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網絡散文 > 初冬崆峒

初冬崆峒

手機:M版  分類:網絡散文  編輯:pp958

  初冬崆峒

  張旭升筆名:張評

  立冬一個禮拜,畫家王立勤約我登崆峒山寫生,我欣然答應。車到崆峒山後峽,胭脂河的濤聲如雷貫耳,湍急的河水不見了往日的渾濁,清清亮亮的,一眼看到水底的碎石、雜草;水面漂浮着蘆葦的花絮及枯枝敗葉,順着水勢向涇河流去。兩塊巨大的二郎石矗立在河水中央,強行將水分成兩股,迫使河水向兩岸擠去,拍打出耀眼的白浪。我站在岸邊凝視,分明感覺到細微的水沫濺到臉上,涼簌簌的,下意識地打了一個哆嗦,後退了兩步。胭脂河的上游是寧夏涇源縣老龍潭,我曾去過一次,有一條峽谷叫胭脂峽,流入崆峒后又稱胭脂河了。它們都有同一個特點,那就是兩岸生長着諸多的山桃樹,立春時節桃花爛漫,紫色的、紅色的桃花落入河中,浸染的河水便有了胭脂的顏色,為此還產生了許多傳奇故事,久久在民間流傳。

  陽光很艷,一片清晰。天是藍色的,漂浮的雲是純白色的,它們慢慢移動,極像南極蔚藍的大海漂浮的大大小小的冰塊,也像動畫片大鬧天宮的祥雲,極具美感,美不勝收。山的下部是暗色的,那是逆光造成的,而山的上部由於強光照射的緣故反射出刺目的光亮,使人睜不開眼。明與暗的對比如此強烈,產生出的視覺效果無以倫比,就像有人刻意的用一隻毛筆在山的腰部重重地劃了一杠。在明與暗的對比中,我尋找着新的發現。一塊零碎的凸起的山石引起了我的警覺,細細觀察發現,三隻巨大的猩猩頭像凸顯在我的眼前,並深深地震撼了我。太像了,大自然的神工鬼斧造化出的物像出神入化,除過驚嘆好像再無其他語言比擬了。三隻巨大的猩猩頭像一字排開,高昂着頭望着遠方。我分明看到它們的眼神帶着警覺甚至驚恐,面部嚴峻的表情似乎在告訴人們在數千年前、數萬年前崆峒山曾發生的許多不為人知的天崩地裂、慘絕人寰的悲劇。它們變成了山石,仍就保留了當初的形象,默默地廝守在山林,等待着人類拯救它們。我對王立勤說,它們多像二戰時期的“三巨頭”,威武、神聖、不可侵犯、所向披靡。王立勤說,詩人總愛感慨,畫家總愛發現,而你兩者兼備,可繪畫。我說不行,詩人的思維方式與畫家截然不同,所以我當不了畫家,你當不了詩人。

  登山是件辛苦的事,但有朋友相伴,不覺得辛苦,反而覺得幸福。王立勤被眼前的一片樹吸引住了,從發白的軍用挎包里取出速寫本,快速地畫著素描。我佇立山道,望着對面的山脫口說,那是大象山嗎?王立勤答,是。此時的大象山籠罩在陽光下,巨大的身軀、長長的鼻子、黑黑的眼睛、大大的耳朵、強悍的四肢以及皮膚上的瘢痕暴露無遺。大象吸水是崆峒山一大景觀,由於逼真,人們總樂意在此拍照留念。崆峒山的樹是有特點的,一是密,可用緊密、親密、細密、密密匝匝、密不透風、密而不亂、密而有序等概括;二是形,可用形影不離、形諸筆墨、形單影隻、形銷骨立、形形色色、形影相弔等概括;三是奇,可用奇形怪狀、出人意料、出奇制勝、其丑無比、奇觀、奇幻、奇妙、奇異等概括;四是怪,可用精靈古怪、怪誕不經、怪模怪樣、怪癖、怪相、怪訝等概括;五是秀,可用木秀於林、眉清目秀、秀色可餐、風景秀逸、秀氣雅緻、清麗、嬌媚、俊美等概括;六是傲,可用傲氣衝天、傲然屹立、傲慢輕蔑、傲睨自若、傲雪凌霜等概括。總之,把所有最美的語言附加在她的身上一點也不誇張、過分。往林中稍走幾步,你會看到粗壯不一、長短不一的藤或纏繞樹間,或橫七豎八地四處蔓延、或匍匐着山體攀援而上,或斷裂、或與枯死的樹一道死去。王立勤感慨道,藤過分依賴於樹,總是纏得緊緊的,不給樹喘氣的機會,只知道自己享受生活,結果,適得其反,它纏死了樹,它也死了,不懂得相依相存的關係。我說,人也一樣,貪婪的心永無止境,拚命地搜刮錢財,造成了諸多人放棄了道德的堅守,追求物質享受,當慾望得不到滿足時便頓生邪念,走上了不歸路。崆峒山好再無求無欲、空空洞洞、坦坦蕩蕩,否則也就成就不了天下道教第一山的美名。

