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的精神家園
手機:M版 分類:網絡散文 編輯:小景
文人的精神家園 標籤:會議精神
文人的精神家園
中國自古純粹的文人都不得志,因為幾乎所有的文人都有經天緯地的抱負,但很少有能夠實現這種抱負的。中國自古政治的根本原則是追求各種力量的平衡,而文人的力量又不足以讓統治者把它當作一回事,所以文人只能處於失落的狀態——-政治的、軍事的、思想的、經濟的、文化的、甚至精神的失落。也有一部分不甘這樣的失落者就開始墮落,曲意逢迎當權者。有的也確實成功了,獲得了所謂的政治地位,但已經不是純粹的文人了。
這些失落者是不可能完全置身局外的。他們經常賞美景、詠風物、發憂思、寄離情不就是具體的表現嗎?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王維的《山居秋暝》、蘇軾的《定風波》、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李樂薇的《我的空中樓閣》、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等等都是自己精神家園的描述。表面看起來,他們都想出世,可內心是出不去的。
那些成功者,諸如屈原、賈誼、司馬遷、曹植、王維、歐陽修、王安石、司馬光這些從政的文人,又有哪一個不是清高的內修丟掉后的結果?既然已經放下文人的架子,卻偏偏還要保有不苟同官場那種曲意逢迎的做派,於是又回到文人群體中,失落後發千古之憂思。
朱自清生活在喧囂、煩躁的時代,說著一些不願說但不得不說的話,做着一些不願做但不得不做的事。來自生活、社會、政治方面的騷擾令他“心裡頗不寧靜”。走在幽僻的路上,感覺着有些怕人的陰森,在受用無邊的荷香月色時也擺脫不了將一片荷塘重重圍住煙霧似的陰陰的樹,在美妙如夢的塘中也無法抹掉參差斑駁的黑影,特別是那些最熱鬧的樹上的蟬聲與水裡的蛙聲更讓他無法寧靜。
但是,作者不會因這些壓抑、騷擾帶來的鬱悶、憂愁而使自己消沉下去,也不會因之而對生活失望。因為他的心中有一片只屬於他自己的天地。“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在那裡,他"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想……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不理。"正是由於作者心中有這樣一個精神家園,有這樣一片聖境,才可能受用到雖只一片卻是無邊的荷香月色。
但這樣的荷塘月色還不是他心中聖境的全部。“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表明他的精神家園還可以是另一種形式——熱鬧、風流、有趣的蓮藕歡情。雖然眼前無福消受,但惦着江南的表白足以說明這一點。

相關範文
- ·先進性教育演講稿--以敬業精神充實我
- ·演講稿《以敬業精神充實我們的精神家園
- ·中國人的精神家園讀後感
- ·調研人的精神家園演講稿
- ·中大,我的精神家園
- ·我的精神家園
- ·網絡,我的精神家園
-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主題徵文
-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主題征
-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讀後感
-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徵文
- ·《傳承中國文化,共築精神家園》讀後感
- ·初中生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徵文
- ·整治校園周邊環境的演講:共築美好精神
-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讀後感
-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演講稿範文【
-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演講稿範文
- ·讀《傳承中華文化 共築精神
- ·建一個精神家園
- ·中國人的精神讀後感
- ·銘記中國人的精神價值
- ·男人的舞台,註定只是一個人的精彩!
- ·中國的文人精神
- ·彌勒是文人的佛
- ·文人的味道
- ·【文人的情懷】
- ·請收起文人的憂傷
- ·是文人的不幸還是皇帝的悲哀?
- ·文人的才氣
- ·從悼亡詩看古代文人的情結
- ·文人的憂傷