓷飯缽,規格一律為12×10厘米,圓柱形,白底黑字,寫有班級、姓名,過釉后燒制,質地堅硬,每個飯架可放七七四十九個飯缽。開學註冊即發給學生。學生三餐吃飯必須找到自己的飯缽方可就餐,如果弄錯了,必須把自己的飯還給對方吃。因為有姓名在,吃錯了,別人很快就可以發現。這樣,偷飯吃的現象得到了遏制。

  第二是統一購糧。入學註冊,學校統一收回《糧食供應證》,學生每月按價到膳食組繳交購糧錢款,由學校統一購糧。學生如果因事或因病請假,憑請假條到膳食組辦理停膳手續,可以退回糧票和購糧款,也可退回大米,吃公菜的還可以退回相應的菜金。總的來說,還算相當公道。那時,永定縣城只有一家糧站,每天都有不少學生買米,往往要跟居民一起排隊,耗費不少時間。學校統一購糧,減少了學生上街買米的時間,同時也給一些家境較為困難的學生,在籌款方面提供了一定的緩衝機會,也算給學生帶來了便利。

  第三是統一放米。飯缽統一,購糧統一,為放米統一創造了條件。每餐飯後,學生只要把自己的飯缽洗乾淨,放進指定的飯架里就行。接着,廚房工人到膳食組領取大米,把飯架抬進廚房放到蒸飯的灶台上,用特製的量具(米筒)給每一個飯缽放米,放滿一架后往飯缽里加水,然後依次而行,直至放齊全部飯缽。這樣,學生三餐的飯量都是恆定的,有保證的,可以防止個別用糧沒有計劃的學生,前期多吃,後期少吃,吃到沒米了就偷飯吃。缺點是,“大牛稈三把,小牛三把稈”,學生自己無法調節飯量。有些男生往往不夠吃,要填飽肚子只能多花錢到街上買零食,而有些女生往往吃不下,剩飯只能白白浪費。那時的男女生之間,礙於面子,誰也不敢擅自調劑。

  吃飯“三統一”,實際上是受農村公共食堂的影響而產生的,只實行了一年。到1959年秋季,國家開始進入“三年困難時期”,中學生的糧食戶口又全部遷回原籍,照樣成為“農業戶”了。此後,除了飯缽還是那個白瓷飯缽,而中學生“吃國家糧”、“到糧站買米”,都已經成為美好的歷史。而過了十幾二十年之後直至於今,“走出大山”掙脫“農業戶”、變“吃谷”為“吃米”,仍然成為千千萬萬的學生為之奮鬥的目標,吃到“國家糧”竟也成為獲得某種成就或地位的高尚的標誌。這或許可以再次證明,要真正改變億萬農民的處境和地位,是多麼的任重而道遠!

  2010-12-9

您正在瀏覽: 第一次親見學校的廚房革命之一 吃飯“三統一”
網友評論
第一次親見學校的廚房革命之一 吃飯“三統一”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