  行至鳳凰嶺中段,遠遠的望見靈龜台新修的廟宇,一條蜿蜒小道從山底直達廟宇。過去這裡沒有路,人們為了抄近路先踩出了一條便道,而後崆峒山管理局順應民意,拓寬了道路,加修了台階,方便了遊人登山遊覽。雙眸上眺,望見凌空塔高高矗立,灰色的塔影顯現出威武雄壯的暗色調,給人一種英雄赴難,氣壯山河的霸氣、豪氣。唐駱賓王在他的《邊城落日》有詩曰:紫塞流沙北,黃圖灞水東;一朝辭俎豆,萬里逐沙蓬。候月恆持滿,尋源屢鑿空;野昏邊氣合,烽迥戍煙通。膂力風塵倦,疆場歲月窮;河流控積石,山路遠崆峒。壯志凌蒼兕,精誠貫白虹;君恩如可報?龍劍有雌雄。唐李白在他的《贈張相鎬》有詩曰:本家隴西人,先為漢邊將。功略蓋天地,名飛青雲上。苦戰競不候,當年頗惆悵。世傳崆峒勇,氣激金風壯。英烈遺厥孫,百代神猶王。清譚嗣同在他的《崆峒》有詩曰:斗星高被眾峰吞,莽蕩山河劍氣昏。隔斷塵寰雲似海,劃開天路嶺為門。松拿霄漢來龍斗,石負苔衣挾獸奔。四望桃花紅滿谷,不應仍問武陵源。《崆峒山新志》共載唐代至民國詩作189首,現當代古體詩64首,共計253首,現代詩詞、散文、遊記、小說、影視劇本等可用海量計算。( : )

  抵達太清宮,旌旗招展,炊煙裊裊,人們在此歇息,喝水、便餐。我和王立勤坐一長凳,擰開各自帶的保溫杯慢慢品飲茶水。一道長彎腰曲背,提着一把大茶壺不停地給遊客添水。時有人上香,道長放下茶壺在供桌旁打擊銅磬,嘴裡念念有詞:無量天尊,諸神護佑。上香人心存感激,掏出錢夾,百元大票塞與供箱,隨後跪地長拜,起身離去。道長的寢室坐滿了人,鐵皮爐子的碳火直往外竄,旁邊烘烤着油餅、蒸饃等食物,大茶缸里煮着高濃度的鐵觀音,遊人不停地品飲,續水。崆峒山海拔較高,寒冷潮濕,道士、和尚及風景區的管理人員都喜歡喝高濃度的鐵觀音或是磚茶,驅寒保暖。茶不是白喝的,遊人總是象徵性地付幾個茶水錢,好下次上山有個歇息的地方,不被諸神討擾。出太清宮不遠,幾處廟宇正在修建,水泥沙子堆了一地,青色的瓦被民工甩向屋頂。看來,新的廟宇不久即將完工,但不知供奉的是哪路神仙。放眼望去,落盡葉子的樹木覆蓋山體,透露出山的骨架、脊樑、形態、走勢。此時我才真正看清了崆峒山的真面目,尚若是春夏時節或是雨霧天氣,可真的成了不識崆峒真面目了。透過稀疏的樹枝,看到了遙不可及的通天橋。通天橋橫跨在兩座凸起的山峰間,下面是深達數百米的深淵,峰頂的建築顯得十分挺拔、威武,似有天上仙閣的韻味,用美和奇來比喻再恰當不過了。

