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經典散文 > 故鄉,刻在心底的傷

故鄉,刻在心底的傷

手機:M版  分類:經典散文  編輯:pp958

  文:紅塵有愛

  日子在不疾不徐中緩緩行走,季節的風,掠過樹梢,吹來一絲絲涼意,風中飄着桂花的香氣,幾片飄飄洒洒的落葉,帶走夏季的喧囂和厚重,又平添一縷愁緒。歲月是牽不住的手,縱你百般不舍,也會從你的指尖滑落,無影無蹤,徒留一聲長嘆,飄散在風中。

  中秋將至,節日的氣氛日漸濃郁,市場上瓜果飄香,糕餅店的門前月餅推成了一座座小山。中國人一向重視節日,每逢過節,市場上的人流都會熙熙攘攘。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人們的生活富足,飯桌上有魚有肉,天天都過節呢,可對傳統的節日,還是一點都不馬虎,或許,這也是人們對幸福的珍惜和嚮往吧。

  挑幾塊不同風味的月餅,帶回家給孩子品嘗。兒子一向喜歡甜食,月餅最喜歡吃五仁餡的,看着他吃的美滋滋的樣子,就想起了自己的小時候。那時候的農村還很貧窮落後,剛剛能解決溫飽,小米土豆糊糊,伴隨我們走過整個童年,平時難得見到一點葷腥,只有在過年時才能吃幾頓肉菜肉飯,也只有在過節時,才可以放開肚皮吃點好吃的,那個時候的節日,在孩子的眼裡就是最幸福的日子。

  媽媽一向勤儉,貧苦的日子在她的手裡也能過得有滋有味,平時吃的不管有多差,過節的時候都不會虧待了自己的孩子。小時候過中秋,都是媽媽自製的月餅,把麵粉和成團,發酵好了,擀成一個個小麵餅,抹上清油,撒上香料,最後蓋一個大大的皮,放在籠屜里蒸幾個小時,就成了一個個白白胖胖的大月餅,吃的時候切成一個個方塊,一層層香料花花綠綠的,看着就讓人眼饞。這是北方農村的地方風俗,至今人們還一直在自己做,南方的人恐怕想象不出它是什麼樣子,其實,它才是真正像月亮一樣又大又圓的月餅呢。

  第一次嘗到買的月餅,是在九歲的時候,那時候的人們還沒走出農村去外面打工,都在農業社裡參加集體勞動。爸爸被村裡派到城上去收集農家肥,在一家國營旅館負責管廁所。那裡同時經營一家包子館,還是有名的天津狗不理包子,經理也是天津人,爸爸一向勤快能幹,經理就讓爸爸在店裡幫忙,掙點零花錢,也能解決吃住的問題,農業社裡,還能掙到全年的工分,在那個年代,這可是件美差呢。

  後來土地分給了個人,爸爸就正式在包子館上班,偶爾回來的時候,還能捎回點賣剩的包子,給我們打打牙祭。記得那年中秋節的前一天,爸爸特意請假回來,因為飯店給員工們分了幾塊月餅,爸爸沒捨得吃,特意給我們送回來。那是一個個圓圓的小點心,用紅色的紙包着,打開來,一股甜甜的味道飄散開來,饞的我們直流口水。月餅只有六塊,姐姐已經出嫁,我們兄妹三個人,媽媽給我們每人分了一塊,剩下的三塊鎖在了箱子里。我拿着那個圓圓的甜點心,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小口,那種香香甜甜的滋味似乎至今都能回想起來。

  哥哥嘴饞,三口兩口就把自己的月餅吃了,趁我不小心,把我剛剛咬了一口的搶過去,轉身就跑了。我氣得哇哇大哭,懂事的妹妹把自己吃了幾口的月餅掰成兩半,給我這個任性的姐姐,我卻還是不依不饒,兀自在那裡哭個不停。爸爸看不過,向媽媽要了箱子上的葯匙,把媽媽鎖在箱子里的月餅又拿出一塊給我,總算把我哄住了。

  第二天,姐姐回娘家,還帶着剛剛出生幾個月大的小外甥女,媽媽這才打開箱子,把藏下的兩塊月餅給了姐姐和孩子。小時候一直不懂,爸爸媽媽為什麼有好吃的總是捨不得吃,現在身為人母,吃的穿的都先緊着孩子,每次吃飯,都是最後一個端碗,飯桌上的剩菜,也只有我一個人吃。當年媽媽的光榮傳統,在我這裡得到淋漓盡致的延續。

