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情感故事 > 處在春天的哲學

處在春天的哲學

手機:M版  分類:情感故事  編輯:小景

處在春天的哲學 標籤:放牛班的春天

  毫無疑問,人人都期待“百家爭鳴”的重現,亞里士多德的重生,或是蘇格拉底的復活。人們往往抱怨自己的時代平平淡淡,沒有英雄、偉人。對於哲學來說,情況也是如此。

  春天是美好的。一提到春,總會引起我們無盡的遐想。然而,春天還有另一種特點:乍暖還寒。因為春是從冬到夏過渡的季節,就不可避免的帶有了冬和夏雙重特點。同樣,我認為,哲學不是處在冬季就是處在夏季,不是處在夏季就是冬季;如果既不是處在冬季也不是夏季,那末就一定處在從冬季到夏季的路上,即春季。

  哲學就是在於平平淡淡當中,看似平靜無常,卻經歷着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有一句俗語叫作““坐冷板凳”,意思是要人們經受住風雨的考驗和大風大浪的洗禮而堅持到最後。哲學並不是幾句搞得全世界都叫嚷的政治口號,更不是幾條弄得在風中飄揚而起的橫幅標語,而是一種如羅素所說用非常堅毅的企圖去追求的一種真實的知識。

  之所以稱作處在春天的哲學,不僅是因為哲學乍暖還寒的特點,更因為它具有生命的特點。他也要警力萌芽、生長、發育、以至開花和茂盛、最後的收穫。它廣闊的紮根於大眾而更顯得像是生命。其實,哲學更應該是種平民化的學科,不要被顯得高深莫測的“入室研究”的假象迷惑。它只是一種形式,而非方法。同樣,按馮友蘭先生的說法:哲學乃無用之大用,它的用處不是增加實際知識而是提高精神境界。

  每個人,甚至每天都要觸及哲學上如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問題。蘇東坡道中遇雨而悟得“一蓑煙雨任平生”,顯示了其曠達的人生態度;“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那份對花之君子的仰慕和嚮往,讓周敦頤放開世間的紛紛擾擾,超脫塵世。人為什末活着?記得《馬大帥》中趙本山說:“人活着就是為了一個‘情’字。” 一個許多大哲學家尋求了一生的問題,在一個普通人的眼中竟是如此得乾淨利落,不加粉飾卻給心靈以巨大的震撼。

  也許,處於春天才是哲學最好的狀態。人們往往只看重於成績即秋季,其實,等他拿出成績是以意味着收穫,暗示着正在走入冬季,從而進入春季。哲學又哪能只是哲學家的哲學更應該是全人類的哲學。正是由於是全人類的哲學而顯得充滿了生機活力,同時又因人數眾多而顯得焦點並不明顯,一直處於春季。

  沒有被遺忘的哲學,只有被冷落的哲學。由於處在春天,它雖然充滿生機但又不像夏那樣蓊蓊鬱郁;也正是處於春天,才有春華秋實的期待。春暗含着希望,這正是哲學最好的狀態。 (關注作者:http://user.qzone..com/)

您正在瀏覽: 處在春天的哲學
網友評論
處在春天的哲學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