  平涼大多數人登崆峒山以鍛煉身體為主,上至中台便折路返程了。遊客中心及購物中心均在中台,商品以旅遊紀念品為多,最為有名的要屬崆峒劍了,這與崆峒武術有着很深的淵源。崆峒武術在中國乃至海外大有名氣,與少林、武當、峨眉、華山並稱中華五大武術流派,至今仍被武術界推崇,金庸先生題碑文:威震西陲。春夏時節道士、和尚揮棒舞劍,吸引遊客駐足觀看,不時發出連連喝彩,稱崆峒武術名不虛傳,應當發揚光大。茶社、茶攤生意火爆,喝茶聊天成為許多遊客的嗜好,桌前擺一杯蓋碗茶,邊喝邊看風景,那的確是人生的一大享受。站在中台看崆峒山的山門竟是那樣的氣勢恢宏,“崆峒山”三個鎏金大字熠熠生輝,那是啟功先生親筆書寫。名字留名山是那樣配備,相得益彰。中台是崆峒山的中心位置,以此為中心延伸出四座台,分別為東台、西台、南台、北台,酷似一朵盛開的蓮花,而崆峒山便成了一座巨大的蓮花寶座,支撐起大大小小百餘座佛堂禪寺,佛經朗朗、佛燈長明、佛香裊裊。天空的藍是前所未見的,像一盆清水滴入了幾滴墨水,頃刻間散開、融合的那種藍。飛機從山頂飛過,灑兩道白色的煙霧,慢慢蠕動,極似兩條巨龍翱翔於天,無意之間的造弄竟也渲染出意想不到的佳境。

  東台的建築賦有特色,除去道觀廟宇外還有依山勢而建的亭廊,飛檐拱翹、圓木紅漆,風鈴聲不絕於耳。走到懸崖峭壁前,一眼看到深不可測的谷底,雖害怕,卻能領略平時無法看到的風光。往右看,陡峭的山峰層巒疊嶂,松樹、柏樹、雜樹相互映襯,畫眉鳥、鴏壽鳥、灰喜鵲等鳥類亮翅比美、賽喉,一時間大有鳥語花香的氛圍。往左看,崆峒水庫盡收眼底,綠茵茵的水似綠寶石那樣晶瑩剔透;壩底的山行道彎彎曲曲,似一條長蛇在山谷間穿行,而問道宮就鑲嵌在谷底,寂靜優美;壩底的纜車徐徐上行,穿越崇山峻岭,直達頂端。往上看,星羅棋布的亭台樓閣爭相輝映,將天下道教第一山裝扮得分外妖嬈。此時,杜甫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詩句浮出腦海,感嘆人的智慧、勇氣、頑強是那樣的可貴、高尚。山很高大,擋住去路,看得到無限風光在險峰卻難以跨越,只有敢於把險峰踩在腳下的人方可佇立絕頂,領略風光無限。事物往往如此,彼此都在對峙、抗衡,一番較量之後才能分出勝負。人往往成為佼佼者並不在於力量的強大,而在於智慧與毅力的交融,還有豁達的胸襟、遠見的卓識、深邃的思想,故而,人類一直在征服,哪怕付出血的代價乃至生命。當然,人和自然應當是和諧的關係,融入自然之中體味生命的輪迴會使人智慧大增、享受幸福時也不拒絕痛苦與不幸,而要勇敢地接納。

  一和尚蹲在寺前吃飯,腳底放着一隻瓷碗,三隻貓圍在跟前“喵喵”地鳴叫,和尚掰幾塊饃放入碗中,又夾幾筷菜放入碗中,貓兒圍攏過去舔吃,不停地搖着尾巴,心存感激。我是被感動了,久久注視。

  2012、1、8

  甘肅平涼市崆峒區檢察院

  郵編:744000

  郵箱:ktzhangping888@163。com

  手機:

您正在瀏覽: 初冬崆峒
網友評論
初冬崆峒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