  留不住的光陰,不但帶走了我們的青春歲月,也帶走了養育我們長大的父母親人。早逝的爸爸,辛苦了大半生,積勞成疾,在生活剛剛開始好轉的時候,就撒手人寰,永遠離開了我們。操勞了一輩子的媽媽,還未享受過兒女們給過的一點報答和溫暖,也匆匆離開人世。而最讓我痛心和難過的,卻是英年早逝的哥哥,一場車禍,就無情地奪去了哥哥的生命,也留給我們永遠抹不去的傷痛。

  小時候的哥哥,調皮搗蛋,仗着自己是家裡唯一的男孩,老是欺負我和妹妹。我性子打小就倔,常常不服哥哥的管教,挨的打也最多。哥哥腦子聰明,冬天的時候會在窗檯下面燒炕用的柴火堆里安放上自製的鳥夾,打上一兩隻麻雀,埋在炕洞里烤熟了解饞。每次哥哥吃烤麻雀的時候,我和妹妹就眼巴巴地望着,等他給我們一人撕一個翅膀,或者一隻鳥頭,一個細細的脖子,偶爾也會給我們一人一隻鳥腿,其它好吃的部位,他就自己吃了。一隻小小的麻雀,其實也就一嘴肉,還要三個孩子分了吃,可在那個貧窮的年代,在我們眼裡也是難得的美味。

  哥哥從小喜歡鴿子,在他上二年級的時候,從舅舅家裡捉來一對小鴿子,剛開始不知道鴿子只吃玉米糧食,哥哥吃飯的時候就蹲在院子里,把碗里的麵條撈給鴿子吃,鴿子咕咕地叫着,不肯去吃,倒是雞們衝過來,飛快地搶了吃,於是哥哥就拿着一根長長的棍子,把雞仔們攆的滿院子亂飛亂跳,招來媽媽一頓臭罵。哥哥的鴿子一養就是幾十年,鴿群也一再擴大,最多的時候有四五十隻。他還用竹管做成精美的鴿哨,每次鴿子起飛的時候,那清脆的鴿哨聲就在我家上空迴響,惹來村子里男孩子又妒又羨的目光。

  後來哥哥出門打工,家裡的鴿子就由媽媽和我們姐妹幫着餵養,因為不會侍弄,剛浮出的乳鴿有時會被凍死,飛出去覓食的鴿子也常常被別人捕去。每次哥哥回家,看到丟失的鴿子,總會埋怨我們幾句,然後用大大的鐵碗盛出滿滿的麥粒喂鴿子,把鴿群攆起來繞着院子一圈圈飛翔,他就仰着頭一直看着,就像看自己疼愛的孩子。

  我們總覺得未來還很長,還有無數的好日子會等着我們慢慢去過,歲月也不會隨意把我們丟棄在路上,可誰會想到,一個意外,就能讓血脈相連的親人,天涯永別,再也無法相見。聽到哥哥遭遇車禍的噩耗,我一屁股坐倒在陽台上,半天都起不來,眼淚像斷線的珠子,怎麼擦也擦不幹,比起爸爸媽媽的過世,哥哥的離開更讓我覺得肝腸寸斷。

  一直是個感性的人,從小就愛哭,現在一把年紀了,想起過世的親人還是忍不住淚水漣漣。一直都不願意寫親情的文章,不是太冷血,把親人們忘在了腦後,而是不敢寫,每寫一次,就好像一層一層撕裂着尚未痊癒的傷疤,眼淚伴着鮮血,一字一句,浸透了抹不去的悲傷。

  在我的心裡,爸爸媽媽的家才是我真正的家,出嫁以後,每次回娘家,我都跟婆婆說,我要回我家去看媽媽,婆婆就會不滿地笑着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那是你娘家,這才是你的家。可我還是固執的認為不管我走到哪裡,那都是我不可替代的家,現在偶爾做夢,夢見的還是兒時的那棟老房子,和夢中永遠不會長大的我。爸爸媽媽過世后,回家的次數少了,後來到了城市,離家鄉越來越遠,也只能在逢年過節時去探望兄弟姐妹,那短短的的相聚,在我心裡卻是那麼溫暖,至少不會讓我覺得,像個沒家的孩子。

