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經典散文 > 桃花依舊送春風

桃花依舊送春風

手機:M版  分類:經典散文  編輯:小景

  桃花依舊送春風

  麥場過後,驕陽似火,燥熱的夏天說到就到。戶外歸來,抹一抹額角的汗水,忽然想起旮旯里的舊電扇,顧不上給蓬頭垢面的它清理一番,拎起來接上電源:霎時陣陣涼風掠過面頰,沁入心脾。靜下心來,細細端詳銹跡斑斑的電扇:真想不到早就應該名正言順退出崗位的它,竟能“老驥伏櫪”,近三十年如一日不知疲倦地扇動着,送來愜意的蔭涼。這是一台“桃花”牌的電扇。生產它的廠家早已銷聲匿跡。但是它帶給我的卻是溫馨而甜蜜的回憶……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高考制度的恢復,給我們農村孩子帶來命運的轉機。八十年代中期,跳出“龍門”的我已做了四、五年的孩子王,心裡充滿着對未來的憧憬。儘管那時經濟是那樣的拮据。家裡兩個姐姐先後出嫁,父母竭盡其能,有限的家底變現成了微薄的嫁妝。 環顧四周,家徒四壁。而後的幾年裡,省吃儉用的我又漸漸攢下了“鳳凰牌”自行車、“飛人牌”縫紉機、“上海牌”手錶、“紅燈牌”收音機“三轉一響” 的四大件。要知道, “三轉一響”可是那個時代人們所能擁有的最高財富!同時也是大部分青年男女婚嫁置辦家居用品的重要標準之一。那是一個物資匱乏的時代。有時不用說囊中羞澀,即使有錢也買不到你要的東西。不僅價格不菲,還需要憑票購買,托朋友、找關係、連夜排隊購買家居用品是那個年代我們的一段難忘經歷。

  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改革開放的春風已經吹遍社會的角角落落,老“四大件”再也不會被人們趨之若鶩,取而代之的是黑白電視、電冰箱、洗衣機、空調新“四大件”的誕生。社會上流行的婚嫁彩禮“標準”就成了“四大件”。這可難倒了在土裡刨食的父母和未來的岳父母:“四大件”一件也沒有,太說不過去。至少也得有那麼三兩件吧。岳丈家還是通情達理的,兩家合計了半天,終於提出一個面子上過得去的“方案”:黑白電視和洗衣機由女方負責購買;空調太貴,由電風扇取而代之,由男方負責採購;電冰箱農村裡暫時用不着,也就婚後再說。儘管岳丈家顯得那麼善解人意,但還是讓我抓耳撓腮:一台電風扇,要我不吃不喝三個月的工資,這還好說,勒緊腰帶就是。問題是沒有計劃,沒有票券,沒有門子和路子,你有錢也買不到!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那時流行“只要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我一連幾天多方打聽,排找線索,動用有限的“人脈”,終於得到“貴人”相助:姐夫的一個表兄的連襟在當時“桃花”電機廠所在地川港鄉工業辦公室工作。他賴在“桃花”廠的供銷科長那兒不走,好不容易“蹭”到一張落地式電風扇的票券。關鍵時刻錦上添花的不僅僅這位親戚的親戚,一位在“桃花”廠附近小學工作的師範學友更是鼎力相助:他從那位“親戚的親戚”那裡拿到票券,給我墊付了一百二十幾元錢,並且在星期天起大早到銷售門市部排了7個小時的隊,終於買到一台落地式“豪華”電風扇,然後顧不上吃飯休息,一鼓作氣地騎了4個小時的自行車,顛簸了五十幾里土路,直接把它送到我所在的學校。面對汗流浹背的學友,撫摸着還未拆封的“寶貝”,我真的一時無語,直把學友的手握得生疼。趕緊請學友到附近小店,燙上兩斤米酒,切了半斤牛肉,要了一盤炸花生、一盤芹菜炒茶乾和一個三鮮湯,用盡了羞澀囊中的三元錢。不勝酒力的我們兩個文弱書生面若桃花,相互攙扶着踉踉蹌蹌地走出小店。那時候,我覺得世界上沒有比我更幸福的人;也沒有比我和學友更“鐵”的兄弟……

  驀然想起唐朝崔護的《人面桃花》詩:“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這是一箋愛情詩稿,訴說的是故地尋情時悵然若失的情懷,我卻從中體會到時過境遷的萬千感慨。而今,望着憨憨地轉動着的銹跡斑斑的電扇,一股說不出的滋味湧上心頭:“桃花”尚在,“人面何處”?三十年過去了,一切的一切,早已物是人非。也許,比起過去的青澀,我們現在更成熟;比起過去的寒酸,我們現在更富足;比起過去的寂寞,我們現在更熱鬧。但是,無可比擬的是,我們曾經擁有的青春、愛情、親情、友情,在時間的鏽蝕面前,該會怎樣呢?

  郵編:226300  電話:

您正在瀏覽: 桃花依舊送春風
網友評論
桃花依舊送春風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