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經典散文 > 家鄉古鎮,難忘老時光

家鄉古鎮,難忘老時光

手機:M版  分類:經典散文  編輯:得得9

  時光荏苒,日月如梭。許多年前,背井離鄉,開始了戎馬倥傯的生涯。閑暇時,靜靜地想,給自己一段時光,獨坐窗前,泡一壺岩茶,不去看那南飛大雁,不去問那海中的泛舟,不去聽那紅塵中的恩怨,不去想那些走過的蹉跎歲月。如果可以,只想靜靜地去放飛思緒,狠狠地去追憶那離開家鄉前的老時光。 然而,流年似水,一去不返,看過的風景也許還可以重來,而逝去的記憶卻再也難以回頭!離開家鄉多年,日復一日的漂泊,似乎關閉了那塵封的記憶,但思鄉的心緒一旦打開,才深知,故鄉,從來都不曾隨着時間的流逝而遠去;相反,卻發現,故鄉卻永駐心中。剪不斷、理還亂,這不,看到一篇介紹家鄉的日誌,忍不住想整理出來,去找尋、收藏那曾漸變模糊的記憶....-

  經年時光,不曾知道為什麼故鄉在過去一直使用一個頗為奇怪的名字:“賒旗”。更不曾曉得這個在1965年才設縣的小小縣城,它原有的古城竟然擁有九座城門?離開家鄉時,只是知道城中矗立的中國最大、號稱天下第一會館的山陝會館,似乎在暗示着人們這個縣城曾有過的輝煌。如今想來,做為一個家鄉長大的遊子,走南闖北,卻如此不解家鄉之風情,真的頗感汗顏!回望過去,今日方知,原來這裡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傳說:西漢末年,王莽篡權,劉秀為逃避追殺四處流浪,落魄的劉秀逃到一個叫興隆店的小鎮,傳說這裡是中國釀酒業的鼻祖儀狄釀酒之地。人困馬乏、又累又渴的劉秀信步走進了一家酒館,幾杯酒下肚,滿腹心事起,想想王莽暴政,百姓怨聲載道,自己枉為先皇後人,若能扯旗起事,定能招來不少人馬,可自己窮困潦倒,連個旗幟也沒有,誰又會聽自己指揮呢?忽然一陣風起,劉秀抬頭看見酒家的酒旗,上書一個大大的“劉”字,迎風飄揚,劉秀靈機一動,這不正是起事的旗號嗎?劉秀正想買下酒旗,可一摸口袋,甭說買旗,連酒錢也沒法付了。好在店老闆通情達理,慧眼識珠,不僅免了劉秀的酒錢,還將旗子賒給了劉秀。於是劉秀扛着綉有“劉”字的酒旗上路,不知何因的眾人以為招兵買馬,紛紛跟着他起事,隊伍迅速壯大,不久王莽新政被推翻,恢復劉姓江山,建立東漢王朝。劉秀稱帝后,想起為自己立下汗馬功勞的酒旗,便改興隆店為賒旗店,簡稱賒店,並下旨改建賒旗店,修建城牆,仿皇城的樣子建九座城門。

  故事是否真實已無關緊要,權當一段美好的傳說,畢竟那是2000多年前的事情,已經沒必要去考證。然而真實情況並不象傳說的樣子,掂考證,賒旗的城牆和城門始建於清咸豐年間,是鎮上居民自籌資金修建的。有人質疑,這個原本並不為人所知的小鎮如何有財力自己來營建如此規模的城池呢?

  原來這裡面還有一個故事。在如今現存的古城牆旁邊,有一條已近乎乾涸的小河溝,專家告訴我們,這是條叫潘河的古河道。幾百年前,這個潘河原來很深很寬,是裝卸大宗貨物的碼頭,當時這個碼頭船連船,白天千帆過,晚上萬盞燈,是輻射南北方圓數百里的一個重要的碼頭,貫通南北的貨物集散地。

  在古代,賒店所處的地理位置正好是水陸交接處,潘河與趙河在這裡交匯匯入漢水。南方水路來貨到賒店改走陸路,北方陸路到賒店轉水路。清雍正年間,正是晉商在商界叱吒風雲之時。當時,一位山西商人來到了這個中原小鎮,他看到這裡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為了將自己的生意擴展到全國,於是便在這裡設立商號,這位商人就是清代著名的萬里茶道的開拓者,山西常氏家族的常萬達,他將賒旗鎮作為萬里茶道的一個重要的中轉站。常氏家族為首的晉商會幾乎壟斷了中國南方數省轉運俄羅斯、外蒙的茶葉貿易。從南方批量採購的茶葉,大都由水路運抵漢口,再由漢水北上達賒旗,從賒旗改陸路,用馬匹馱運至洛陽,入太行,再經太原、大同分別到張家口或歸化,然後穿越戈壁大漠到達恰克圖或庫侖,最終到達俄羅斯的聖彼得堡或莫斯科。獨特的地理位置,成就了賒店在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商業傳奇。

  歷史已成為過去,今天的社旗乘改革開放之東風,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繁榮景象。“南有麗江,北有平遙,中有賒店”。如今的家鄉推出了歷史文化名鎮賒店,天下第一輝煌壯麗的山陝會館,中原明清第一商業街,古瓷器一條街等多處景點。家鄉的變化是巨大的,可以講是建國幾十年的巨變。古城恢復原貌,保護性開發,古色古香,透出典雅,古樸,現代之美;農村徹底變了,變得幾乎找不到原有的模樣,變得乾淨,整潔,宜居。我在想,有實現中國夢的偉大理想,有

您正在瀏覽: 家鄉古鎮,難忘老時光
網友評論
家鄉古鎮,難忘老時光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