  可是,最後連哥哥也早早離去,如今,那棟老房子已經破敗不堪,侄兒侄女遠走他鄉,院子大門上的鐵鎖銹跡斑斑。每次去給爸媽和哥哥上墳,遠遠地看着孤零零的老屋,心裡總像針扎一樣難受。若時間可以倒流,若失去的親人還能重逢,我會珍惜和親人們相處的每一個瞬間,而不是在夢境里,任眼淚一次次打濕枕頭,千呼萬喚,也留不住親人的容顏。

  以前總是盼着過節,過節了就能回去和親人們團聚,如今卻害怕過節,害怕那種濃郁的節日氣氛,觸動心底那根脆弱的弦。不知道是不是人年齡越大越喜歡懷舊,總會因一個似曾相似的背影,就想起已故的親人。廣場上有一大群鴿子,兒子喜歡去那裡,買上一包鴿糧,那些可愛的鴿子就會圍在身邊搶食吃,還會落在人的肩頭和手上。聽著兒子咯咯的笑聲,我臉上帶着笑,心裡流着淚,彷彿這小小的鴿子身上,系著我哥哥一條鮮活的生命。這世上,沒有任何一種傷痛,能和失去摯愛的親人相比,那種痛刻在骨子裡,會伴隨你一生。

  前天妹妹打電話來,問我中秋節回不回去,我居然含糊其詞,不敢給一個肯定的答覆,是不是來到這混泥土建造的城市裡,心也開始一天天變冷,逐漸失去了溫度,呆在狹小的鴿子籠里,樓上樓下都是陌生的面孔,連說話的能力也一天天降低,可對姐妹的挂念,卻絲毫也不曾遞減。現在和我血脈相連的親人,除了我的一雙兒女,就只剩下遠在家鄉的姐姐妹妹,可相互見面的機會,卻少之又少,也只能靠着電話,相互問詢,報聲平安。人生有太多的情非得已,限制着我們的自由,也拉長了與家鄉和親人的距離,不是我們適應了冷漠,而是我們給不了自己一個滿意的人生。

  月亮爬上窗檯,那日漸豐盈的臉龐,散發著瑩潤的柔光。月是故鄉明,人是家鄉親,可有多少人,只能沐浴着他鄉的月光,遙望着家鄉,思念故土和親人,當年那一塊小小的月餅,裝滿父母濃濃的愛,所以格外香甜,如今嚼着自己買來製作更精美高檔的月餅,卻再也嘗不出甜蜜的味道。不管生活賦予多少苦難,除了默默去承受,我們別無選擇。好在還有一個溫馨的小家,還有延續我們血脈的兒女,為了他們,我們也要開開心心地生活,珍愛自己,才能給對親人最好的愛。

  隨着生活的發展,更多的人離開了故土,告別父母和親人,一粒粒的蒲公英種子,隨風飄落到各個城市,世界的不同角落,在堅硬的水泥土上紮下自己的根,開始了新的生活,但無論走到哪裡,故鄉和親人,永遠是遊子心中割不斷的牽絆。忘不了那鄉村院落里,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焚香拜月,吃着團團圓圓的月餅,共享那美好節日的情景。如今,又有多少人站在他鄉的窗台上,遙望着那輪恆古不變的明月,細數着寧靜溫馨的流年,懷念着故鄉那縷裊裊的炊煙。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清風推開浮雲,月光灑向蒼茫的群山,那輪被水墨渲染了千年的明月,依然把月桂的清香,灑遍每一個鄉村院落,街頭小巷。吟着古人的詩句,聽着一曲從古道飄然而來的《彩雲追月》,弦聲撩撥起一池秋水,也撫慰着每一個遊子熾熱的情懷。

  遠在他鄉的人啊,莫忘了村口那棵老樹下,年邁的父母深情守望的雙眼,搖曳的燈光下,媽媽日漸蒼老的雙手,把顫抖的思念,納進密密麻麻的鞋底,呼喚着遠方的孩子。明鏡如水的月光啊,穿透歷史層層的雲煙,從遠古到今朝,從鄉村到城市,沐浴着古人,照耀着來者,把祥和與寧靜,團圓與溫馨留給世人。月有陰晴月缺,人有悲歡離合,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您正在瀏覽: 故鄉,刻在心底的傷
網友評論
故鄉,刻在心底的傷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